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刷拉一下,胳膊举起一片林。没人反对。

“同意修水渠的,举手。”

稀稀拉拉,举起了几只胳膊,大多是家里地靠河滩、常被旱涝折腾的人家。老赵头犹豫了一下,也把手举了起来。他儿子赵石头管着雪村秩序,知道村长说话算数,有主意。

“同意请先生、办学堂的,举手。”

场面冷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只有老童生颤巍巍地把枯瘦的手举过了头顶,还有王寡妇,犹豫了一下,也把手举了起来。她看着怀里熟睡的铁蛋,想着村长贴门板上那两个字。

季如歌的目光在那寥寥几只手上停了停,没说什么。

“石头,”她转向旁边站得笔直的赵石头,“明天一早,套车,带几个人去镇上。买粮。苞米、高粱、豆子,各样都买。按人头,每户先分五十斤口粮。”

“哎!”赵石头响亮地应了一声。

“老童生,”季如歌又转向门边站着的账房,“公账上支二十两银子。明天跟石头一起去镇上,找最好的粮种行,订开春的种子。苞米要耐寒的,高粱要穗头沉的,豆子要出油多的。订最好的。”

“是,村长!”老童生连忙点头。

人群里响起一阵嗡嗡的低语,带着点满足。分粮,买种,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甜头。

“剩下的钱,”季如歌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公账封存。学堂和水渠的事,以后再说。”

王寡妇举着的手,悄悄放下了。人群彻底安静下来,算是默认了这安排。眼前能分粮,能买到好种子,已经是天大的好事。至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学堂和水渠……以后再说吧。

三天后,赵石头和老童生回来了。三辆借来的大骡车,装满了鼓囊囊的麻袋,压得车轴吱呀作响。车上堆着金黄的苞米粒,深红的高粱米,滚圆的黄豆。

村行政楼门前的空地又挤满了人。赵石头站在车上,拿着个破锣,“哐”地敲了一声:“分粮了!排队!按户头!村长说了,每户五十斤!自己带家伙什来装!”

这是针对新来的难民还有流放人员的。

原本的那些村民,压根就不会来。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是村长照顾他们的,也在考验新来的呢。

真要是需要粮食,村长手里就有,比城里店铺里还要好呢。

但是现在村长在观望这些人,才没有拿出来。

人群一阵骚动,很快排起了长龙。各家各户的男人扛着口袋、挎着篮子,女人们抱着瓦罐、端着簸箕,脸上都带着过年似的喜气。

“赵石头家!苞米三十斤!高粱十斤!豆子十斤!”老童生戴着断腿的老花镜,对着手里的名单,嘶哑着嗓子喊。

赵石头爹老赵头咧着嘴,把粮倒进自家带来的大麻袋里,沉甸甸的,压得他腰一弯,心里却踏实得像坠了块金子。

“王寡妇家!苞米三十斤!高粱十斤!豆子十斤!”王寡妇赶紧把带来的旧瓦罐和布口袋递上去。

看着金黄的苞米粒哗啦啦倒进罐里,她紧紧抱着罐子,冰凉粗糙的陶壁贴着胸口,那点沉甸甸的感觉,比什么都实在。铁蛋有粮吃了。

分粮一直持续到天黑。空气里弥漫着新粮干燥好闻的气息。拿到粮的人家,扛着袋子,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没分完的粮食堆在村行政楼里,像座小小的金山。

夜深人静。季如歌独自走进堆满粮袋的屋子。

她伸出手,指尖拂过粗糙的麻袋表面。心念微动,角落里几袋苞米和黄豆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那是她存在空间里的“底牌”。做完这一切,她才离开库房。

第二天,老童生抱着几本簇新的账册和一大包东西,兴冲冲找到季如歌:“村长!种子订下了!最好的!按您说的,耐寒的苞米,沉穗的高粱,出油多的豆子!定金交了,开春化冻就能送来!”

他把那包东西放在桌上摊开,里面是几十个油纸包,每个上面用墨笔写着字:“苞米种(耐寒)”,“高粱种(大穗)”,“豆种(油多)”。还有一小包,写着“菜种(各色)”。

“这是?”季如歌拿起那包菜种。

“粮种行掌柜送的添头!”老童生笑得见牙不见眼,“说是新来的南边菜种,耐寒,长得快!白送的!”

季如歌捏了捏那包小小的、硬硬的种子,没说话。她走到屋角,拎起一个不起眼的木箱,放到老童生面前,打开。

老童生探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掉出来。箱子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半个巴掌大的小冰坨子。

每一个都晶莹剔透,冻得结结实实。更奇的是,每个冰坨子里面,都冻着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东西——昂首报晓的公鸡,低头吃草的兔子,甩着尾巴的小狗……十二生肖,个个俱全。冰坨子本身,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还透着一层极淡、极朦胧的蓝晕,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这是?”老童生舌头打结。

“找村里手巧的媳妇,用模子冻的。”季如歌语气平淡,“冰是后山干净的泉水冻的。里面的小玩意儿,是找老孙头用木头雕的模子芯。”

“您是说……”老童生有点明白过来了,心脏咚咚跳。

“雪村那边,客人多。”季如歌合上木箱盖子,“跟他们说,万福村特制的‘冰魄生肖’。纯天然,夜里能透点微光,图个吉利。一个,卖五十文。卖的钱,村里收三成利,剩下的归做的人。”

老童生抱着那箱冰疙瘩,像抱着个火炉,手心都冒汗了。五十文一个冰坨子?这……这能行?

很快,雪村入口旁边,支起了一个小小的摊位。摊子上铺着厚厚的干草,干草上整整齐齐码着那些冻着生肖的冰坨子。旁边立着块木牌:“万福村冰魄生肖,吉祥如意,五十文一枚。”

摊子后面,坐着春草和另外两个手巧的媳妇,脸上带着点紧张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