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国术

“师傅,我爹怎么选是他的事。我现在只想跟您好好学手艺。等学成了,报答您和师娘,也能养活雨水。”

这话说得实在,却句句真心。

李保国和肖秋珍交换了个眼神,暗自点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这份心性,加上天赋,将来肯定有出息。

何大清,这回可真是看走眼了!

李保国不好多说师兄的不是,但他知道——总有一天,何大清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柱子,以后这儿就是你家。你爹不管你,师傅师娘疼你。”

肖秋珍本就心疼这孩子,此刻更是怜惜。

这话,几乎是把柱子当自家孩子看了。

夫妇俩多年无子,说不遗憾那是假的。

如今遇到柱子这么懂事的孩子,两人心里都有了念头。

何雨柱赶紧站起来。

“师傅师娘不嫌弃,柱子记在心里。往后您二位就是我和雨水的亲人。”

李保国眼里露出欣慰。

这么多年——

外人只当他这个鸿宾楼主厨风光,却不知无后始终是块心病。

他和肖秋珍虽然互相体谅,可终究躲不开旁人议论。

这年头,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

十七八岁成家,一两年没孩子,闲话就能压死人。

肖秋珍娘家原本还算宽裕,可因为没孩子,连亲戚都渐渐疏远……

好在李保国身份摆在那儿,肖家人不敢太过分。即便如此,夫妇俩在娘家的处境也大不如前。所幸两人想得开,倒也不太在意。

何雨柱的出现让李保国又有了盼头。这孩子有天分,能继承他的手艺,越看越欢喜。

“秋珍,把柱子带的茅台拿来,今儿高兴,我得喝两口。”

肖秋珍白他一眼:“少喝点。”话是这么说,还是起身去窗边取了酒,给李保国倒了半杯。

“哎,怎么连小杯都不倒满?”李保国盯着半杯酒嘀咕。

肖秋珍摇头:“要不是看柱子面子,这半杯都没有。”她清楚丈夫身体,哪敢让他多喝。

李保国讪笑,不敢再争,怕连这半杯都保不住。

“柱子,你年纪小,喝茶就行,今儿陪师傅喝两杯。”看得出来,刚才的谈话让李保国和何雨柱亲近不少。

何雨柱端起茶杯:“师傅您慢用,我以茶代酒,先敬您。”

......

酒过三巡,李保国小口抿着那来之不易的半杯酒,就着菜慢慢喝到最后,脸上还带着不舍。

“柱子,虽说咱们是师徒——”

厨行自古有规矩,学徒要学三年,出师后还要效力两年。即便如此,不少师傅总会藏着绝活,生怕徒弟学成后抢了自己的生计。但李保国对何雨柱却是倾囊相授。一来柱子是他师兄的儿子,关系非比寻常;二来李保国在厨行摸爬滚打这些年,看人的眼光极准。何雨柱的品性在他见过的人中堪称出类拔萃,绝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徒。

"做厨子有句老话,将来你自立门户也要牢记——只管烧菜,莫问食客。"

何雨柱心头一震。这话似曾相识,仿佛在原剧中听过。没想到穿越至此,竟从师傅口中再次听闻。

"厨艺高了,难免会遇上达官显贵,但要记住——该做的菜咱们做,不该打听的,一个字都别多嘴。"李保国这是在传授立身之道,显然已将何雨柱视如己出。

何雨柱认真聆听,明白这番教导的分量。这般处世之道,外人谁会轻易相授?唯有至亲才会如此掏心掏肺。

"师傅,柱子记在心里了。"

李保国微微颔首,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最近下工后少在街上闲逛,城里不太平,有些漏网的敌特分子在四处流窜。"

"敌特?"

何雨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多来自电视剧,现实中的细枝末节并不清楚。师傅这番话让他顿生警觉。

看来除了拐卖人口的人贩子,这市井中还暗藏着更多凶险。

"多谢师傅提点,柱子年纪轻,往后一定少出门。"

嘴上这般应着,何雨柱心里却开始盘算。

是不是该学些防身的本事了?

若真遇上事,吃亏是小,丢了性命才冤枉。

这年头确实不太平,没点功夫傍身,怕是寸步难行。

李保国的消息是从军管会听来的。

作为鸿宾楼的掌勺大厨,李保国人脉通达,消息比寻常百姓灵通得多。

如今建国伊始,老百姓都是从乱世熬过来的,骨子里都带着血性。

民间习武之风正盛。

这位武馆馆主杨佩元是个传奇人物。

十七岁那年,他凭一身真功夫连败五名武士,一战成名。

此后数年,杨佩元靠着实打实的本事闯出了赫赫威名。

不同于其他武林门派,杨佩元专挑外敌下手,栽在他手上的知名武士不下二十余人。

这让敌国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后来年岁渐长,杨佩元开设太元武馆,弟子虽不多,却个个身手不凡。

战乱年间,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次端掉敌特老巢的行动,正是杨佩元牵的头。

可惜军管会行动时未能尽数擒获,仍有漏网之鱼。

这帮亡命之徒见据点被毁,立即展开疯狂报复。

首当其冲的便是杨佩元。

得知是他带头捣毁了据点,敌特分子竟采取了同归于尽的袭击方式。

有人在杨老馆主归家途中绑了 ** ,欲玉石俱焚。

所幸杨老馆主虽年迈,功夫底子犹在,敏锐察觉异样,及时闪避。

但血肉之躯终究难挡 ** 之威,歹徒当场毙命,杨老馆主却不知所踪。

当时有几个路人目睹了经过,却无人知晓杨老馆主去向。

如今,太元武馆的弟子们正全力搜寻师父下落。

而那些敌特分子,近期恐怕会更加猖獗。

几杯老酒下肚,李保国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他早就视何雨柱如己出,说起这些往事毫无隐瞒。

听完李保国的话,何雨柱内心涌起一阵紧迫感。

这个年代远比想象中更为动荡。

不仅要面对温饱之忧,更随时可能遭遇性命之危。

前世的他仅在影视作品中了解过这个时期,如今置身其中,方知险恶。

自从穿越而来,何雨柱才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面目。

"师父,那些武馆真的能学到真功夫吗?"

何雨柱明白,这个时代的武馆与后世那些表演性质的截然不同。

这里教授的,都是能实战的真本领。

前世网络上被戏谑的"武林高手",在这个年代不仅真实存在,更发展成完整体系,统称为"国术"。

虽然凭借系统,他的厨艺已有所成,能勉强维持兄妹生计,但外界的动荡让他不得不提前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