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章 李群的暴怒
七个人怀着复杂的心情——恐惧稍减,庆幸夹杂着几分被边缘化的失落,搬进了位于特工总部后院深处、守卫森严的后勤仓库区。~墈~书*君^ ?首?发-
这里堆放着各类物资:武器弹药、布匹药品、甚至还有缴获的烟酒等“奢侈品”。
他们被安排住在仓库旁的值班室里,负责日常的清点、登记和守卫。
然而,致命的阴影并未远离。
仅仅西天后的清晨,当后勤部的几名文员像往常一样,推开仓库沉重的大门准备清点物资时,一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啊——!!!”
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了仓库区的宁静!
眼前的景象如同人间地狱,七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仓库冰冷的水泥地上!
值班室内外一片狼藉!
桌椅翻倒,文件散落,物品破碎!
墙壁上、地面上,到处是喷溅状和拖拽状的暗红色血迹!
每一具尸体上都布满了触目惊心的伤口,有的是刀伤,深可见骨;
还有的明显遭受过钝器重击,颅骨塌陷!
从尸体倒伏的位置、周围散落的物品以及墙壁上的喷溅血迹来看,这里显然发生过一场惨烈、短促的搏斗。
更令人心惊的是,仓库里几个存放贵重物品(如烟酒、布匹、少量金条和银元)的库房大门被暴力撬开,里面的物资被洗劫一空。′墈?书·屋_ ·哽*欣^醉-全¨
如果仅仅看现场,几乎可以立刻得出结论:这是一起恶性入室抢劫杀人案!
一伙胆大包天的盗贼,趁着夜色潜入守卫森严的后勤仓库行窃,结果被值班的七名守卫发现,双方爆发激烈冲突。
盗贼显然人数众多且心狠手辣,守卫寡不敌众,最终全部被杀,仓库财物被洗劫一空。
这个结论,在平时或许能勉强结案。
但此时此刻,结合这七个人的特殊身份,他们正是被李群“保护性”调离到这里“避祸”的、曾被军统抓过的那七个人,一切都变得无比诡异和讽刺。
他们来这里,本是为了躲避“意外”死亡。
结果,却在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以一种更“合理”(与盗贼搏斗殉职)的方式,被集体灭口。
谁是盗贼?
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心中几乎都浮现出同一个答案,特工总部自己!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李主任授意下,由行动科精心策划、伪装成抢劫杀人的“清理行动”。
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消除这七个“隐患”。
恐惧如同瘟疫般,在每一个看到现场或听到消息的76号特务心中疯狂蔓延。`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没有人敢公开议论,但每个人看向同事和上司的眼神里,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和深深的戒惧。
特工总部主任办公室。
仅仅半个小时,这份沾着血腥气的现场报告就摆在了李群的办公桌上。
他逐字逐句地看完,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最后猛地将报告狠狠摔在地上。
“混账!!”
李群发出野兽般的低吼,额头青筋暴跳,胸膛剧烈起伏!
他感觉一股腥甜涌上喉咙,几乎要喷出血来!
军统!
又是军统!
这一招,彻底斩断了他所有的退路,将他逼到了悬崖边上。
现在,无论他如何解释,在所有人眼里,包括那些日本主子眼中,这七个人的死,就是他李群为了清除“隐患”,自导自演的一场“盗贼火并”的戏码。
是他为了维护所谓的“纯洁性”,冷酷无情地灭了口!
在特务机关这种地方,信任一旦崩塌,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只会越描越黑。
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辩解。
更可怕的是,这件事带来的连锁反应将摧毁76号的根基。
它向所有特务传递了一个冰冷彻骨、令人绝望的信号:
一旦落入敌手,无论你是否忠诚,无论你能否逃回,你的结局都只有一个——死!
区别只在于是被敌人杀死,还是被自己人‘清理’掉!
李群颓然跌坐在椅子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仿佛己经看到,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再有76号的特务不幸落入军统之手时,他们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为了不被组织“清理”,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立刻反水。
将自己知道的所有机密情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毫无保留地全部倒给军统。
信任的基石,己然粉碎。
76号的末日,似乎己经可以预见。
李群重重地跌坐在他那张象征着权力的皮椅上,办公室内死寂一片,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在回响。
挫败感的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但那双深陷眼窝中的眸子,却燃烧着不甘与狠戾的火焰。
认输?
绝不可能!
他李群能从当年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小探目
,一路踩着无数对手的尸骨,爬到如今76号特工总部主任这个位高权重、足以令沪上闻风丧胆的位置,靠的就是一股永不服输、不择手段的狠劲!
好不容易坐稳的宝座,岂能因为一支军统的精英小组就轻易拱手让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燃一支雪茄,辛辣的烟雾在肺里打了个转,刺激着疲惫的神经。
模仿军统的做法,将抓到的军统人员也“完好无损”地放回去?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否定了。
这招对那支神秘的精英小组恐怕毫无作用。
对方既然能玩出如此精妙的“离间计”和“借刀杀人”,必然也预料到了可能的反制措施,甚至可能向上峰提交了完善的应对预案。
军统那边,对待“失而复得”的成员,即便心存疑虑不再重用,也多半会给予相对安全的安置。
比如调往后方从事文职或培训工作,不会像他现在这样,将人置于风口浪尖,引发内部恐慌和猜忌。
这种组织内部的信任维系,正是他目前最缺乏、也最致命的短板。
为了强行压下内部汹涌的暗流,淡化那七人惨死带来的信任危机,李群只能采取最粗暴也最首接的手段:高压!
他立刻召集所有中层干部,下达了措辞严厉的命令:
“关于后勤仓库事件,以及之前的所有流言蜚语,到此为止!任何人,不得再私下议论、传播、猜测!违令者,一经查实,一律以‘扰乱军心、通敌论处’!严惩不贷!我李群说到做到!”
“行动科、情报科,给我加大力度,不计代价,全力打击军统在沪上的所有活动!我要看到成果,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他的声音如同淬了冰的刀锋,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