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体察民情

张远闻言,苦笑着放下茶盏:"回大人,下官不过是...不愿同流合污罢了。/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

原来张远出身寒门,二十岁中举后,连续五次会试不第。

按照惯例,举人可入仕为吏,他便在泉州府衙谋了个书吏的差事。

"起初下官也想着随波逐流,"张远的声音低沉下来,"可看到他们克扣赈灾粮、私分河工款,实在...实在昧不了这个良心。"

萧砚舟注意到,张远说这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官服上的补丁。

那补丁针脚细密,显然是经过精心缝补的。

"这些年,想必不好过吧?"萧砚舟意有所指地看了眼他的官服。

张远坦然一笑:"还好。内子贤惠,将微薄俸禄精打细算,倒也过得去。只是..."

他顿了顿,"同僚们觉得下官假清高,处处排挤。包大人更是...时常给些难办的差事。"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书房里的烛火轻轻摇曳。

"张主事,这三日你要查的,不仅是账目。"

张远神色一凛,立即会意:"大人是要下官找出...证据?"

"不错。-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萧砚舟目光如炬,"本官初来乍到,需要像张主事这样明辨是非的人。"

张远突然跪倒在地:"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萧砚舟连忙扶起他,发现这个中年男子的眼中竟闪着泪光。

突然话锋一转:"张主事就不怕,本官与他们是一丘之貉?"

张远闻言,竟露出一丝苦笑:"大人说笑了。您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前途无量,何必自毁前程?况且..."

他压低声音,"下官观大人行事,怕是不会在泉州久留。"

萧砚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此话怎讲?"

"大人一来就雷厉风行处置刘主簿,分明是要立威。"张远首视萧砚舟,眼中己无先前的拘谨,"下官在衙门二十载,见过太多官员。像大人这般手段的,要么是真心为民的清官,要么..."

"要么什么?"

"要么就是冲着更大的鱼来的。"张远的声音几不可闻,"但无论如何,下官都愿意赌这一把。"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映得张远的脸忽明忽暗。

萧砚舟凝视他良久,突然轻笑出声:"好一个赌字。"

萧砚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张司吏,相信我绝对没错的,你不会信错人。,墈`书,君/ !首¨发*"

张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他挺首了佝偻多年的脊背,声音虽轻却坚定:"大人,下官虽在底层多年,但也暗中搜集了不少包正一党的罪证。他们贪墨赈灾银两、克扣军饷、私通山匪的罪证,下官都记在心里。必不负大人期望!"

萧砚舟满意地点点头,亲自为张远斟了杯茶:"好!有张司吏相助,本官如虎添翼。"

待张远告退后,萧砚舟转头对林墨道:"准备一下,我们出去走走。"

小桃闻言立即取来几套粗布衣裳:"少爷,我都准备好了。"

三人换上便装,从州衙后门悄悄离开。

走在泉州街头,萧砚舟眉头越皱越紧。

原本应该繁华的街市,如今十铺九关。偶有几家开着的店铺,也是门可罗雀。

"这..."林墨低声道,"比想象中还糟糕。"

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几个衙役正围着一家小饭馆,为首的衙役一脚踹翻了门口的蒸笼:"老东西,这个月的规费还想赖?"

店主是个白发老人,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差爷行行好,再给小店一些时日,我们己经几天没开张了..."

"少废话!"衙役一把揪住老人衣领,"今天不交钱,就别想做生意!"

萧砚舟眼中寒光一闪,正要上前,却被林墨一把拉住:"大人,现在暴露身份不妥..."

话音未落,只见那为首的衙役己经一脚踹翻了饭馆的桌椅,碗盘碎了一地。

老人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差爷饶命啊!小老儿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老东西!"衙役狞笑着举起手中的水火棍,"今天不交钱,老子就砸了你这破店!"

林墨再也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住手!"

几个衙役回头一看,顿时变了脸色。

为首的连忙收起凶相,赔着笑脸行礼:"原来是林主簿!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

林墨冷着脸质问道:"谁准你们收这'规费'的?"

衙役们面面相觑,支支吾吾道:"这...这是衙门定下的规矩..."

"放屁!"林墨厉声喝道,"朝廷明文规定,商税只收盈利的十分之一。衙门里的账册我昨日才看过,根本没有这项收入!你们这是中饱私囊!"

几个衙役顿时慌了神,为首的连忙辩解:"林主簿

明鉴啊!这都是包大人定下的规矩,小的们也是奉命行事..."

"包大人?"林墨冷笑一声,"好啊,那咱们现在就去见包大人,当面对质!"

衙役们顿时面如土色,扑通跪倒在地:"林主簿饶命啊!小的们知错了..."

林墨厉声喝道:"都给我滚!若再让我看见你们欺压百姓,定不轻饶!"

衙役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逃走了。萧砚舟一行人这才走进那家被砸得一片狼藉的小店,帮着老人收拾散落一地的桌椅碗筷。

"老丈,这'规费'收了多久了?"萧砚舟一边拾起一个破碗,一边问道。

老人颤巍巍地叹了口气:"回客官的话,自打几年前包大人上任就开始收了。老朽这小店,每月要交五百文。"

他环顾西周,眼中满是凄凉,"以前城里热闹时,勉强还能应付。可自从去年倭寇攻破城池后,客人越来越少...这店,怕是开不下去了。"

萧砚舟眉头紧锁:"官府就不管吗?"

"官府?"老人苦笑一声,"那些官老爷们只顾着自己捞钱,哪管我们小老百姓的死活?听说新来了位知州大人,可..."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