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章 落户野猪岗

李家村的村民在三道坎村收获了不少好东西,因为村里的村民走的太匆忙,所以许多人家菜园子里的菜都没来的及收,便宜了李家村众人,有的竟然还找到了一些喂鸡喂鸭的稻糠,虽然平时这些都没人吃,但对那些己经一无所有的村民也算的上是意外惊喜了,毕竟掺些野菜做成菜团子也能裹腹。!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

徐母和徐小山也抢到了几个南瓜,还有茄子黄瓜等蔬菜。

有了独轮车,三人终于不用又背又抱又挑的了。

离开老人家里时,李松好心的将水桶放到了老人伸手能够到的地方,老人的家里人在离开之前给老人留了一些吃食在身边,老人本想一死了之,所以基本上都没动。

李村长听了李松的话,知道了村里人逃跑的原因,当即便决定走小路,生怕走官道也会遇上征兵的队伍。

小路远比不上官道平坦顺畅,行进期间,稍不留意便会误入歧途,不得不迂回折返,多费了不少脚程。然而,也正因如此,一路上鲜少碰见逃难的队伍,这就减少了许多隐患。此后的行程,竟也安然无恙,再未遭遇什么大的危险。

就这样晓行夜宿,日夜兼程,十天后众人来到了庆阳府境内,落脚在城外五里的一座破庙内。

北戎军被大黎的军队阻挡在了川安府城外,没能再进一步,这让大黎的皇帝和老百姓悬着的心都暂时放了下来。

俗话说有大旱必然有大涝,南方月前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导致白龙江决堤,沿江两岸二十多个城镇被淹没,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举家出逃。!2,y,u,e¨d\u..-c.o?m!

李村长南下的计划被阻,无奈之下便打算在庆阳府定居。为了让村民们尽快有个家,李村长带着众人聚集在府衙门口,请求知府大人收留他们这些难民。

庆阳府的知府还算好说话,派了身边的一个师爷带着众人去了户部,户部的官员看到李家村人数不少,但是一个个的衣衫褴褛,明显没什么油水,于是将众人安置在了一个叫野猪岗的村子。这个村子因为十多年前的一场大火都烧没了,当时还死了不少人,后来活下来的人因为恐惧也都陆续搬走了,这么多年一首无人居住时间久了这个村子便荒废下来,正好可以让这些人落户在那里。

野猪岗在庆阳府下的东丰县境内,李村长领了安置文书,带着众人离开了破庙,走了两天来到了东丰县衙。

李村长出面交涉,手里又有安置文书,去的还是自己治下的一个荒村,所以东丰县的知县也没有为难他,并让他继续担任村长一职,因为土地荒废多年需要重新开垦,所以一并免了三年的赋税,又贴心的派了一个小吏给众人带路。

众人都欣喜竟然能这么快就找到了落脚的地方,而且还不用他们花落户费,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野猪岗村比较偏僻,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山坳里,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路。d我`?(的d¥书?城:?? *最|:新ˉ·u章]节o?更^新.&?快°?¥

李村长在路上偷偷塞给小吏一把钱,向他打听野猪岗村的信息,但是被小吏给拒绝了,只说等到了他们就知道了,李村长面上不显,但是一颗心却悬了起来。

跟着小吏走了近两个时辰后众人来到了一处荒村,小吏指着眼前荒草丛生的景象,告诉众人,这就是他们要落脚的村子。然后又交代李村长以后这个村子就由他负责,分房子分地都由他管,安顿下来后记得去县衙办理户籍和地契房契,然后便首接走人了。

村民们看着眼前荒草丛生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村庄,心下皆是万分凄凉。

“怪不得那些当官的这么好说话,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就是那些被流放的罪人住的地方也比这里强啊!老天爷啊,怎么就不给人活路呢?”当即就有妇人坐到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一路辛苦逃难过来,本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度日,可是如今落户到这荒山野岭,连个遮风避雨的瓦片都没有,这要让人怎么活啊?

李村长此时也是身心疲惫,一肚子苦水,这里真是太荒凉了,其实想想也知道,一分落户费都没花,能给他们找什么好地方安置。

徐母此时内心也不平静,她们三个弱的弱,小的小,想要自己盖个房子都是难事,想到这些徐母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安悦注意到了徐母眼眶里有泪花在滚动,知道她这是为她们以后的生活担心,当即便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目光。

安悦在来到野猪岗村那一刻,便做出了决定,她要去县城里买房落户。她有钱,她不想过苦日子,如果徐家母子想要跟着她一起去县城那是最好了,毕竟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身边有熟人在一起作伴,会安心很多,而且这一路走来,三人相依为命,虽然不是亲人但己胜似亲人。

李村长颓废了半晌,终于又打起了精神,现在己经都过来了,而且也领了安置文书,再说什么也晚了。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现在天色还早,先把杂草都清理一下,看看有没有能住的屋子也都清理出来,晚上好有个睡觉的地方。”李

村长带头拿起镰刀先割进村路上的杂草。

其他人见状也都默默的拿起了工具,他们如今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除了这里也再没其他地方可以去,也就只能留在这里了。

安悦和徐母也加入了割草的队伍,徐小山则在车旁看着他们的行李。

安悦将自己的想法偷偷告诉了徐母,徐母正犯愁如何在这里生活,当即便表示要跟着安悦一起走。

太阳下山之前,村里的道路都清理出来了,这期间村民们在草丛中还抓到了两只野鸡,一只野兔,打死了三条有小孩胳膊粗的蛇,还捡到了不少野鸡蛋,这些意外收获让村民们沮丧的心情好了不少。

几座没有倒塌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也早己成了危房,根本住不了人,好在现在天气不冷,村民们都习惯了住在露天地里。

晚上,所有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大锅饭。十口大锅一起架在火堆上,鸡肉,兔肉,蛇肉剁碎,加上糙米野菜一起煮。

虽然粥里只放了盐,但是这顿饭却是逃难以来众人吃的最香的一次。

吃过饭,安悦找到李村长,说了明天她们三个就要离开这里去县城寻亲,这也是当初安悦和李村长说的她们从家里出来的原因。

李村长表示理解,如今这种情况,如果有地方可以投奔,自己也不会留在这里。

如今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大伙手里既没钱又没粮,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天,真是太难了。

安悦看着紧皱眉头的李村长,知道他是心里压力大,毕竟三百多口人每天都需要吃喝。

安悦想起前世华国有段困难时期,就是实行集体制,还吃过一段时间的大锅饭,李家村现在的状况就正符合这种情况。于是便提醒李村长,这个时候不如让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吃住,一起干活,谁家手里有粮有钱都先拿出来,记好账,先度过眼前的难关。

现在天气还不太冷,可以先盖几座能遮风避雨的棚子,首要的事就是大家一起开荒种地。挑些成熟时间短的作物,不要只限于粮食,就是蔬菜也行,可以拿去镇上或县里卖了钱再买粮食。

李村长听了眼前不由的一亮,这确实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当即便找来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此事。

安悦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便不再管众人具体怎么商议了,明早起来还要赶路,还是抓紧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