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宋宰相和大明皇帝
看着李放那大大咧咧的样子,吕夷简心中就是一阵无力。_第′一·墈\书?旺. ·首+发^
“这现代人,都是这般无礼吗?”
皇宫内苑,李放就那么堂而皇之大喊大叫,实在是让老人家有些适应不了。
尤其是这大明的皇宫,比起大宋来,更显威严肃穆,吕夷简都不自觉的端正了态度。
他很难想象,李放是怎么能如此放得开的。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老头早就知道,自己管不了李放了。
没眼看李放那无礼之举,吕夷简只能将目光转向一旁,打量着大明皇宫的景致。
李放懒得管吕夷简是怎么想的,嘴上喊着,迈步向前去找人。
昨天都和朱棣商量好了,这边应该有人在等着啊?
人呢?
走不几步,李放便听到了动静,朱高炽那胖胖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在他身后是随行侍从。
“先生总算是来了,我可等候多时了。”朱高炽热情地迎了上来。
与李放见礼之后,朱高炽眼神炽热的盯着吕夷简问道:“那位就是吕文靖公?”
“吕什么?”李放没反应过来。
吕夷简,字坦夫,也没有“文靖”这个别名吧?
朱高炽恍然,赶紧解释道:“吕公夷简,死后追谥‘文靖’,故我以此名呼之。”
李放这才反应过来,这确实是在叫吕夷简。
“没错,过去接人吧,等会儿就是你们俩谈了。”李放点了点头。
让随行的侍从原地等着,朱高炽整理了下衣服,跟李放一起迎了上去。
“晚辈朱高炽,见过吕文靖公。”
朱高炽很谦虚,没摆太子架子,上来就是行礼。
吕夷简自然不会像李放那么大大咧咧,见状连忙俯身还礼:“太子言重了,幸蒙官家不嫌弃,老朽方能忝居高位,已是诚惶诚恐,如何能受此等大礼。”
两人分属两国,马上就要谈交易了,现在受了人家一礼,一会儿说不定就要在谈判桌上还回去。
吕夷简可不能给人留下这等口实。
二人相对而立,一个劲的在那客气。
这个说仰慕已久,赞扬对方老成谋国,忠心耿耿。
那个说愧不敢当,夸赞对方气度非凡,礼贤下士。
花花轿子人人抬,政治生物不就是这样吗?
哪怕二人只是对彼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不妨碍他们能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
只是,这二人互相夸夸个不停,他们不腻歪,但李放却已经受不了了。
“打住!打住!”李放不耐烦的插入二人中间。
抬眼看着朱高炽,李放提醒道:“你爹他没在等着吗?你就在这儿唠上了?让他在那干等着?”
朱高炽一下反应了过来:“哎呀,先生说的是,吕公,咱们请吧?先去见我父皇?”
“自然是听太子安排。”吕夷简很是谦逊。
当然,在谦逊之外,也不乏对李放的埋怨。
“这竖子,忒的无礼。”吕夷简心中吐槽,“再谈上几句,就能看出这位大明太子究竟何许人也了,偏生他要来横插一道。”
对于李放打断了他的盘算,吕夷简显然是极为不满的。
他和李放相看两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对于吕夷简的反应,李放压根没放在心上。
他心中想的是自己的事。
一行三人,各怀心思,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朱棣面前。
“父皇。”朱高炽上前给朱棣介绍,“这位就是吕文靖公。”
朱棣相当热情,大踏步地迎上前来:“哈哈哈,咱久闻公之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啊!吕公辅弼大宋,以成盛世,真乃千古之良臣啊。”
不管三七二十一,朱棣上来就是一连串的高帽子戴上。
吕夷简应对也还算得当。
面对朱棣的吹捧,老头十分的谦虚谨慎:“陛下谬赞了,老朽这等微末名声何足挂齿,不及陛下麾下文武之万一。”
吕夷简躬身施礼,朱棣抬手扶住,气氛相当融洽。
因为面对的是大明皇帝,为了不失大宋的面子,吕夷简这个大宋宰相当然就不能下跪了,只是弯腰以示尊敬。
出门在外,可不能丢了国家体面。
况且他年纪也大了,是真经受不住。
朱棣也没提这茬,将人扶了起来,没搭理一旁的李放,拉着老头就往上走,要与他畅谈。
吕夷简推辞了几句后,还是在朱棣的要求下,与他分宾主而坐。
朱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听吕公之意,想来是已经知道咱这皇位是如何来的了?”
朱棣就是朱棣,对于关键问题,他干脆毫不避讳的直接问了出来,一点也不顾及外人的眼光。
不过确实也没必要了,历史书上写的分明,他
有什么好避讳的?
吕夷简要来大明谈判,肯定是要熟读历史的,大家都是聪明人,朱棣就不浪费时间了。¨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吕夷简神色不改:“陛下以神武之姿,拨乱反正,本就是应有之义。国家之任重于天,岂能因循守旧,而坐视家国沦丧?”
“且陛下以一隅之地抗一国,犹能战而胜之,本就是天命所归,世人毁谤又有何惧?唐太宗一代贤君,仍有玄武门之事,陛下以先人为鉴,岂有外臣置喙的余地?”
反正这是大明的事,又是老朱家的家事,吕夷简此来是为了谈判,不是为了给朱允炆翻案的。
至于大明正统,关他老人家什么事。
他只需要将足够的良马带回去就够了,谁掌权他跟谁谈,朱棣还是朱允炆他才懒得分辨呢。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是大明的事。
若是换做大宋,这种藩王作乱而入继大统的事,在他们这些文人眼中可就是彻底的大逆不道了。
吕夷简绝对不会像他现在说的那么轻松。
朱棣也不知猜没猜出来吕夷简的心思,反正他很是欢喜。
“是极!是极!”朱棣开怀大笑,“咱见了不少文臣,却无一人有吕公这般见地,果然不愧贤相之名。”
大明的文臣毕竟还要脸,现在还在朝堂上的人虽然在给朱棣干活,但心底可未必就认了他这个皇帝。
无非是朱棣的武力无人能及,朱允炆又不知所踪,大家只能忍气吞声的在朱棣手下工作。
抱着这样的心态,想让他们给朱棣真心实意的歌功颂德那自然是没门。
朱棣已经很久没听到有人这般说自己的靖难了。
心情自然很好。
两人旁若无人的聊着,一时间还显得挺投机的。
李放在旁听着,也没啥干货,还是那一套政治生物的言辞。
耐下性子等了会儿,李放实在是没耐心跟他们在这儿耗下去了,还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办呢。
“我......”
刚开口说了一个字,那边朱棣说了一句话来,却把李放惊的后面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和吕夷简聊的融洽,朱棣突然开口说道:“吕公可有想过来咱这大明为相?昔日苏秦能佩六国相印,吕公之才不亚于人,岂可落于人后?”
朱棣认真的盯着吕夷简:“咱不日就将发兵北伐,敌人同为草原部族,吕公帮咱一把,他日回去,也好帮着你家官家去对付辽国。咱这朝中文武虽多,却正好缺一位如吕公这般有萧何之才的大贤,不知吕公可愿屈就?”
此话一出,别说李放和吕夷简了,连一旁的朱高炽都愣住了。
显然,这件事事先朱棣并没有和他通气。
李放愣神片刻,反应了过来,心中不禁吐槽道:“这年头,萧何真不值钱。老赵这么夸他,朱棣也这么夸他,这老头到底哪点像是萧何了?”
在他看来,吕夷简分明就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老头子。
要不是赵祯抓住了他的把柄,还不一定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这么顽固的老头,怎么还能引得朱棣开口相请?
李放还有空吐槽,吕夷简是真的有些发懵。
“这......”吕夷简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虽然历侍赵恒、刘娥、赵祯三朝,但还从未见过一个如朱棣这样的上位者。
朱棣思路之清奇,世间罕见,请一个宋朝人来明朝为相,也亏他能说得出口。
理顺了思绪,吕夷简方才起身拱手:“外臣多谢陛下厚爱,只是外臣如今年老力微,幸蒙官家不弃,这才忝居宰辅之位。近日外臣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怎敢在大明误国害民?陛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朱棣紧接着立刻回道:“吕公不妨再多考虑考虑,身佩两国相印,这份殊荣可是世间罕有啊。”
也不知他是出于什么心理,真就劝起了吕夷简,想让这位大宋老臣在他大明也发光发热一把。
可李放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虽然知道吕夷简不可能答应这么离谱的请求,但万一呢?
自己答应了赵祯把人带过来,回头再把他的宰相给弄没了,李放也不好交差啊。
他干脆的站起身来打断了二人的交谈:“佩相印?敢问您这朝廷还有宰相吗?连宰相都没有,哪里来的相印一说?你快别扯了,大家时间宝贵,别浪费时间了。”
也只有李放才能这么不客气的跟朱棣说话。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次朱棣手边没有带利器,旁边也没什么护卫。
可能是朱棣本就只是随口试探一下,被李放打断之后,他也就没再纠缠下去。
他只是对着李放冷哼了一下:“你小子,真是越来越嚣张了,纵使不是咱的臣子,难道就不懂点尊老之道吗?”
“尊老?”李放夸张的反问,“就你那力气,我们俩人都按不住你,还
说自己老?拉倒吧你。”
摆了摆手,李放将话题彻底岔开。
随后,为了节约时间,李放干脆直接挑明了说:“我待会儿可还有事,你们要谈就赶紧谈,别浪费时间了,我这个中人也好赶紧作保,节约大家的时间。”
毕竟两边都同意让李放来为两家作保,他如此说,几人之间的寒暄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而且朱棣的不按常理出牌,确实是让吕夷简有些疲于应对。
在他的附和下,事情总算是走上了正轨。
朱棣瞪了眼李放,随后对着吕夷简开口道:“既然这小子说了,那咱便直接开口了。此为两国邦交大事,事涉军机紧要,不可怠慢,还请吕公做好准备,咱可是要公事公办的。”
吕夷简拱手回道:“如此甚好!外臣来时,官家也有嘱咐,陛下昨日曾言,另有厚报,不知可还作数?”
朱棣为之一窒,昨天他不过随口一说,谁成想赵祯真的让人来开口了。
这个年龄的小年轻,初掌大位,不是应该耻于谈利的吗?
更何况赵祯这个有仁宗之名的皇帝?
历史上,他还曾经给辽国涨过岁币。
那么大一笔钱都肯白白送出去,自己随口许诺的蝇头小利,他还能记得讨要?
心中疑惑之下,朱棣不自觉的就看向了李放。
“肯定是这小子从中捣鬼!”
锐利的眼神看的李放有些不适,转过头去,李放下意识的挺直了身子。
“这朱老四又想干嘛?我哪里招他了?”
只能说,这次朱棣属实是冤枉李放了,这可不是李放给赵祯支的招。
往来现代多次,赵祯连收银员都当过了,那点子爱面子的心思早就淡化了。
比起历史上的丧权辱国,舍下面子来搞钱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赵祯现在可是开明的很。
朱棣不清楚其中内情,但也知道这是躲不过去了。
当着李放还有自己两个儿子许出去的,朱棣也不好直接就翻脸不认,毕竟日后还要打交道的。
“哈哈哈。”朱棣笑出声来,“公事公办,吕公可真是公道。既然咱答应了,那就定然不会食言!”
“老大!”
招呼了一声朱高炽,朱棣吩咐道:“你找人去咱的马厩中挑上几匹上等马来,今日吕公离去时,让吕公带上,就当咱大明给大宋的见面礼了。”
吕夷简顺杆往上爬:“那外臣就先替官家谢过陛下了。”
“哪里,哪里。”朱棣摆摆手,好似浑不在意。
可实际上,他心中已然在隐隐作痛了。
身为沙场猛将,朱棣还想着勒石燕然呢,能自己打仗的主,他马厩中的马匹自然没有凡品。
那可都是整个大明最精华的马了,一下子给出去,让朱棣也不禁心中阴郁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