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西行
晨钟悠扬,梵音袅袅。一千二百名高僧身着袈裟,手持念珠,肃立于大雄宝殿之前。
香炉青烟缭绕,佛幡随风轻舞,整座寺庙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
陈玄奘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缓步登上法坛。
他面容清俊,眉目间透着一股超然之气,目光扫过众僧,声音清朗如泉:
“诸位法师,今日水陆大会,乃为超度幽冥孤魂,解厄消灾。贫僧不才,愿与诸位共诵《受生度亡经》,普度众生。”
众僧合十称善,随即盘坐于蒲团之上,齐声诵经。
刹那间,佛光隐隐,梵唱震天,整座长安城似被一股祥和之气笼罩。
李世民高坐于观礼台上,神色平静,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
“佛门声势,果然浩大......”他心中暗忖,“可惜,终究是一场算计。”
次日,长安街头。
人群熙攘,市井喧嚣。
两个衣衫褴褛的疥癞和尚缓步而行,一人手持锦斓袈裟,一人捧着九环锡杖,高声叫卖:
“卖袈裟!卖锡杖!真正的佛门至宝!”
路人纷纷侧目,见二人形容丑陋,袈裟却华光内敛,锡杖金光隐隐,不由得指指点点。
一愚僧上前,嗤笑道:“两个疯和尚,这破袈裟也敢叫价?”
手持袈裟的和尚(观音所化)微微一笑:“此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愚僧闻言大笑:“疯言疯语!一件破衣也敢要天价?”
周围百姓哄笑,二人却神色不变,继续前行。
正巧,散朝归家的宰相萧瑀路过,见二人气度不凡,袈裟宝光隐现,心中一动,上前问道:
“二位法师,此宝有何妙处,竟值如此高价?”
观音合十微笑:
“此袈裟乃冰蚕丝织就,嵌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穿之可免堕轮回,持此锡杖,不遭毒害,不惧妖魔。”
萧瑀闻言,心中震撼,连忙道:“二位可否随我入宫面圣?陛下正举办水陆大会,或可献宝于法会之上。”
观音故作迟疑,最终点头:“既是有缘,便随大人一行。”
入宫后,李世民听闻宰相引荐奇僧,召见二人。观音将袈裟与锡杖呈上,道:“此宝只赠有缘人。”
李世民接过,只觉触手温润,隐有佛力流转,心中冷笑:“佛门倒是舍得下本钱。”
面上却赞叹道:“果真是稀世珍宝!”
观音合十道:“陛下,贫僧二人云游四方,不便久留,此宝便赠予有缘之人。”
说罢,与木吒飘然而去。
李世民目送二人离去,眼中冷意更深。
七日后,水陆正会。
玄奘高坐法坛,正讲小乘佛法,忽听天边传来一声清喝:
“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大乘否?”
众僧哗然,抬头望去,只见云端立着一位白衣菩萨,手持净瓶,脚踏莲台,周身佛光普照,正是观音显圣!
玄奘连忙起身,合十礼拜:“菩萨,何为‘大乘佛法’?”
观音淡淡道:
“小乘度己,大乘度世。真正的大乘三藏真经,能超亡者升天,能解百世之厄,位于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玄奘闻言,心生向往,当即跪拜:“弟子愿往西天求取真经!”
观音微笑继续说道:“此去西天,路有十万八千里,途中多妖魔阻碍,需要有法力高强之弟子保护,方可成行。”
唐僧一愣,双手合十,恭敬道:“菩萨放心,总是千难万险,弟子也要取得真经。”
观音这才满意道:“吾已安排好一切,你此行路上当有三位弟子,可护你安全。”
说完之后,观音也不等唐僧回答,带着木吒直接离去。
李世民见状,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欢喜之色,大步上前,扶起玄奘:
“御弟既有此宏愿,朕当全力相助!”
当即下旨:
赐玄奘“三藏”尊号。
赐锦斓袈裟、九环锡杖。
赐紫金钵盂、银白马匹。亲斟御酒,送行十里。
玄奘感激涕零,浑然不知自己已成佛门棋子。
夜深人静,李世民立于御书房,凝视手中密旨,嘴角浮现一抹冷意。
“佛门……且看你们能得意几时。”
窗外,乌云遮月,似有风雨欲来。
......
暮色沉沉,秋风卷起枯叶,在双叉岭的崎岖山道上沙沙作响。
唐僧骑着一匹瘦马,身后跟着两名战战兢兢的随从,三人刚出巩州城不久,便已踏入这荒山野岭。
“长老,这地方阴气森森,怕是有妖怪啊......”一名随从攥紧行囊,声音发颤。
唐僧握紧缰绳,强自镇定道:“莫怕,我佛慈悲,自会庇佑我等。”
话音未落,林中忽地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啸!
“吼——!”
一只斑斓猛虎从灌木中跃出,獠牙森白,双目赤红,直扑三人!
两名随从吓得魂飞魄散,转身便逃,却被猛虎身后窜出的几只狼妖拦住去路。
“哈哈哈!今日竟有血食送上门来!”为首的狼妖咧嘴狞笑,利爪一挥,两名随从当即被按倒在地。
唐僧惊得跌落马背,慌乱间,身上袈裟无风自动,泛起淡淡金光,将扑来的猛虎震退数步。
“咦?这和尚有古怪!”
狼妖眯起眼,忌惮地退后,转而一把拖起两名惨叫的随从:
“先带回去打牙祭!这细皮嫩肉的和尚......待大王发落!”
妖怪们卷起腥风,转眼消失在密林深处,只余唐僧瘫坐在地,面色惨白。
......
云端之上,太白金星抚须而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这救唐僧的功德,合该归老夫所有!”
他掐指一算,正要按下云头,忽然周身一轻,眼前景象如水波荡漾——
然而太白金星丝毫不知,已经入了庄周梦界。他化作仙风道骨的老者,飘然落在唐僧面前,慈声道:“圣僧莫怕,贫道来助你脱困!”
唐僧感激涕零,连连叩首。
太白金星大袖一挥,妖氛尽散,两名随从竟也“奇迹”生还。
“多谢仙长!不知尊号为何?”唐僧伏地问道。
太白金星捋须微笑:“吾乃天庭太白金星,特来护持取经人。”
梦外现实,庄周负手立于山巅,嘴角微扬。
“这老倌儿,倒做得一场好梦。”
待太白金星救人离去后。
山风骤停,万物凝滞。
庄周一步踏出,已至唐僧面前。
他青袍广袖,眉目含笑,却让唐僧莫名心悸。
“和尚,你说——”
庄周袖袍一抖,几只小妖滚落在地,瑟瑟发抖:“这些害人的东西,杀是不杀?”
唐僧嘴唇颤抖,瞥见小妖眼中哀求之色,结巴道:“佛、佛曰慈悲为怀......若它们愿悔改......”
庄周忽然大笑,笑声震得落叶纷飞!
“好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猛然俯身,逼视唐僧:“那未拿屠刀之人,苦修一生未必成佛,恶贯满盈之辈,只需丢刀便能证果?”
唐僧冷汗涔涔,竟无言以对。
庄周指尖轻点,一只狼妖瞬间化作血雾!余妖吓得嚎哭求饶。
“你看——”
他温声如鬼魅:“它们现在悔改了,我若放过,算不算助佛门‘度化’之功?”
唐僧瘫软在地,一时之间信念有些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