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看戏

绍桢想了想,如实道:“她是我姐姐。”

幸姐睁大眼睛:“您还有姐妹?我怎么从没听您说过呢!”转而又疑惑了:“那,那,她既是我的姨母,又是我的妃祖母?”

绍桢点点头:“你外祖是简肃公,家里有世袭的恭毅侯爵位。外祖父十年前去世了。我和淑妃不同母,她母亲是你外祖父的正妻,生了二子一女,长女便是淑妃。我亲娘是外宅,和你外祖父只生了我一个,先前和一个姓傅的商人生了个我哥哥,便是你亲舅舅,如今任左军府都督佥事,领着浙江总兵的差事,不在京城。日后有机会让你见见。”

幸姐听得晕头转向:“那淑妃和您的关系很不好咯?外祖父是不是很厉害?外祖母呢?她是女眷,可不可以进宫来?舅舅长什么样子?是不是很威风很霸气?”

绍桢耐心地一一道:“淑妃母亲,便是恭毅侯太夫人,不大喜欢我,在你外祖父去世后便将我逐出了宗族,那时你还没出生呢。所以我很多年没回侯府了。外祖父是武将,平定过叛乱,还救过驾,当然很厉害,也很疼我,他要是还活着……唉,不提了。外祖母是在扬州仙逝,那时我和你现在一个年纪,才七岁,快不记得她模样了。舅舅麽,跟你爹差不多身量,回去了我找副他的画像给你看。”

幸姐像听故事似的,还想再听她说,堂屋那边却越来越热闹,吕氏带着罗氏回来了,啧啧感叹:“堂屋那些妃母、嫔母们都快坐不下了,还是咱们这儿宽敞。”逗着幸姐道:“和你姊妹们去耳房玩啊,你三弟也在那儿呢。”

幸姐依恋地抓着绍桢的衣摆:“我不去。”

吕氏摇摇头,笑着对绍桢道:“妹妹怎么养得这孩子,倒像你亲生的似的。”

绍桢自若道:“姐儿怕生人,不去就不去吧,跟着咱们坐坐也无妨。”

“我看宋才人倒也识趣,躲去了西屋,”吕氏拨了拨手炉里的银霜炭,饶有兴致地看着绍桢,“四哥儿去前头读书,她也算了却心头大事。我家三哥儿也得了福,不知道有没有妹妹的功劳?”

绍桢微哂:“同我有什么关系。”

吕氏摇摇头,从桌子底下取了副棋盘出来:“这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场,咱们坐在偏屋,倒也自在。妹妹陪我下下棋?”

绍桢不拒绝和她交往,也就是这种场合能有个说话的人罢了,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吕氏下棋却不专心,只当是个消遣,输赢都不如何在意,让她怪没意思的。

幸姐却看得饶有兴致,还跃跃欲试地想和绍桢来一局。

两盘棋下完,门口处传来一阵喧闹,净鞭声响起来,有宫人飞奔来通传:“圣驾到!”

所有人都出门跪迎,禁卫环护着皇上进堂屋,过了片刻才听宦官传免礼平身,她们从地上起来。

这会儿不敢放肆,屏息凝神地听着堂屋的隐约说笑声,宫人出来传报点戏本子,皇上点了一出《天官赐福》,太妃点了一出《长寿星》,淑妃点了一出《千金记》。

畅音阁里锣鼓声起,登时热闹起来。

幸姐朝着堂屋张望,小声道:“方才都没看清皇上。”很好奇的模样。

吕氏笑眯眯道:“等新年宫宴,家里人齐聚一堂,姐儿就能见着了。去年除夕,你还得了皇上夸奖呢。”幸姐很有些吃惊,问绍桢:“真的吗?”

绍桢那时还在山东呢,哪里能知道,只好含含糊糊地点头。

吕氏便细细解释:“你写了副大字,皇上看了十分高兴,赏了你一串佛珠,那可是沾了龙气的物件儿。”说着又笑:“这失忆可真不值当,这么有面儿的事都忘了。”

绍桢收拾幸姐的东西,却没看见有什么佛珠,遗失是不大可能的,兴许被宋氏要走了。

对面的畅音阁戏子登场,敲敲打打地唱了起来,幸姐立时被转移了注意力,将皇上抛诸脑后。过了一会儿又小声问起:“爹爹的寿辰,他怎么不和我们一起看戏?”

吕氏噗嗤一声,指着堂屋:“你爹陪着皇上和太妃在那边看。堂屋的视野才最好。咱们家再够格去堂屋看戏的,只有你嫡母和你大哥了。”

幸姐抿了抿嘴唇,绍桢摸着她的头:“专心看戏。”

畅音阁和阅是楼有些距离,绍桢的眼睛不大好,看得不真切,虽然带了眼镜出门,但这种场合拿出来,却显得哗众取宠,只好这么勉强着看。

看戏是要知道掌故才能看进去,幸姐什么也不懂,只觉得咿咿呀呀的腔调十分无趣,失望得很,绍桢便小声和她说了点剧目背景,她反倒听故事听入了迷。

看戏是宫里难得的大型娱乐活动,众人都安安静静地看着,两折戏排完,天色渐暗,堂屋那边传来动静,听见一声清晰的“起驾——”,过了会儿,宫人进来传消息,皇上带着太子去外廷文华殿和文武大臣用晚宴了。

幸姐有些失望,屋里的气氛却隐约松快下来,没多久上了晚膳,边看戏边用饭,很是得趣。

《千金记》唱到第二折,一个老嬷嬷从门口径直朝绍桢走了过来,绍桢看她有些眼熟,还没记起来,那老嬷嬷便道:“小张贵人安好。老娘娘请您过那边说说话。”

绍桢放开幸姐站起身。

幸姐顿时不安地喊:“娘……”

“没事,”绍桢神态温和,“娘一会儿就回来了,你跟着柳姐姐玩啊,不要乱跑。”又叮嘱了柳儿几句。

柳儿沉稳地牵着幸姐:“主子放心。”

绍桢故意没看幸姐,快步走了出去。

堂屋中,太妃坐在上首,太子妃和她同坐一席,淑妃和密妃一左一右地陪着,宋才人不知何时也被叫来了堂屋,低眉顺眼地坐在末席,屋里还有些没怎么见过的小妃嫔。

绍桢跪在地上磕头:“老娘娘万福万寿。”

“起来吧,”太妃脸上带着温和笑意,“上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