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

二、**车马:***村外设车马场(村西空地),按格停放,大车每日五文,小车三文,专人看管,丢失赔偿。

*往返接送:柳树屯线、黑石岗线、大王庄线。辰时(早七点)始发,巳时(早九点)末班车离村。申时(下午三点)始发,酉时(下午五点)末班车离园。每车限载二十人,每人次铜钱两文。认红布条标记上下车。准时发车,过时不候。

三、**商摊:***摊位仅设于村西车马场旁指定区域(一百格)。需竞标租用。

*竞标:每日卯时(早五点),祠堂前,公开叫价。底价:小摊每日十文,大摊每日二十文。价高者得,当日有效。

*经营:凭竞标木牌经营。**货品、价格,必须与此木板公示价目表一致!**严禁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坐地起价!违者,没收摊位押金(押金等同竞标价),永久驱逐,并十倍罚没当日所得!

*价目表(例):*烤红薯:大个三文,小个两文(需足斤足两,烤透)。

*热姜汤:一碗一文(姜需足量,糖可自选添加)。

*关东糖葫芦:山楂串三文,水果串五文(果子新鲜,糖衣厚薄均匀)。

*羊杂汤:大碗五文,小碗三文(杂碎需洗净,汤浓肉足,配胡椒葱花)。

*…(其他常见货品,皆列明规格、要求、价格)

四、**园内:***爱护冰雕,禁止攀爬、刻画。损坏照价赔偿(冰马、冰龙等大型雕件旁立有赔偿金额木牌)。

*冰滑梯、迷宫按序游玩,禁止推搡。

*冰屋内供应热食热水,价格同商摊价目表。

落款:李家坳村正,季如歌。某年冬月。

木板竖在紧闭的园门口,墨迹未干,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外面等着的人全都傻了眼。尤其是那几个刚才还争着要包场的商人,脸都绿了。

“竞…竞标?还底价?!”

“这价目表…烤红薯才三文?这…这赚个屁啊!”

“还要押金?十倍罚没?这娘们心也太黑了!”

抱怨声四起。有人觉得麻烦想走,但看看园子里那些在阳光下闪耀的、从未见过的巨大冰雕,又实在挪不动腿。更多的人,尤其是拖家带口走了远路来的普通村民,看着那清清楚楚的价目表和两文钱的接送车钱,眼睛却亮了。

“哎!这好!明码标价!不怕被坑!”

“还有车坐!两文钱就能坐车来回!省了脚力!”

“烤红薯三文?比刚才那黑心货郎卖的便宜一半还多!”

卯时初,天还黑着。祠堂前却挤满了人。老村长捧着个豁了口的陶罐当竞标箱,手抖得厉害。季如歌抱着胳膊,站在祠堂台阶上,像一尊冰雕的守护神。下面黑压压一片脑袋,有本村想试试水的妇人,有邻村的小贩,更有那几个昨日叫嚣的绸缎商人,脸色阴沉。

“村西丙字三号小摊,底价十文!”老村长扯着嗓子喊。

“十一文!”一个本村的大婶红着脸举手。

“十二文!”邻村的货郎不甘示弱。

“十五文!”绸缎商人中的一个胖子咬牙喊道,眼神挑衅地看着季如歌。

季如歌眼皮都没抬。

“十五文一次!十五文两次!十…”

“十六文!”角落里,一个穿着打补丁棉袄、推着独轮车的老汉颤巍巍举手,他是邻村专门做糖葫芦的,糖熬得透亮,果子也新鲜,昨天被挤得没地方摆。

胖子商人狠狠瞪了老汉一眼,没再吭声。老村长一锤定音:“丙字三号,十六文!老张头,交押金,拿牌子!”

老张头哆嗦着数出十六个铜板,又交了十六文押金,换来一块写着“丙三”的小木牌,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攥住了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