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没能力解决,就换人

白市的政府大楼十三层会议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空气里的几分滞涩。

周志高坐在主位上,指尖捏着那本记满民声的笔记本,封面边缘被反复摩挲得有些发毛。

他抬眼扫过台下坐着的各部门负责人,目光像落在纸上的钢笔尖,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听汇报,是解决问题。”周志高的声音不高,却让原本还在低头翻文件的几位负责人瞬间坐直了身子。

他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发出轻微的声响,“前几天我去了早市、夜市,还去了城东的工地,听到看到的情况,现在一条一条跟大家说。”

他先念了早市豆腐摊主老王头的事,豆子涨价、进货成本高,又说了李婶被收五十块摊位牌费的遭遇。

每念一条,台下的动静就小一分,农业局局长张卫国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攥紧,市场监管局局长刘红梅则轻轻咳了一声,眼神往窗外飘了飘。

“这些事,在座的各位可能觉得是小事。”周志高合上笔记本,目光落在张卫国身上,“张局长,老王头的豆子问题,农业局能不能管?”

张卫国立刻直起身子,脸上堆起笑容:“周部长放心,这事我们肯定管,一定尽快帮商贩们对接本地农户,降低进货成本。”

周志高又看向刘红梅:“刘局长,市场管理处收摊位牌费,没文件没说法,这事该怎么处理?”

刘红梅连忙点头:“我们马上派人去查,要是真有乱收费的情况,保证把钱退给商户,还得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周部长您放心。”

接下来,人社局、公安局、住建局的负责人也纷纷表态,一个个说得斩钉截铁,要么说“立即整改”,要么说“绝不姑息”,会议室里顿时满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声音。

周志高听着这些表态,脸上没什么表情。他端起面前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温水,杯底的茶叶沉在杯底,像那些没说出口的敷衍。

“很好,大家态度都很积极。”他放下杯子,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那现在,谁能跟我说说,具体怎么管,怎么查,怎么整改?”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刚才还抢着表态的张卫国,此刻端起水杯假装喝水,眼神却在杯口的雾气里躲闪。

刘红梅则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胡乱画着,笔尖在纸上划出毫无意义的线条。

人社局局长赵刚清了清嗓子,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

周志高的目光慢慢扫过每个人的脸,最后停在张卫国身上:“张局长,你刚才说对接本地农户,具体对接哪个乡镇的农户,什么时候去对接,怎么保证农户的豆子能稳定供应,又怎么确保价格比批发市场低?这些你想过吗?”

张卫国的脸一下子红了,放下水杯,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我们还没来得及细化,不过我们会尽快组织人员去调研,争取早日拿出方案。”

“尽快是多久?”周志高追问,语气里没有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三天,还是五天?老王头的豆子还能等几天?”

“他每天都要进货,每天都在承担涨价的成本,你的‘尽快’,能让他的豆腐不涨价,还是能让他的生计不受影响?”

张卫国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原本以为,只要表个态,这事就算应付过去了。

在他眼里,一个豆腐摊主的难处,不过是芝麻大的小事,农业局要管的是粮食生产、产业发展这些“大事”,哪有功夫盯着一斤豆子涨两毛的小事?

可他没料到,周志高会揪着这点不放,还问得这么细。

周志高又转向刘红梅:“刘局长,你说派人去查市场管理处的乱收费,派谁去查,什么时候出发,查出来之后怎么退钱,怎么追究责任?”

“是只追究办事人员,还是要查清楚是谁让收的费?”

刘红梅的手顿了顿,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小窟窿。

她心里犯嘀咕,市场管理处归商务局管,自己这边去查,难免会得罪人。

而且那五十块钱的摊位牌费,说不定就是商务局那边跟市场管理处打过招呼的,真要查下去,说不定会牵扯出更多人。

她原本想着,随便派个人去走走形式,让市场管理处把钱退了,这事就算了,可周志高显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

“这个……我们需要跟商务局沟通一下,毕竟市场管理处的隶属关系比较特殊,贸然去查可能会影响部门间的协作。”刘红梅试图找个理由拖延。

“协作?”周志高的声音冷了几分,“老百姓被乱收费,我们去维护他们的权益,这叫协作?还是说,在你眼里,部门间的面子比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

刘红梅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台下的其他负责人也都低着头,不敢跟周志高对视。他们心里都清楚,自己刚才的表态不过是敷衍,根本没真想过要解决问题。

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基层的小事,管不过来也没必要管。

要是真把每个商贩、每个工人的难处都放在心上,他们每天哪有那么多精力?还不得忙死?

可他们忘了,周志高不是那种能被敷衍的领导。这位从基层走上来的组织部长,最看重的就是“实在”二字,最容不得的就是“虚话”。

周志高看着台下沉默的众人,心里的火气渐渐上来了。

他猛地一拍会议桌,搪瓷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落在桌面上,晕开一圈圈水渍。

“怎么都不说话了?刚才表态的时候不是挺积极的吗?现在问你们怎么解决,就都哑巴了?”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气势:“你们觉得这些是小事,觉得没必要管,觉得管不过来。”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对老王头来说,豆子涨价是关乎他能不能保住摊位的大事。”

“对李婶来说,五十块钱是她卖几十斤菠菜才能赚回来的辛苦钱,对工地上的工人来说,一件厚衣服、一杯热饮是能让他们在寒风里多扛一会儿的温暖。”

周志高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间,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你们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看着报表,觉得自己管的是大事。”

“可要是连这些‘小事’都解决不了,连老百姓的基本生计都保障不了,你们管的那些‘大事’,又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把话放在这。”周志高的语气斩钉截铁,“每个人都把自己负责的问题拿出来,一条条说清楚解决方案,谁要是拿不出合理的方案,谁就别想离开这个会议室。”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之前还抱着敷衍心态的负责人,此刻终于意识到,周志高是来真的。

他们知道,这位部长向来较真,要是今天真拿不出方案,不仅过不了关,说不定还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张卫国最先反应过来,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嘴里还念叨着:“对接农户的话,城西的柳溪乡种豆子的多,明天就让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去柳溪乡,跟乡政府对接,统计农户的豆子产量和价格,再组织商贩和农户开个对接会,争取下周就能达成合作。”

刘红梅也不再犹豫,她掏出手机,给局里的执法大队队长打了电话:“你现在立刻带两个人去城东早市的市场管理处,查他们收摊位牌费的事,把收费记录、相关人员的问话都做好,下午五点前给我汇报结果。”

“另外,联系财务部门,准备好退款流程,一旦确认是乱收费,立刻通知商户来退款。”

人社局局长赵刚也开始琢磨起来:“小商贩用工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联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免费的小吃制作、摊位经营培训,再建立一个灵活用工平台。”

“把有空闲时间的劳动力和需要帮手的商贩对接起来,这样既能解决商贩的用工问题,也能给闲置劳动力增加收入。”

公安局局长李建军则直接拨通了治安大队的电话:“夜市收保护费的事,你们今晚就安排便衣去蹲点,务必把那些人抓起来,查清他们的团伙和后台,绝不能让他们再危害商户。”

“增加夜市周边的巡逻频次,给商户们安全感。”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原本沉默的负责人都动了起来,有的打电话安排工作,有的跟身边的同事讨论方案,有的则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周志高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些。

他知道,这些人不是没能力,只是之前没把心思放在这些“小事”上。一旦认真起来,他们还是能拿出办法的。

不过,还是有两个人例外。

住建局副局长孙明和商务局副局长李贺,此刻正坐在角落里,一脸茫然。

孙明负责工地的安全和工人保障,可他平时很少去工地,对工人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现在让他拿出解决工人保暖、工资拖欠的方案,他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李贺则负责市场管理,刚才刘红梅提到的摊位牌费问题,其实就是他跟市场管理处打了招呼,想从中捞点好处,现在要他拿出解决方案,他心里慌得不行,生怕被查出来。

周志高注意到了他们俩的异样,走了过去。“孙副局长,李副局长,你们俩的方案呢?”

孙明抬起头,眼神躲闪:“周部长,工地的情况比较复杂,工人的保暖和工资问题,需要跟施工方协商,还得制定详细的细则,我还没理清楚思路。”

李贺则更紧张,说话都有些结巴:“我……我这边也还在琢磨,市场管理涉及的方面太多,得好好梳理一下。”

周志高看着他们俩,心里已经有了数。

这两个人,就是典型的草包,平时占着位置不干事,遇到问题就只会推诿敷衍。

他没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说:“给你们两个小时,要是还拿不出方案,就不用在这个位置上待了。”

孙明和李贺的脸瞬间变得惨白,他们知道,周志高说得出做得到。

两人赶紧凑在一起,急急忙忙地讨论起来,可越急越乱,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

周志高回到主位上,拿起桌上的方案,一条一条地看。

张卫国的方案里,不仅提到了对接柳溪乡的农户,还计划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由农业局牵头,签订收购合同,保障商贩和农户的利益。

刘红梅的方案里,明确了执法人员的名单、调查的步骤和退款的时间,还提到要建立市场收费的公示制度,防止以后再出现乱收费的情况。

赵刚的方案里,不仅有培训和用工平台的建设,还计划争取一笔专项基金,给困难商贩提供小额贷款……

看着这些方案,周志高的心里有了几分欣慰。他知道,解决这些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至少,这些人已经开始重视老百姓的“小事”,开始把民声放在心上。

“大家的方案,我先看一下。”周志高的声音再次响起,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一起讨论修改。”

“记住,这些方案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落到实处,以后,每个月都要向我汇报进展,要是有人敢阳奉阴违,敷衍了事,我绝不姑息。”

台下的负责人纷纷点头,这次的点头,没有了之前的敷衍,多了几分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