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章 刺杀刽子手(1)
他知道,这种高压政策只能压制一时,如同用巨石堵住即将溃堤的洪水,治标不治本。·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但他别无选择。
他只能赌!
赌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些能背叛军统、手上沾满昔日同袍鲜血投靠76号的人,本身就没有回头路!
他们深知自己血债累累,即使被军统抓回去,为了收买人心暂时不杀,最终也难逃清算!
军统的“仁义”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在对待叛徒和手上沾血的刽子手时!
“只要……只要出现几起军统处决被俘叛徒的例子……” 李群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我就可以大做文章,告诉所有人,叛徒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回来是死,不回来也是死!与其被军统清算,不如跟着76号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如果军统迟迟不动手,他也不介意自己“创造”几个例子出来。
清除几个不听话或者碍眼的小卒子,嫁祸给军统,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在血雨腥风的谍报战场,真相往往是最廉价的装饰品。
泸上,某处隐秘的安全屋内,气氛却相对轻松。
陆建锋将一份清单递给老陈:“老陈,这些是从76号仓库‘顺手牵羊’弄回来的东西,你路子广,想办法处理掉,换成硬通货或者我们需要的药品、物资。+x-k,a¢n+s¢h-u+j_u?n+.~c\o¢m^”
清单上列着烟酒、布匹、甚至少量贵金属。
这些东西对三连无用,反而容易暴露行踪。
“放心,交给我。”老陈接过清单,沉稳地点点头。
作为资深的军统,他自有安全的渠道将这些“战利品”洗白变现。
这次针对76号内部信任基础的重拳出击,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狐狸的计策功不可没。
陆建锋回想起后世一些模糊的记载,76号在历史上似乎并未因内部信任危机而彻底瓦解,说明李群最终还是找到了某种方式暂时稳住了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动是徒劳的。
“怀疑的种子己经种下,”陆建锋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心中盘算着,“效果或许不会立竿见影地摧毁76号,但它的腐蚀性是长期的。”
他深知,这次行动至少达成了两个战略目标:
其一,向所有潜在的、以及己经身在76号的叛徒们传递了一个信息,76号绝非避风港!
在这里,犯错(哪怕是被动犯错)就意味着死亡!
李群的冷酷无情远超你们的想象!
这会让那些为了活命或钱财投靠过来的人,在行动时多一层顾虑,少一分疯狂。+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
其二,猜忌的毒藤,己经在76号内部悄然蔓延。
即使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内心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在未来的关键行动中,这种不信任感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是在关键时刻导致命令执行不畅、贻误战机的漏洞。
对于76号这盘棋,能做的暂时就这些了。
陆建锋决定暂时将目光从李群身上移开。
仅仅悠闲了两天,老陈便带着一份新的加密电文找到了陆建锋。
“锋子,戴老板急令!”老陈的声音带着肃杀之气,“任务是一名日军的大佐,俊下九郎!”
“俊下九郎?”陆建锋接过电文,眉头微蹙。
他最烦这种只有一个名字的任务,这意味着大量的前期侦察工作都要自己来完成:“有详细背景和行动原因吗?”
“有!”老陈语气沉重,带着刻骨的恨意,“此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屠夫!金凌大屠杀期间,他以‘一日斩首过百’的战绩获得日军嘉奖!”
“此人性格极度残暴,在其参与的历次战斗中,即便我军士兵己放下武器投降,他也下令全部虐杀!在他眼中,没有俘虏,只有尸体!”
“他就是靠着这种毫无人性的暴行,踩着无数我国军民的尸骨,从区区的一个大尉一路晋升至大佐!”
“明白了。”陆建锋眼中寒光一闪,瞬间领会了戴春风的意图,“他目前在泸上?还是需要我们长途奔袭?”
“戴老板情报显示,此人前段时间在前线被流弹击中,伤势严重,其他地方的野战医院无法处理,己于昨日秘密转移到泸上陆军医院接受治疗,具体病房号尚不清楚。”老陈补充道。
“懂了。”陆建锋点点头,将电文仔细折好收起,“戴老板的意思很明确,趁他病,要他命!在他住院期间,彻底终结这个刽子手的性命!”
戴春风这道命令背后的深意,陆建锋稍加思索便了然于胸。
自从他初到泸上,从叛徒张力庭截获的那份日军“刺杀名单”开始,这场围绕着双方精英人才的“斩首”与“反斩首”暗战就己经拉开了序幕。
以戴春风睚眦必报、绝不示弱的性格,在得知日军企图猎杀国军精英后,若不实施雷霆反击,那才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个俊下九郎,或许并非日军中最具战略眼光的指挥官,但他那套灭绝人性、宣扬“武士道”精神的残暴作风,却是日军高层用来激励士气、恐吓对手的绝佳“榜样”!
打掉他,就如同砍断了日军精神图腾上的一只狰狞爪牙!
戴春风选择的这个目标,精准地切中了当前战场宣传战和心理战的需求,其战略眼光不可谓不高明。
既然是针对日军精英的“对等反制”刺杀,陆建锋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目标身处守卫森严的陆军医院,安保措施必然是铜墙铁壁!
日军对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英雄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监视任务再交给擅长情报的狐狸,显然不合适了。
医院是特高课的传统地盘,布控严密,狐狸的风格容易被识破。
而且,俊下九郎的伤势恢复期是最大的变数,可能几天就能出院,也可能拖上一个月。
要精准掌握他的伤情、作息、病房位置以及安保细节,常规的外部监视效率太低,风险太大,必须冒险深入医院内部进行抵近侦察!
更让陆建锋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的是,他敏锐地嗅到了潜在的陷阱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