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原来沈同志长这么好看

“赵叔,你说的这个治疗方法还真的不行,不过不是我不愿意分享,而是就算分享了也没什么用。”

别看她平时做治疗的时候,看起来像是随便和对方聊天一样,实则没那么简单。

这背后有着严谨的专业逻辑和一定的目的性。

对每个人开展治疗之前,沈明玉都会收集他们的详细资料,根据具体情况做定向的引导性话术,每个问题都是针对特定的症状。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对方的微表情变化、语音韵律变化以及身体语言线索。

建立这种治疗关系之前,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础。

信任也不代表什么话都会跟对方说,这时候就要治疗师去判断,对方哪句话是真的,哪些方面有所隐藏,甚至更多时候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这种隐藏。

因为很多人为了面子好看,或者根据社会期待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标准,去美化自己的话。

实则内情真的是这样吗?

就像是前世很多明星模范夫妻,官宣离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诧异,明明前两天他们还秀恩爱,怎么今天就离婚了呢?

其实他们可能早就貌合神离,只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

在治疗过程中,被治疗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会美化一些东西,如果沈明玉不能很好的捕捉这种不真实,那后面的治疗也会出现偏差。

因此,不是她不说方法,就算是说了治疗方式也没用。

跟你说用‘认知疗法’,谁知道是什么?具体怎么操作?没学过心理学的人根本不懂。

听完她的解释,赵崇义叹了口气。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那这样的话,我们也没什么合适的办法了。”

“不一定。”沈明玉看向他,目光很认真,“我们虽然无法普及治疗方式,至少能让很多人有所分辨,让他们清楚的知道,战争后遗症不是无法治疗的,也不是疯病。”

“英雄只是被暂时的困住,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不行了。”

最后这句话直直地戳进了赵崇义的心里。

他的眼眶泛着酸意,这段时间他最是清楚的,很多被治疗好的军人,全都被反役回来。

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战争后遗症的症状,没办法让他们继续执行任务,才会被迫退役,现在好了,自然都能回来了。

回来的那些人,心智更加坚韧,或许这段时间的经历激励了他们,训练效果反而比以前更加厉害。

所以,清晰的认知很有必要。

这是前提,就算不能及时治疗好其他人,至少让他们心里有希望。

有希望比什么都强。

“你说的没错,这样,我马上联系报社的人,不过他们对这个不了解,到时候还需要你帮忙一起。”

目的达成,沈明玉自然没什么不愿意,毕竟这就是她来的目的。

“您放心。”

......

赵崇义说的报社记者来的很快,第二天就上门了,来的人是《辽省日报》的记者,辽省日报社是辽省最权威的报社。

前一天和沈明玉聊完,赵崇义立马就去打了电话。

报社派来了一位女记者,二十来岁,容易接受新兴事物,这也是赵崇义和报社的负责人商量过后的决定。

当然,报社不乏一些年长、更有经验的记者,只是他们对于心理学这样的新东西接受不是很良好,比起他们,还是年轻人更加合适。

女记者叫赵媛媛,骑着车到了家属院门后,被哨兵拦住。

“同志,请出示一下自己的证件。”

“同、同志你好,我是辽省日报的记者,我来找沈明玉同志。”赵媛媛拿出自己的记者证递过去,她嘴唇紧紧地抿着,仔细看手还有些发抖。

这样的反应,引得哨兵看了她好几眼。

甚至怀疑她是不是想要干什么坏事,才会这么紧张,锐利的眼神上下扫视了她好一会儿,确定证件上面的公章没有问题,这才拿出登记本递过去。

赵媛媛做完登记,哨兵放行顺便还给她指了路,她道谢后骑着车往沈明玉家去了。

她没注意到的是,跟在她后面的还有两个家属院的婶子,她们买完菜过来,正好听到她的话,有些诧异就问哨兵。

“小张啊,这位女记者是来找小玉妹子的?”

反正都听到了,也没什么好否认的,哨兵就点了点头,“嫂子,是来找沈同志的。”

两人确定完后进了家属院,心里犯了嘀咕,因着沈明玉的本事,来找她的人确实比较杂,但大部分还是机械厂和公安局的,这次怎么还来报社的人了?

“你说,会不会是小玉妹子又做了什么大事,所以来采访她的?”其中一位嫂子猜测道。

另一位表示赞成。

“还真说不准,小玉妹子每次都是闷声做大事,我估计这次估计又有事儿要发生了。”

沈明玉还不知道,撰写报纸的事儿还没完,家属院的嫂子们就有了猜测。

她正在接待赵媛媛。

“赵同志你好,具体情况,你应该了解了吧?”

赵媛媛没说话,就这么盯着她看,看了好一会儿忽然脸涨得通红,还小声感叹了一句,“原来沈同志长这么好看。”

沈明玉:“?”

比起她的不解,反应更大的是不远处的男人。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赵媛媛趁着休息日来的,她和沈明玉就坐在院子里,萧景川正在一旁打理菜地,耳朵一动,敏锐地注意到这话,扭头看过去。

发现这个女同志正含情脉脉地盯着自家媳妇,脸红得跟家里的西红柿一样。

要不是对面坐着自己媳妇,还以为坐着她的心上人呢!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赵媛媛轻咳一声。

“咳,沈同志好,你不认识我,但我早就听说过你。”她说的还真不是客气话,自从沈明玉办完工厂出轨案,第一次上报纸后,她就注意到了她。

当时负责这块报纸撰写的人是带她的老记者。

往常都是他负责关于公安局或者部队需要登报的内容,了解的肯定要比其他人多,因着有保密协议他不会跟别人多说什么,可耐不住赵媛媛那段时间跟着他在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