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中东部工业集群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世界上的极权主义势力快速扩张,具体表现于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纷纷上台,南美军政府化等等。

这都说明19世纪末以来,英法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个世界秩序体系,包括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而极权势力抬头,就说明了在思想领域旧国际秩序瓦解的契机已经到来。

而这些领域中,最先崩溃的是经济,19世纪末以来,德国,美国,东非和苏联等国纷纷在经济和工业上崛起,这就打破了原本世界经济秩序。

经济秩序的崩溃,促成了后发国家和落后地区民族意识的加强和觉醒,后发国家要求重新分赃,落后地区国家和民族要求独立。

而想彻底推翻旧有国际秩序,只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打破英法为首旧有国际秩序在军事上的霸权。

总而言之,战争的脚步正在慢慢逼近,新的分赃大会前,谁能取得军事上更多的优势,谁就能占据先机。

这也是东非为什么重视奥匈帝国军事人才的原因,这是东非研究现代欧洲战争发展的绝佳机会。

……

1934年7月5日。

东非,赞比西下游。

自从卡布拉巴萨水库开工以来,赞比西下游,整个区域就异常的热闹和繁忙,这一工程本身就带有改变东非经济格局的战略意图。

水库建设牵扯到用电量,水资源分配,航运等直接关系到周边城镇和乡村发展的问题。所以,卡布拉巴萨水库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今天,新的太特市跨河大桥正式竣工。

这座横跨赞比西河的桥梁长达八百九十二米,采用悬索结构,暂时是东非第一悬索桥,其长度排在第一位。

之所以是暂时,因为下游的欣代市跨河大桥规划比它还要长,也是采用悬索结构,只不过因为技术问题,所以开工建设时间比太特市跨河大桥晚了一年半。

欣代市跨河大桥的主要技术难题是抗风性,东非沿海也容易受到台风威胁,上个世纪贝拉市等东南沿海,就遭受过台风侵袭。

所以,从安全性考虑,东非专门成立了科研团队,攻克这一难题,提升欣代市跨河大桥的抗风性,除此外,欣代市处于赞比西河三角洲位置,它的地质结构也和太特市有所区别,土质更加松软,所以要应对沉降等问题。

“太特市跨河大桥兴建,将更加有利于未来太特市沿岸的发展,打破市区地理隔绝,帮助城市扩张,带动河流南岸区域的发展。”在发布会上东非太特市市长奥康说道。

“同时,这座新的跨河大桥建成后,等到新的铁路桥建成,原太特市老桥也会准备拆除。”

“从而保证太特市陆地交通和航运的兼容性,这样一来太特市的全国重要水陆枢纽地位也将彻底奠定基础。”

原本太特市建设有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这是东非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背景是当时东非全国铁路加速建设阶段。

彼时,东非全国铁路网正在快速形成,而太特市当时就已经被预订为未来东非重要的工业城市,成为新的钢铁生产基地,因此太特市的交通发展在东非一五时期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不过,受限于当时技术的原因,太特市铁路桥没有为后来河流通航设置冗余空间,因此,在赞比西河通航计划落实后,这座铁路桥就成为了重要障碍。

不过,现在拆除也不算晚,从太特市铁路桥建成以来,它已经为太特市和东非铁路服务了近三十年时间,早就收回了成本,并且使用年限也快达到,当初,太特市铁路桥预计寿命就是三十到四十年,即便现在不拆除,后续也需要加固和维护。

至于设计寿命为什么这么短,应该说在东非计划经济期间,许多工程本来就带有急功近利的属性。

当然,在当时环境下,东非大型工程项目急功近利,这并非缺点,毕竟当时东非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交通又十分落后,两者之间的冲突,恰好需要东非采取这种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机遇是时间不等人的,一旦错过这个机遇,后续想要等到,可能就遥遥无期了。

因此,哪怕当时东非很多技术不达标,材料不到位,也要快速上马,以应对当时经济高速发展需求。

当然,东非政府后续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二十年代的经济调整中,慢慢排查出了这些隐患。

如今,实际上就是东非的第二轮基础设施更新,具体实施阶段。

相对于三十年前,也就是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现在东非的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队伍更加专业化,材料领域储备完整,并且有诸多突破,工业产能强悍,建筑材料充裕,技术和设备更加先进,机械化程度更高……

这使得本轮基础设施建设中,东非工程完全走向更高的质量要求,同时兼顾人文,经济等多重因素考量。

这就和现在苏联工业化形成了对比,苏联在快速工业化阶段,更讲究实用性,至于审美,舒适性,甚至安全性都被迫牺牲。

但这都是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如果顾首顾尾,慢工出细活,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和工业高速发展。

毕竟,经济和工业发展,不仅仅是考虑内部因素,还要考虑外部因素,在世界大市场下,全世界国家都在激烈竞争,而哪个国家慢下来,他就要付出代价,除非它能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安全,不会卷入殖民侵略和战争之中,亦或者不在乎国外经济发展问题。

就比如说东非,如果没有早期工业上的急功近利,那东非就不可能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就迅速成为世界性强国。

而不成为强国,在20世纪初前世,是会挨揍的,而在20世纪以前的19世纪末更是如此。

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非战争,当时东非在国际社会上已经初具大国雏形,可依旧免不了被英国霸凌。

当时,东非放在世界上绝对不算弱,尤其是军事领域,陆海军都能排在前列,可依旧要和英国,葡萄牙等国打一仗,才换取后来几十年的和平,换成其他国家,能不能扛住英国的打压都很难说。

奥康市长接着说道:“太特市作为一座沿河城市,本身就重视沿岸经济的发展,而沿岸经济发展,就必须克服交通上的限制。”

“太特市跨河大桥,就是太特市两岸市民的通途,同时也是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

“不仅关键我们本市,本地区,同时勾连未来东非三大工业区的民众出行需求,是中东部工业集群中的重要一环。”

三大工业区,也就是东非的波西米亚工业区,马拉维湖工业区,还有正在加速建设的赞比西河下游工业区。

波西米亚工业区和马拉维湖工业区成型时间早,就比如姆贝亚,是东非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它就在马拉维湖北岸,而波西米亚工业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基本成型,并且成为东非当时新的重工业基地。

这两大工业区,在东非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莫桑比克以后,太特市就成为二者中间的天然枢纽城市。

因为太特市是两大工业区之间,唯一具备建设大城市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适合交通线路选择的地方。

因此,在20世纪以后,多条公路和铁路在太特市交汇,用于连接马拉维湖工业区和波西米亚工业区。

而后来,太特市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以及地理优势,工业迅速崛起,以及赞比西河下游欣代市等城镇的发展,最终依托赞比西河成型的赞比西河下游工业区也应运而生。

这事实上,就导致了太特市成为三大工业区的核心交汇点,以后赞比西河中上游通航后,还能依赖航运融入东非中央工业区。

而这四大工业区,也就构成了奥康市长所说的中东部工业集群,这个工业集群一旦出现,就将成为东非,乃至全世界经济最发达,产业最齐全,人口最稠密,交通设施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中东部工业集群的大战略下,太特市这座核心城市的发展上限,就将得到极大拓展,甚至有可能直接促成太特市竞争未来东非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当然,太特市的竞争对手们实力也不弱,首先是目前东非第一大城市蒙巴萨,它在东非金融业中的优势,已经得到奠定,后续城市想超越很难做到,而且蒙巴萨的经济腹地也不容忽视。

蒙巴萨的经济势力范围,主要是东非北方以及大湖区,虽然东非北方长期以来都是东非经济薄弱的地区,可是东非北方的范围大,而且,区域内几乎没有蒙巴萨的竞争对手。

然后是,东非西海岸的两座城市,卡宾达和罗安达,这两座城市现在和太特市都不相伯仲,而东非西部经济中,一旦确立了一个中心,也就是卡宾达和罗安达两者谁胜出,它的发展潜力就同样会得到拓展。

最后是欣代市,欣代市目前在东非城市中排名还算不上顶级行列,但是它的未来,同样能对太特市形成威胁。

太特市的地理位置优越,可欣代市同样如此,欣代市处于赞比西河出海口位置,是赞比西河航运终点,就算太特市的海外贸易,也必须经过欣代市,两者未来孰优孰劣,并不好判断。

除了上述几个城市以外,东非其他地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就比如南部的贝拉,马普托,北部的达累斯萨拉姆。

说到底,东非目前经济格局下,城市间的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前十大城市,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特市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在赞比西河航运打通后,太特市想再从东非大城市中衰落出去,就很难实现,除非这里爆发战争。

奥康市长就说道:“未来,太特市是帝国钢铁产业基地,全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四大枢纽城市,中东部工业集群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基地等等。”

“太特市将成为东非乃至世界最繁荣的大都市,尤其是在工业领域,我们有着巨大优势,稳固东非工业第一城的位置。”

东非的金融中心,有蒙巴萨和卡宾达,莱茵市等,其他城市很难再获取这一地位,科技中心有莱茵市,姆贝亚等地区,教育和科研资源集中,想要获得这一头衔,太特市也不容易做到,这主要是太特市历史太短,积累不足。

而工业中心,东非就比较多了,因此奥康市长格外强调了全国工业第一城这个头衔,这也是太特市目前最容易实现的第一点。

此前,已经说过,太特市处于四大工业区中心位置,而东非的这四大工业区中,有三个主要是依托东非本土矿产资源分布发展起来的,也就是中央工业区,波西米亚工业区和马拉维湖工业区。

因此,太特市作为这三个工业区的交汇地带,可以享受到这种资源分布的优势,加上太特市本身也是东非重要的矿产资源城市,天然就有成为帝国重要工业城市的基础。

而赞比西河通航后,太特市还能更进一步,从海外进口资源,降低工业发展成本,二者叠加起来,太特市的工业发展成本,就能降到世界最低水平,同时有利于产业的集中。

所以,太特市想成为东非工业第一城,甚至是世界工业第一城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当然,这里的工业第一,更多指的是工业规模上,东非对太特市的定位更类似于前世远东帝国的苏州,而工业规模第一,却并不意味着最发达。

太特市的核心优势在工业,但是东非其他城市可以在其他领域压太特市一头,就比如现在东非第一大城市蒙巴萨,在金融,新兴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明显比太特市更强。

还有姆贝亚这种特殊城市,自从姆贝亚于上个世纪,将全国第一重工业基地的位置让与哈拉雷后,姆贝亚的发展重点就完全转向,不再追求工业规模,而是投入教育,科技等高质量领域。

东非现在工业规模在姆贝亚之上的城市不少,可没有人敢说姆贝亚市经济发展就比他们差,因为姆贝亚在科教领域发展过于璀璨,其他方面也没有明显短板,唯一能确定在科教领域压姆贝亚一头的只有莱茵市,但莱茵市是帝国首都,其他城市显然无法取得这个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