第387章 锦衣卫李放

朱棣心疼自己送出去的马匹,当下也没心情和在吕夷简在这里闲聊了。-d^a¢n!g`k_a′n~s-h\u^.`c¢o?m`

既然人也见了,那接下来谈判就不关他的事了。

随便又客气了几句,朱棣便打发儿子接待吕夷简,自己则打了声招呼,说是要处理国政,然后就离开了。

眼看朱棣离去,李放来了精神。

他看了下面前的两人,伸手从怀中拿出一个手机来。

“两位,既然是两国谈判,那今天一天肯定是不能完全搞定的。”

说话的同时,李放将手机打开了录像功能,调整好了角度,放在一旁。

“而既然答应了做这个担保,我肯定就要负责到底,公平公正。留下影像资料来,也省得大家日后扯皮,如此方能称得上万全。”

李放含笑伸手,示意两人可以正式开始了。

朱高炽看了眼手机屏幕,对这新奇的玩意也算是免疫了。

只是开口对李放恭维了句:“还是先生思虑周全。”

“周全什么!”吕夷简眯起眼睛来看向李放,“这惫懒小子,怕是不耐在这里空等,留下此物,想来是要走了吧。”

还是吕夷简见得多,和李放打交道也不少,一眼就看穿了李放的心思。

李放嘿嘿一笑:“吕公可不能如此说,我这也是为了方便二位商议大事,我要是在旁边,两位不也谈不尽兴吗。”

吕夷简摆摆手:“去休!去休!正好你小子不在这里,也省的老夫看着生厌。晚间时候,别忘了来接老夫回去就行。”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看着时间呢。大概晚上六点,也就是酉时正的时候,我送您老回去,吕公到时候准备好就行。”

李放可不会在大明这边干等着,他们这两国谈判,肯定不会几个小时就谈完了。

而且又没说仅限于马匹和火药,说不定两人还要商议一下其余的合作呢?

再加上国人固有的客气,中午的时候朱棣肯定要管吕夷简吃饭吧?

怎么说也是一国宰相,那场面肯定不小了。

这一来二去的,今天一天能有多少时间用来谈正事都很难说,李放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干等。

现在李放的能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即使人在家中,照样能把吕夷简和他身边的东西送回去。

他本人也就能解放出来了。

“到时候,你只需要接触着需要带回去的东西,我自然会把你送回去。”

最后叮嘱了一句,李放便起身告辞了,昨天答应了徐妙锦,今天李放要去兑现承诺了。

朱高炽出于礼貌,起身送李放出门,又给他安排了人带路,让他能去找徐妙锦,然后他才回去与吕夷简开始谈判。~兰?兰¢文*穴\ ~耕+鑫,罪·筷?

有宫里的人护送,一路上自然畅通无阻,李放很快就来到了徐家。

经过一段繁琐的通报程序,李放总算是见到了徐妙锦。

“你家里这规矩,确实不小。”

刚一见面,李放就吐槽了一句。

和上次他突然出现在徐妙锦的闺房不同,这次正式前来拜访,才让他感受到了大家族的规矩繁多。

要不是有宫里的人引路,人家连通报都不给他通报。

穿的奇形怪状,又没有拜帖,谁家门房也不会贸然给李放递话。

徐妙锦闻言无奈的回道:“你当我想这样?这是我父亲在世时就定下来的规矩,你也知道,我家出身不高,骤然身登高位,需要这些东西来充门面。”

世间事往往就是这样,越缺少什么就越强调什么。

到哪里都逃不开这个道理。

“我也就是随意吐槽两句。”李放摆摆手,说回正题。

“徐钦人呢?咱们先斩后奏,直接把他给带走,朱棣也说不出什么来。你跟你嫂子说了没?她应该知道事情的紧要程度吧?”

今天来这一趟,次要目的是送吕夷简过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徐妙锦解除后顾之忧。

最起码现在,不能让朱棣揪着徐钦不放。

徐妙锦希望的是徐钦能撑起徐家门楣,而不是成为朱棣的一颗棋子。

从历史上的事迹来看,朱棣对徐钦就没什么好感,很难说给朱棣当棋子会有什么好下场。

还不如让徐钦去现代多充充电。

等他出了孝期,朱棣和李放之间再加深下了解,这个时候再放徐钦出来为官做事才更好。

现在朱棣小动作不断,徐妙锦是真的担心把自己这个侄子给耽误了。

可李放这边问了出来,徐妙锦的脸色就变的难看起来。

在李放的注视下,她略显沉重的说道:“咱们都想晚了,朱老四已经先下手为强,直接派人把他带去了东宫,和太子朱瞻基呆在一起。对外宣称是陪皇孙读书,实际上还是将我们算计上了。”

原来,昨天晚上回来之后,徐妙锦就没找到自

己侄儿。

在问过嫂子李氏后,她才知道,徐钦压根就没有回府。

宫里来了个太监告知,说徐钦奉皇命陪皇孙朱瞻基念书,带人把徐钦的一些私人物品带了去,更多的就没透露了。

大晚上的,徐妙锦又不好再回去找朱棣要人,只能等今天李放来了再和他说。*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李放一听也愣了:“这朱棣到底想要干嘛啊?徐钦一个毛头小子,招他惹他了,至于这么针对吗?”

徐妙锦无奈的回道:“或许朱老四也没想好要拿徐钦如何,他只是出于本能,想要留下一些底牌。”

李放和徐妙锦的穿越,来无影去无踪,而且看那样子,还能带上不少人一起穿越。

这神出鬼没的手段,朱棣不心生忌惮是不可能的。

可他就算再忌惮,目下也还有求于李放,暂时不至于和李放闹出什么矛盾来。

但他又没有钳制两人穿越手段的办法,实在是于心不安。

将徐钦留在身边,这也是朱棣为求安心,做出的决策。

或许徐钦这颗棋子并派不上用场,但朱棣也要有这步棋,以备万一。

退一万步说,反正徐钦也是徐辉祖的儿子,真耽误了也就耽误了。

在朱棣心底,自己没杀徐钦,还让他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已经是天高地厚之恩了,拿他当个棋子有何不可?

没办法,古代的皇权就是这么唯我独尊,尤其是朱棣这么一个强势的人,更显霸道。

至于徐钦和他家人的想法,这无足轻重。

“嗯~~~”

李放沉吟不语,朱棣把徐钦带走,确实有一手。

二人有君臣之名,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况且打的旗号还是陪皇孙朱瞻基读书,这分明是一个好差事。

毕竟,只要朱高炽登基,下一任大明的皇帝就是朱瞻基了,和大明的未来皇帝一起读书,在外人看来这是圣眷在身。

思来想去,李放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把徐钦给弄回来。

他们之前计划的再好,见不到徐钦本人,也没什么办法。

徐妙锦见李放半天不说话,也有些失望。

李放都想不出什么主意,就更别提她了。

常年面对皇权的威压,徐妙锦都习惯了,皇帝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生物。

朱棣如此,他亲爹朱元璋亦是如此。

心中有所挂碍,当然就对皇帝没有任何想法了。

她轻轻开口:“要不还是就这么算了吧,朱老四总不至于真就把他一直关着。这次没机会,咱们之后再说。”

“而且那小子心思不定,也不见得就适应的了现代课程,留在这里当一个衣食无忧的魏国公也挺好。”

话虽如此,徐妙锦语气里还是带着些不甘。

想当年,她爹徐达尚在时,魏国公府是什么场景?现在又是什么场景?

想想就令人唏嘘。

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也只能保证家族传承不绝,可其他的地位、权利还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

要是徐钦不努力,再过上几代,就更没什么机会了。

而且,徐辉祖刚死不久,他留下的儿子又落入这步田地。

这让徐妙锦这个当姑姑,怎能不对大哥心生愧疚呢?

看着面前之人满腹愁绪的样子,李放心生不忍。

下意识的,李放伸出手来,试图手动抚平徐妙锦额头上的皱纹。

二人四目相对,一时间,气氛有些凝滞。

忽的!

李放一咬牙,干脆的开口道:“走!咱们要人去!我直接跟朱棣摊牌,看他究竟在想什么。实在不行,我再找东西和他换,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他把咱大侄儿那么玩!”

徐妙锦愕然看着李放,也顾不得纠正李放话中的“咱大侄儿”。

她连忙问道:“你先冷静点!你准备如何做?朱老四可不是好相与的,这人吃软不吃硬,你千万别硬来。”

“放心。”李放安抚了几句徐妙锦。

抬眼看向皇宫方向,李放自信的说道:“说到底,朱棣不还是顾虑我吗?而且他巧立名目把咱大侄儿拉过去,不就是为了牵制我?既然如此忌惮,他就必不可能会因为我的行为而翻脸,除非我触碰到了他的禁忌。”

说白了,李放只要不到处宣扬朱棣是篡位的,又或者将“叫门天子”的事满世界散布。

一时半会儿,朱棣还真不太可能动他。

现代那一趟旅行,已经将朱棣心中的雄心壮志全激发出来了。

此时的他心中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了。

武功要有,文治更要有!

一本《永乐大典》就能宣扬文治?骗别人可以,可别骗了自己。

历史上的永乐一朝,为了朱棣五征漠北,整个民间都是勒紧了裤腰带在熬。

好容

易才熬死了朱棣,然后又历经仁宣两朝的休养生息,大明才算是缓过来一口气。

这种治理国家的水平,很难称得上什么文治。

毕竟百姓都吃不饱饭的国家,哪里能称得上什么文治呢?

但现在不同了,在李放身上,朱棣看到了盛世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远迈汉唐的希望。

所以,李放有这个自信,朱棣不会轻易翻脸。

说走就走,李放下了决定,便催促着徐妙锦赶紧起行。

早点搞定此事,李放也好早点回去,还有几家房子等着他去过户呢。

徐妙锦见李放如此坚持,又那么有自信,也就同意了。

毕竟,她也很担心自己的侄子。

二人收拾了下,出门坐车直奔东宫而去。

可还没到东宫,马上在半路上就被人给拦下来。

前面有人拦住马车,昂声喊道:“李先生,陛下有请,还请几位改道吧。”

马车里,李放低声说道:“还真叫你说准了,朱棣还真在一直派人盯着我。”

“你既然来了,就是一个变数,他是不会让你脱离他的视线的。”徐妙锦回道。

撩起帘子,李放朝外看了眼,拦路的是一群锦衣卫。

艳羡的看了眼那些锦衣卫身上的飞鱼服和绣春刀,李放心中火热。

该说不说,特务归特务,可那一身穿在身上,是真的帅气啊。

对车夫点了点头,李放吩咐了一声:“跟上他们。”

一行人改道换路,不去东宫,而是又回到了皇宫里。

没过多久,在一群宫人的引路下,李放和徐妙锦又一次见到了朱棣。

李放上前一步,正要跟朱棣直说。

却见朱棣先挥了挥手:“你喜欢咱家锦衣卫的衣裳?那咱就赏你个出身,赐你个锦衣卫千户的职位,省的你小子老在背后诽谤咱。”

随着朱棣的挥手,一个宫人端着一个木盘来到李放面前,盘子上是一件叠好的飞鱼服,上面还压着一把绣春刀。

李放低头看了看,又抬头看了下朱棣,心中纳闷。

“他是怎么知道的?我没说出来吧?”

朱棣猜到了李放心中所想,随口解释道:“你小子那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咱麾下的锦衣卫,那个个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你人还未到,消息就已经到了咱手里了。”

“如何?”朱棣继续询问,“只要你点头,这些就都是你的。要是嫌千户太低,咱还可以给你再提上几级,只是那样的话,就只能挂个虚衔了。”

李放讶然,他不禁问道:“意思是,这个千户是实职?我要是答应了,就真的能管人管事儿?”

朱棣点头:“天子之言,一言九鼎,咱岂会骗你一个小子?自是实职。”

一时间,李放心动不已。

只是他也隐隐察觉有些不对,朱棣这次怎么这么积极,好像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