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意外的相遇

清晨六点,宾馆走廊的地毯吸走了所有的脚步声。

余小麦推开309房间的门,发现陆远山已经收拾妥当,正在窗边的小桌前整理资料。晨光透过纱帘照进来,给他浅蓝色的衬衫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桌上放着两杯豆浆和几个包子,还冒着热气。

"醒了?"陆远山头也不抬地说,手指快速翻过一页检测报告,"我买了早点,趁热吃。"

余小麦拿起一杯豆浆,温度刚好。她注意到陆远山眼下淡淡的青色——他昨晚肯定又熬夜看资料了。

"七点出发的话,九点前能到村里。"陆远山合上文件夹,"试验田那批新苗..."

他的话戛然而止。余小麦顺着他的视线看向窗外——宾馆停车场里,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正站在他们的白色轿车旁,时不时看表。

陈大柱。

余小麦的手一抖,豆浆洒了几滴在桌面上。陆远山迅速抽了张纸巾递给她,手指在她手背上轻轻一按。

"走吧。"他的声音很平静,"总要面对的。"

电梯下行的三十秒里,余小麦盯着不断跳动的楼层数字。陆远山站在她身侧,肩膀若有若无地挨着她的肩膀,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推开宾馆玻璃门的瞬间,陈大柱立刻转过头来。他穿着深灰色poLo衫,比余小麦记忆中瘦了不少,眼角也有了细纹,但那股子倔强的神态一点没变。

"小麦。"陈大柱先开口,声音有些哑,"我...我是来道歉的。昨天我妈她..."

"有事说事。"余小麦打断他,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稳。

陈大柱搓了搓手:"小川高考失利后,一直不好好学习,整天跟几个同学瞎混。"他叹了口气,"我在托人找好的复习老师,想给他复读一年。"

陆远山这时走上前来:"找到了吗?"

陈大柱这才注意到陆远山,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是..."

"余家村解毒藤研究室的陆远山。"陆远山伸出手,"我们昨天见过。"

"啊,对。"陈大柱握了握手,有些局促,"还没找到合适的老师。县城的好老师都排满了,市里的又太远..."

"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个。"陆远山掏出手机,"我有个朋友在县一中教书,带复读班很有经验。"

陈大柱眼睛一亮:"那太好了!"

余小麦站在一旁,看着陆远山拨通电话。晨风吹起他衬衫的衣角,露出别在腰带上的车钥匙——那是她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钥匙扣上挂着一个小药囊,里面装着解毒藤的种子。

"老周,是我。"陆远山对着电话说,"有个学生想请你辅导...对,今年高考失利...理科...好,晚上见。"

挂断电话,陆远山转向陈大柱:"晚上六点,'聚贤楼',我介绍你们认识。"

陈大柱连连点头:"太感谢了!我一定准时到。"他犹豫了一下,看向余小麦,"你...你也一起来吧?小川的事..."

余小麦攥紧了拳头,指甲又陷进掌心的月牙印里。陆远山不动声色地往她身边靠了半步。

"我们正好要在县城多待一天。"陆远山说,"有些药材样品要送检。"

陈大柱似乎松了口气:"那晚上见。"他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小麦...小川他,其实经常问起你。"

余小麦的呼吸一滞。陈大柱已经大步走向马路对面,钻进一辆黑色轿车。

停车场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早起的麻雀在树枝间跳跃的声响。陆远山打开车门:"先去吃早饭?我知道有家店的豆腐脑不错。"

余小麦摇摇头:"回房间吧,你的资料还没整理完。"

回到309房间,陆远山继续翻看那些检测报告,余小麦则坐在窗边发呆。阳光渐渐变得强烈,照得桌上的豆浆杯壁凝出一层细密的水珠。

"老周是我大学同学。"陆远山突然说,"现在在县一中教物理,带的复读班升学率年年第一。"

余小麦"嗯"了一声。她知道陆远山是在告诉她,晚上要见的是个靠谱的人。

"我约了下午三点去送检样品。"陆远山看了看表,"中午想吃什么?"

"随便。"余小麦顿了顿,"远山...谢谢你。"

陆远山抬起头,晨光在他的镜片上反射出两个小小的光点,遮住了他的眼神:"为了什么?"

"为了...所有。"

陆远山嘴角微微上扬,又低头继续看文件。房间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

中午他们去了宾馆附近的一家小面馆。陆远山点了两碗牛肉面,特意嘱咐老板不要放香菜——余小麦不吃香菜,这是他们一起吃饭一年多来他记住的小习惯。

下午的送检很顺利。县药检所的李主任是陆远山的老熟人,见到他们就热情地迎上来:"陆研究员,又带新成果来了?"

"这批解毒藤活性成分很稳定。"陆远山递过样品箱,"麻烦加急检测。"

余小麦站在一旁,看着两个男人讨论专业问题。陆远山说话时总会不自觉地用食指推眼镜,那是他专注时的习惯动作。

五点半,他们提前到达"聚贤楼"。这是一家老字号饭店,装修古色古香,包厢里挂着山水画。陆远山选了靠窗的位置,正好能看到门口。

"老周一般会提前到。"陆远山给余小麦倒了杯茶,"他教书前当过兵,时间观念很强。"

果然,五点四十五分,一个穿着藏青色衬衫的中年男人大步走进来。他身材精瘦,走路带风,一看就是军人出身。

"老陆!"男人一进门就给了陆远山一个拥抱,然后好奇地看向余小麦,"这位是?"

"余小麦,我们研究室的医生。"陆远山介绍道,"小麦,这是周正,我大学室友,现在县一中的'魔鬼教师'。"

周正哈哈大笑:"别听他胡说。"他握住余小麦的手,"久仰,老陆经常提起你。"

余小麦有些惊讶地看了陆远山一眼,后者假装没看见,低头整理餐具。

六点整,陈大柱准时出现在包厢门口。他换了件浅色衬衫,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看得出是精心准备过的。

介绍过后,周正直奔主题:"孩子的成绩单带了吗?"

陈大柱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小川的高考成绩和平时模考分数。"

周正仔细翻看,时不时点头或皱眉。余小麦盯着那些纸张,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儿子伏案学习的模样。

"数理化基础不错,就是语文和英语拖了后腿。"周正合上文件夹,"我有个复读班,专门针对这种偏科的学生。"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周正详细讲解了他的教学计划。陈大柱听得很认真,甚至拿出小本子做笔记。余小麦注意到,当周正说到"每天六点晨读"时,陈大柱的眉头皱了一下——小川从小就不爱早起。

"下周一就可以来试听。"周正最后说,"不过我有言在先,我的班很严格,学生得能吃得了苦。"

陈大柱连连点头:"严师出高徒,我明白。"

晚饭在还算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周正有晚自习先走了,陈大柱去前台结账,包厢里只剩下余小麦和陆远山。

"比想象中顺利。"陆远山轻声说。

余小麦点点头,刚想说什么,陈大柱推门进来:"账结好了。"他犹豫了一下,"小麦...周老师说,如果家长能配合督促,效果会更好。你...你要不要偶尔来看看小川?"

余小麦的心跳突然加速。她看向陆远山,后者微微点头。

"好。"她听见自己说,"我有空会来的。"

走出饭店时,天已经全黑了。县城中心的广场上,大妈们正在跳广场舞,音乐声欢快热烈。陈大柱的车停在马路对面,他挥手道别:"我回去就跟小川说这事。谢谢你们,真的。"

看着黑色轿车驶远,余小麦长舒一口气。陆远山站在她身侧,衬衫袖口在夜风中轻轻摆动。

"回宾馆?"他问。

余小麦点点头。白色轿车穿过县城繁华的夜市,霓虹灯光透过车窗,在陆远山的侧脸上投下变幻的色彩。余小麦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

"我问问苏老师,小川对复读的事怎么说。"她拨通电话,开了免提。

"喂,余女士?"苏琴的声音传来,背景音有些嘈杂。

"打扰了,我就是想问问...小川对复读的事..."

"他刚知道,正在房间里摔东西呢。"苏琴叹了口气,"不过别担心,大柱去劝他了。这孩子就是脾气倔,其实心里明白是为他好。"

挂断电话,余小麦苦笑:"跟他爸年轻时一模一样。"

陆远山轻笑一声,转动方向盘拐进宾馆停车场。停好车后,他没有立即熄火,而是转头看向余小麦:"明天早上回村?"

"嗯。"余小麦解开安全带,"试验田的新苗该浇水了。"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宾馆电梯。在309房间门口道别时,陆远山突然说:"下周你要来县城看小川的话,我陪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