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果然,还得收个好徒弟啊!
不知道是真的被气晕了,还是被沈明玉说的无地自如故意晕了。
潘喜明嘴角一抽,赶紧让人把他抬下去,再看向小沈同志,眼底带着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敬佩跟一丝丝畏惧。
小沈同志这张嘴,实在是......太锋利了!
一场会议,以随青山被气晕送走结束。
......
从会议室出来后,蔡泽民默默对自家徒弟竖起大拇指,怼人有理有据,比他会说,另一位副会长谢程阳缩了缩自己的脖子,面对蔡泽民的时候,都不敢说什么了。
“你先别走,去会长办公室聊会。”
蔡泽民把想要离开的谢程阳叫住,会开完了,他们还有正事呢。
谢程阳不太想去,偷偷瞥了沈明玉一眼,又不敢直接拒绝,扭捏道:“还有什么事儿?”
“你过来一起听听不就知道了?”蔡泽民一把将人拉过来,往潘喜明的办公室走去。
“哎...”
要不是那么多新老会员看着,谢程阳现在肯定是手扒门框的姿势。
沈明玉:“......”至于嘛?她有这么可怕?不就是气晕了一个气性很大的副会长?
会长办公室。
潘喜明率先走进来,蔡泽民拉着谢程阳紧随其后,沈明玉跟在他们身后,进来后把门关上,隔绝了其他人好奇的视线。
“说说吧,把我们凑一起想干什么?”
潘喜明看向蔡泽民。
蔡泽民看向自家徒弟,对她招了招手,“现在办公室都是咱们协会的高层,有什么事跟他们说,只要这里的人没意见,大概率就能成。”
这话直接就把晕倒的随青山给忽略个彻底,潘喜明他们也没说什么。
潘喜明也觉得自从协会恢复之后,随青山越发的过分。
具体就表现在沈明玉说的那几点上。自以为能力不凡,有点资历就看不起年轻人,一有什么人才引进,他都想要压几分,长期以往对协会的发展很是不利。
潘喜明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不能大刀阔斧把人撤下来,还是要考虑老会员的想法。
却不曾想,转折点在沈明玉这里。
她今天那番话算是彻底撕破了随青山的遮羞布,后面潘喜明再怎么做,其他会员也不敢多说什么,因为没人说得过沈明玉。
沈明玉坐在他们对面,从自己包包里拿出一份资料,递过去。
“前段时间,心理学报跟心理科学的两位主编找过我,他们提到了一件事,明年会举办第一届国际性的心理学术交流会议,我想拿到举办权。”
她的野心赤裸裸地展现在三人面前。
三人表现不一,谢程阳瞠目结舌,蔡泽民目露骄傲,潘喜明......眼眸幽深。
“国际性交流会,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我知道,我们华国心理学在全世界看来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尤其是在米国这个巨人面前,但那又怎么样?”
“知道自己的落后,我们就要努力去追赶,行不行先去做,不能因为畏惧第一步都不跨出去。”
沈明玉说完,点了点桌上的那份资料,很是自信。
“我准备的这份资料,会长你们先看看,看完相信你们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潘喜明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将桌上的资料拿过来。打开第一页,就被上面的标题吸引,然后仔仔细细地往后翻看起来,看到后面明显是入迷了。
看完后,他目光动容地望了沈明玉一眼,将资料递给蔡泽民跟谢程阳。
两人被他这表现也搞得有点抓心挠肝。
赶紧接过来,凑到一起翻开起来,然后他们的表现跟潘喜明是一样的。
“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看完的蔡泽民倏然问道。
沈明玉顿了一下。
其实一开始就有这想法,只是之前时局不对,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三年前,我参与过一个案子,是个错判的案子,无辜者被冤枉,真正的凶手顶着一张会骗人的脸把人骗过。”“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能有这样一台测谎的仪器,就算它不能作为证据证明,至少能让其他公安发现一点端倪,人说话可以控制脸部肌肉与表情,但却控制不了生理指标的变化。”
毕竟不是所有公安都会看微表情识别谎言。
蔡泽民喝了口水,缓了缓自己激动的心情,“我没意见。”
这要是真的能研究出来,他徒弟能名垂青史,而他这个当师父也能跟着混个名字,果然,还得收个好徒弟啊!
潘喜明跟谢程阳心也在‘砰砰’乱跳。
“我听说米国那边已经广泛应用测谎仪,足以可见他们技术的先进,就算我们也能研究出来,没有创新点,这国际会议的举办权......”
沈明玉明白他们意思。
以他们目前的猜想,能研究出跟米国差不多的测谎仪都很强了,更别提比米国还要厉害的。
可要是那样,想要挣举办权...很难。
“我了解过他们目前的测谎仪,主要依靠的是单一生理参数,像是靠着呼吸、心跳、皮肤电阻三项生理指标测试,而且是独立记录,人工对比的。”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准确度不高,仅在85%左右。”
“而我们的创新点就是,加入红外传感器记录瞳孔的收缩频率,以及利用国产晶体管录音机改装的声纹模块,捕捉声带微颤。通过模拟电路将五项生理指标(呼吸、心率、皮肤电阻、眼动、语音)参数转化为叠加波形,减少单一指标的误差,理论上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沈明玉说完后,办公室安静下来。
蔡泽民也不喝水了,潘喜明跟谢程阳也不翻资料了,齐刷刷地盯着她。
“真能达到90%?”
三人的声音有些抖,作为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他们,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保守估计90%,要等到机器真的搞出来才知道,要是顺利的话,说不准会更高。”沈明玉一脸乖巧地点头。
潘喜明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问:“大概需要多少钱?”
“保守估计100万。”
沈明玉在做计划书的时候,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具体的还是要专业人才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