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全国沸腾!

清晨,一缕金色的阳光撕破笼罩在中华大地上的战争阴霾。/x~t,i¨a~n\l*a`i/.`c/o,m·

各大报社的印刷厂内,机器轰鸣,如同擂响的战鼓,震耳欲聋。

油墨飘香,一份份刚刚印好的报纸,带着油墨的清香,被迅速地叠好、打包,送往西面八方。

这些报纸的头版头条,无一例外地刊登着同一个足以让每一个华夏人热血沸腾的消息:

“惊天大捷!”

“八路军独立旅李云龙旅长,于晋省平安县,力挽狂澜,全歼日寇精锐第六师团,生擒敌师团长及参谋长!”

这标题,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心头!

那醒目的大字,配以慷慨激昂的文字,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让每一个看到这份报纸的国人,都感到热血沸腾,扬眉吐气!

报童们抱着一摞摞报纸,如同报喜的喜鹊,穿梭于大街小巷,高声叫卖:

“号外!号外!晋省大捷!李云龙旅长活捉鬼子师团长咧!扬我国威!”

“号外!号外!瞧一瞧,看一看!李旅长阵斩倭寇,大快人心!”

“号外!号外!抗战以来头一遭!小鬼子这回彻底栽喽!”

……

这声音,响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驻足,争相购买报纸。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这场辉煌的胜利,感受那份久违的振奋与自豪。

繁华的上海,某租界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一位戴着礼帽、身着长衫的先生,展开报纸,仔细阅读着,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浑身都微微颤抖。^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

“好!好!好!”

他连声叫好,声音都有些哽咽,“李云龙旅长,真乃当世豪杰,大丈夫也!”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

“倭寇横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如今,李旅长竟能生擒鬼子师团长,此等壮举,实乃我中华之幸,民族之幸啊!”

旁边,一位穿着旗袍、打扮时髦的女士,也凑过来看报,她眼眶湿润,轻声说道:

“这李旅长,当真是盖世英雄!”

“有他在,咱们华夏就有希望!”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这下,可给咱们华夏人长脸了!”

“等把小鬼子赶出去,我就能回家了!”

“就能回到我的家乡,再也不用过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不远处,一位拉黄包车的车夫,将车停在路边,也顾不得做生意。

听着路边的讲李云龙的事迹,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他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兴奋地说道:

“嘿!他娘的小鬼子,也有今天!”

“这李旅长,忒厉害了!真给咱华夏人争气!”

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这里的气氛更加热烈!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都在谈论着李云龙的胜利。-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政府官员,对同僚说道:

“李云龙此举,石破天惊,大振国威!”

他顿了顿,语气激昂地说:

“实乃抗战以来,我军少有之大捷!”

“委座闻讯,定然龙颜大悦,举国振奋!”

另一位官员点头附和:

“是啊!这李云龙,虽是红党的人,但他也是真心抗日的!”

“是真心为国家、为民族而战!”

他想了想,又说道:“我认为,咱们国民政府,也该有所表示才是!”

“不能让红党专美于前,咱们也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支持抗战,鼓舞士气!”

茶馆里,一位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李云龙的故事。

他手中的折扇,如同李云龙手中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

“话说那李云龙,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

“膀阔腰圆,力能扛鼎,真乃天神下凡!”

“他手使一口青龙偃月大环刀,重八十二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凡小鬼子见了,无不闻风丧胆,屁滚尿流!……”

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李云龙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姿。

南方某地的一间商会会馆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几位富商巨贾,正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如何支援李云龙和八路军。

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和敬佩。

“诸位,前番李旅长缴获倭寇坦克,我等己捐赠一批物资,以表寸心。”

一位留着八字胡的商人,率先开口说道。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激昂:“今日李旅长再立奇

功,生擒敌酋,扬我国威!”

“我等更当鼎力相助,以报国恩啊!”

“正是!正是!”

另一位商人立刻附和道,“李旅长乃国之栋梁,民族英雄!”

“我等商人,虽不能上阵杀敌,但捐资助饷,支援前线,亦是分内之事,义不容辞!”

“我王某人,愿再捐纹银五万两,以充军资!为抗战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位商人慷慨激昂地说道。

“我李某人,愿捐赠药品、绷带若干,以疗伤兵!”

“愿我中华好男儿,早日康复,再上战场,杀敌报国!”另一位商人紧随其后。

“我赵某人,愿捐赠棉布、军粮,以供军需!让前线的将士们,吃饱穿暖,有力气打鬼子!”

......

……

商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先恐后地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李云龙和八路军,支援抗战。

他们知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有这样一位英雄,为他们浴血奋战,守护家园,他们理应倾囊相助,共赴国难!

某地一所学校内。

热血沸腾的学生们,正在校园里集会,他们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和憧憬。

一位学生代表,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

他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同学们!同胞们!李云龙旅长,在晋省大败倭寇,生擒敌酋,扬我国威!”

“这是何等的壮举!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倭寇横行,践踏我河山,奴役我同胞!我辈青年,岂能坐视不理?”

“我辈青年,当以李旅长为榜样,投身抗战,报效国家,洗刷国耻!”

“我提议,咱们学校,立刻发起一次募捐活动,为李旅长和独立旅,筹集军饷,支援前线!”

“好!”

“支持!”

“捐款!”

“抗战到底!”

……

学生们群情激昂,纷纷响应。

他们有的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钱。

有的捐出自己心爱的书籍和衣物。

有的甚至表示要投笔从戎,参军入伍,首接上前线杀敌。

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

一时间,整个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都掀起了一股支援李云龙,支援八路军,支援抗战的热潮。

上至达官显贵,商贾巨富,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

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李云龙和八路军的敬意。

李云龙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传遍了中华大地!

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成为了抗战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