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祭赛国

火山地狱。

岩浆翻滚,业火熊熊。

灼热的高温足以融化金铁。牛魔王巨大的身躯被粗大的法则锁链捆缚,浸泡在翻滚的岩浆池中,承受着业火焚身蚀骨之痛,发出痛苦的嘶吼。

曾经叱咤风云的平天大圣,此刻狼狈不堪。

“夫君!”

铁扇公主在孙悟空护持下,隔着业火屏障,看着丈夫受苦的模样,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牛魔王听到呼唤,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的牛眼中看到妻子身影,先是不敢置信,随即爆发出强烈的激动:

“夫人?!你......你怎么来了?是那猴子害你?!”

他挣扎着,锁链哗啦作响。

“不!夫君!”

铁扇公主连忙将庄周法旨之事快速说明,并将那金色符诏展示:

“大帝开恩了!只要我们再熬五百年,诚心悔过,消尽罪业,就能一家团聚!

你一定要撑住!一定要改过!我会在外面行善积德,助你早日脱困!”

牛魔王巨大的牛眼瞪得溜圆,看着那散发着地道威严的符诏,听着妻子的话,巨大的悔恨和希望交织涌上心头。

滚烫的岩浆仿佛都不那么灼热了。

他对着铁扇公主的方向,重重地、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嘶哑却坚定:“夫人......俺老牛......知道了!

五百年......俺等得起!为了你和孩儿......俺一定改过!消尽罪孽!大帝恩德......俺老牛记下了!”

两行滚烫的泪水混合着岩浆,从他脸上滑落。

铁扇公主含泪点头,将不舍与牵挂深深埋藏。

她转过身,看向孙悟空,再无半分怨恨,只有感激与决然。

她檀口微张,一道翠光飞出,化作一柄小巧玲珑、纹路古朴的芭蕉扇,郑重地递到孙悟空手中:

“大圣,芭蕉扇在此!火焰山之火,拜托了!望你信守承诺!”

孙悟空接过这蕴含造化之力的灵宝,感受着其中澎湃的风系本源,咧嘴一笑:

“公主放心!灭火之后,俺老孙定当约束此地生灵,感念公主恩德!五百年后,俺亲自来放牛魔王和红孩儿出狱!”

火焰山巅。

热浪扭曲了视线,八百里烈焰如同咆哮的火龙,舔舐着苍穹。

孙悟空手持芭蕉扇,迎风而立,衣衫猎猎。

他深吸一口气,运转法力注入宝扇!

嗡——!

翠绿的宝扇瞬间暴涨至丈余大小,光华流转,道韵天成!

“给俺老孙——熄!”

孙悟空爆喝一声,双臂肌肉虬结,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那焚天煮海的烈焰猛地一扇!

呼——!!!

一股无法形容的恐怖飓风凭空而生!

那不是凡间的风,而是蕴含造化之力的先天巽风!

所过之处,如同天河倒卷,万马奔腾!

狂暴的火焰如同遇到了克星,发出“嗤嗤”的哀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黯淡、萎缩!

一扇!火势骤减三成!

二扇!狂风怒号,飞沙走石,漫天火舌被硬生生压回山体!

三扇!乌云汇聚,电闪雷鸣!豆大的、蕴含着清凉灵气的甘霖瓢泼而下!

孙悟空毫不停歇,运足法力,一扇接着一扇!七七四十九扇之后!

轰隆隆......

大地仿佛发出满足的叹息。

最后一丝顽抗的火焰彻底熄灭。

漫山遍野只剩下被烧灼得漆黑的岩石和袅袅青烟。

乌云散去,久违的、带着湿润泥土气息的凉风拂过大地。

甘霖浸润着焦土,点点嫩绿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石缝中顽强地钻出!

八百里火焰山,彻底化作清凉世界!

山下,无数饱受煎熬的百姓冲出自己的屋舍,跪倒在湿润的土地上,对着山巅那道身影顶礼膜拜,喜极而泣:

“神僧显灵了!”

“火灭了!火真的灭了!”

“活神仙啊!”

唐僧、小白龙、猪八戒也震撼地看着这改天换地的一幕。

铁扇公主站在远处山头,望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转身悄然离去。

孙悟空收回宝扇,感受着天地间残留的造化之力与下方百姓纯粹的感激愿力,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飞身落下,对着唐僧等人一挥手:

“火已灭,路已通!三弟,二弟,呆子,走!咱们继续——西行!”

......

数月之后。

火焰山的酷热仿佛还在皮肤上残留着灼痛,但眼前这座巍峨城池的轮廓,已宣告着新的篇章。

楼阁峥嵘,气象不凡,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咧嘴笑道:“三弟,此地帝王之气浓郁,是个大国都,唤作祭赛国。”

唐僧颔首,整理了一下略显风尘的袈裟,正欲催马入城,目光却被城门附近一群蹒跚的身影牢牢吸住。

那是一群僧人,形容枯槁,衣衫褴褛,脖颈与手脚上竟都戴着沉重的木枷铁锁!

他们捧着破钵,沿街向路人哀声乞讨,眼神麻木而绝望,如同行尸走肉。

“阿弥陀佛!”

唐僧心头剧震,一股强烈的悲悯与愤怒涌上。

佛门纵有万般不是,眼前这些底层僧人何其无辜?

“八戒,去问问,他们为何遭此劫难?”

猪八戒应了一声,腆着肚子凑到一个老僧面前,尽量放缓了声音:“老和尚,你们这是犯了啥王法?怎地如此狼狈?”

那老僧抬起浑浊的眼,见猪八戒模样凶恶却语气尚可。

又看到他身后气度不凡的唐僧、神异的孙悟空与冷峻的小白龙,绝望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颤巍巍道:

“几位长老......是外乡人吧?请......请随贫僧去金光寺......容老衲......细禀......”

他声音嘶哑,仿佛砂纸摩擦。

众僧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簇拥着师徒四人,步履蹒跚地走向城中一座宏伟却笼罩着衰败气息的寺庙——

金光寺。

寺门匾额蒙尘,香火稀落,全无佛门清净地的庄严。

寺内,老方丈(先前的老僧)屏退左右,老泪纵横地讲述起三年前的噩梦:

“敝国名唤祭赛国......全仗这金光寺宝塔显灵!塔顶供奉着佛门至宝舍利子,日夜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里霞光万道,白昼彩气喷薄......

四夷敬仰,奉为天府神京,年年进贡不绝......美玉、明珠、娇妃、骏马,络绎于途......”

他声音哽咽:“可恨......三年前孟秋朔日,夜半子时......天降血雨!污了宝塔,那舍利子......便不翼而飞!

从此宝光尽失,祥瑞断绝......四夷以为我国失了天命,再不朝贡......

国王震怒,听信谗言,认定是我寺中僧人监守自盗......严刑拷打......多少师兄师弟......屈死狱中......”

老方丈指着殿外那些戴枷锁的僧人:“剩下这些......也成了戴罪之身......日日受此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