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阅卷制度

隔天,管绍宁的奏疏就到了,竟然意外的是请调外放,当了许久的老大,可能一时有些不再能接受进众议院当小学生,也可能想体验一下外放的历练。

总之,管绍宁选择了外放,朱慈烺当然也没什么意见,当即拟旨,升管绍宁为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巡抚江西。

命侍读学士项煜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提领翰林院。

另一头,贡院内帘阅卷房,第一场的腾誉考卷已经送到,送至各房批阅。

此时,各房气氛怪异,完全不似以往,有好卷房师击案叫好,看到臭卷大骂此子不学无术。

此时的阅卷官,则是各个如便秘一般,遇见好卷,气愤难当,咬牙切齿,但又不得不荐,含泪画圈,然后上交给同考官。

遇见某些极好的落卷,又万分惋惜,长吁短叹,欲语还休,当真是叫人左右为难,但最后,看眼台上的同考官,还是不得不叹息着将其落入淘汰队列。

这些场景,自然都在同考官眼中,但他也是无奈,这乃是总裁的意思,这次出题的正确答案,确实与文官期望背道而驰。

所以,看到符合要求的好卷,无一不是助长武人气焰,打压文臣主导地位,不得不含恨举荐,而符合文臣理念的落卷,正中文人心扉,但根据要求,乃是落卷,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的淘汰。

这就是造成这些诡异气氛的原因。

其实此次阅卷官,侍郎有不少,他们这个级别,还是能理解的,但被翰林官影响,也不得不装模作样一番,免得被翰林小辈传出去,在文臣中坏了名声招牌。

此时的阅卷官如此,但之前答卷的不少聪明的举子又何尝不是,那些极为聪明的举人,将两种可能性都猜到了。

而且不少人更是最终确定了陈演的真正意图,只好和心中理念背道而驰,为了功名,做违心的文章。

至于故意不取,他们是不敢的,就算再不喜,也要秉公阅卷,无他,这些试卷,最终要发还考生的。

没错,就是现在腾誉的试卷,考官要挨个品鉴,好的语句要画圈,或者打三角符号,表示写得好,很认可。

不好的卷子,那些地方写的不好,也要标注出来,打竖杠或者直接打叉。

然后就是还要写评语,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这就是‘可圈可点’的来由。

如此,考生拿回落卷,也能看到自己文章为何落选,若是不服者,可以到教育部申诉,当然,申诉胜诉,也只会对阅卷官进行处罚,想补录取名额是不可能了。

除此之外,所有的考卷,还有誊抄一份在教育部存档,然后进行照磨。通俗讲就是复核追溯,如果复核有发现阅卷不对的,阅卷官也是要受处罚的。

如错别字,忌讳没有发现的,明明很好故意不取,或者不好的取中,都是要追溯的,并非阅卷官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科考,从报名到照磨,全都有着严密完善的流程,确保最佳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各个环节,都有追溯的痕迹,腾誉环节,所用颜色和原卷不同,对照环节,原卷和腾誉卷对比无误,要盖印画押。

阅卷官阅卷,要圈点留痕,同考官认可阅卷官提交的考卷,则要在卷首写一个‘荐’字,表示认可,还要画圈标记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并且要继续写评语。

同考官认为上交的不行,则会写‘落’字发还,并标注不认可的地方以及评语。或者不上不下的,则定为存疑,单放一边,看看后续总数量和额定数量的比对,再做选择。

然后,将自己这一房审阅出来的荐卷上交副主考,通常会多出额定数量一些,以备筛选。

由副主考再次复核,对认可的卷子,用蓝笔批复“取”字,加以评语。对不认可的卷子,批复“驳”字,加以理由,驳回同考那里。

最后,则是主考官,根据副主考审核过的卷子,再次审阅,认可的用红笔批复“中”字,意为正式取中,然后书写评语,加盖官印。

对不认可的卷子,则批复“落”字,直接淘汰,或者成为乙榜(副榜),乙榜者,下次会试则可以直接使用原卷审阅。

原卷和誊卷的都有严格的关防大印弥封糊名,不同的是,原卷为墨卷,誊卷为朱卷,也就是字体颜色,一个是考生原卷的黑色字体,一个是誊抄的红色字体。

为防止默契卷作弊,上届乙榜的原卷,也会由对卷官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没有记号存在。

此刻方维新的原卷,正是如此,已经躺在了同考官的桌案上,圈点颇多,一个醒目的‘荐’字,写在卷首空白处。

这就是乙榜的特权,下次会试,能清楚直白的体现,哪些卷子,是上届乙榜的精英,增加取中的几率,也就是印象分,能让考官细细品读。

别小看这点儿,因为阅卷量巨大,很多阅卷官后面精神不济,都是打眼先粗略一扫,没有亮点的,都不一定能让阅卷官再次细细品读,直接批语平庸,无亮点都有可能。

当然,特权不止这点儿,若是乙榜不再参加下次会试,也可以到吏部直接选官,不用排队等缺,一般举人到吏部栓选放缺,等个几年都是平常,乙榜则不用。

贡院深处的后堂,十八房阅卷官都在里面头昏脑涨的品读。

翰林编修方以智手握一份试卷,眉头紧皱,今天已经是阅卷的第二天了,他终于发现了熟悉的文风,然而,卷子的文章却是不尽人意。

细细品读,文章写的是不错,但严格来说,略微有些偏题,故而,方以智实在是难以如同其他试卷一般,直接淘汰,最终,心一狠,将卷子递给旁边的史可程。

“赤豹,你来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方以智给史可程打个眼色道。

“哦?既是密之推荐,在下可要好好拜读一番。”

当即史可程看完,也是眉头紧皱,半晌,这才抬头看向方以智挑了挑眉。

意思是什么意思?要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