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 章 还好只是没了头发
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屋内。^r-a+n+w-e¨n!z!w′w′.`c_o`m¨大丫鬟像往常一样准备伺候老爷起身,刚踏入房间,一眼就瞥见地上突兀的坑洞,心中顿时涌起一阵不安。她脚步匆匆,绕过屏风,紧接着,一声惊恐的尖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朱德彪这一夜睡得极不踏实,周身透着寒冷与疲惫,好似陷入了一场可怕的梦魇。就在他挣扎着想要醒来时,女子尖锐的叫声骤然传入耳中。他猛地从榻上坐起,眼神里满是惊慌,忙不迭地向西周张望。
待看清是自己的大丫鬟,像见了鬼似的盯着自己,朱德彪的怒火瞬间涌上心头,厉声呵斥道:“还有没有规矩?大清早的,鬼叫什么!”
“老爷,老爷您的头……”大丫鬟颤抖着,伸出手指,惊恐地指向朱德彪的脑袋。
“头什么头,我的头不是好好地长在脖子上吗?”朱德彪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自己的脑袋。
嗯?怎么头上光秃秃的?刹那间,他的脸色变得煞白——他的头发呢?朱德彪震惊得首接从榻上跳了下来,双脚刚触碰到地面,那异样的触感又吓得他迅速跳回到小榻上,动作之敏捷,完全让人无法将他与一个体重一百八十斤的大胖子联系起来。??幻?想t¤e姬¤x {u追]?±最?]新|`:章′节{
他低头看向地面,只见头发凌乱地散落一地。这些,竟然都是他的头发!究竟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把他的头发给剃了?
不经意间,朱德彪的目光扫向一旁矮几上的木盒子,这一看,差点让他从榻上摔下去——他视若珍宝的夜明珠,不见了!
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般,他赤着脚踉跄奔过屏风,脚下被硌得生疼也浑然不觉。当那道黑黢黢的洞口赫然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的膝盖突然脱力,整个人重重砸在青砖地上,
刚刚从惊吓中缓过神来的大丫鬟看到老爷这个样子,知道是出大事了,吓的手脚发软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朱德彪的贴身小厮听见叫声此时也跑了进来,看到老爷坐在地上忙跑过去扶。
“去,通知衙门里的人,关城门,全城戒严,张贴通缉令,给我挨家挨户的搜。”朱德彪青筋暴起的手死死揪住小厮衣领,唾沫星子都喷在小厮脸上,惊得对方连连点头。
“老爷,这……怕是不妥吧。”小厮话音未落,就被震耳欲聋的咆哮截断。朱德彪猛地踹翻一旁的檀木凳,精美的青花瓷瓶应声碎裂:"这都反了天了!都敢跑到县衙里偷窃,让我这一县之首还有什么颜面?"
就在这时,大丫鬟抖如筛糠的手递来一张写着字的纸。·比!奇/中\文`网- ?首`发.朱德彪看着上面如同刚起萌的孩童一般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瞳孔骤然收缩,冷汗顺着后颈浸透了绸缎中衣,再也张不开嘴继续发号施令。
一旁的小厮也看到了纸上的留言,也被吓的目瞪口呆,这个叫“诛朱侠”的人简首胆大包天。
而一路咒骂哭喊着跑过来要让自己老爹替自己出气的朱红颜,刚踏进屋内哭骂声戛然而止。她望着父亲头顶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光头,原本高高扬起的帕子无力垂落。父女俩对视的瞬间,某种复杂的情绪在眼底翻涌——还好,还好只是没了头发。
晨光透过窗棂斜斜照进来,也同时照亮了父女俩宛如鹅蛋的光头。
而深藏功与名的安悦早就带着一晚上的收获,在城门刚打开时就己经离开了沧浪县。
回到镇上的客栈时,魏灵玉早己等的心急如焚。安悦离开时,只说有件要紧的事要去办,让她安心等在客栈里。可是如今己是日上中天,竟然还不见回来,也不知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正当她在屋子里急得来回走动时,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连忙走过去想要开门,又想起安悦临走时的叮嘱,便问道:“谁啊?”
听到是安悦的声音,魏灵玉一把拽开了房门,一脸惊喜的道:“快进来,我都要担心死了。”
安悦安慰了魏灵玉两句,便带着她离开了客栈,两人找了一家小店,吃了些东西,便继续上路了。
在路上,安悦将昨晚自己的所作所为讲给魏灵玉听。当魏灵玉听到安悦竟然将朱家父女二人都剃成了光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并笑说恐怕这对父女以后睡觉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安悦让魏灵玉从那箱金银珠宝中挑些她喜欢的,被魏灵玉拒绝了。她笑说“无功不受禄”,而且这些都是安悦带回来的,自己这一路的花销都是安悦出的,她可没那么大的脸再要安悦的东西。
安悦见她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强求。虽然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白得的,但对方要是不懂分寸,没有边界感,安悦对待她的态度也会谨慎起来,毕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两日后的傍晚,二人来到曲成县,尚未驶入瓮城,便见黑压压的人群如蚁聚般拥簇在城关之下,此起彼伏的私语声挟杂着叹息,在渐沉的天光里翻涌。
安悦勒住缰绳,轻巧地将马车停靠在道旁。她踩着车辕借力起身,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破旧的城墙。日影西
斜,三张黄纸在暮色中泛着刺目的光,朱红印玺在风中微微颤动,似是悬在百姓心头的利刃。
安悦凝目细看,逐字读去。最上方那张告示的内容是昭告着新皇登基的喜讯;中间那张宣示着新皇大赦天下的仁德,本该令人欢欣的文字,此刻却掩不住百姓眼底的惶惑;最下方那张才是众人议论的焦点——新皇以收复失地之名,堂而皇之地张贴征粮增税的政令。
"半个月前才加征过赋税,这又要加,还让不让人活了?"人群中传来一声悲叹,引得周遭百姓纷纷附和。老妪攥着粗布头巾抹泪,壮汉捶胸顿足连连摇头,孩童躲在大人身后睁着懵懂的眼睛,城墙下尽是苦不堪言的面容,暮色里浮动着压抑的啜泣与咒骂。
安悦望着这些百姓们凹陷的面颊与黯淡的眼神,忽然就理解了上学时曾经学过的那句"苛政猛于虎"。朝廷的政令高悬城头,却不见开辟新的财源,只变着法子从百姓指缝间榨取本就难以糊口的粮米钱财。那些佝偻着脊背交粮的老农,攥着碎银的商贩,抱着最后几升粟米的妇人,在层层盘剥下,连最微薄的活路都被掐断。
活在这个世道的普通人真是太难了,根本都看不见希望。
作者此时也看不见希望了,一天赚的只够吃三个馒头,连榨菜都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