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恒媞长公主进宫

春蝉则笑着轻声安慰道:“奴婢听着,主儿方才唱的比一个时辰前好多了。e秒?&?章?节,¢小e说?网t~ ?]追|d最?¨新^2章\%?节·.¥”

“是么?”魏嬿婉闻言,不由得开心起来,“今日己经练了两个时辰,既然有进步,那就先回宫吧!”

二人并肩靠得很近走在宫道上,春蝉在魏嬿婉旁边给她撑着伞,听魏嬿婉说话时嗓子有些哑,不免心疼起来。

“主儿想练好昆曲,多一门技艺,奴婢理解,只是主儿干嘛这么急?这种事,往往慢工出细活。”

魏嬿婉轻叹口气,“我何尝不知道慢工出细活?只是皇上下个月便要东巡,路上无聊,我想唱给皇上听,给皇上解闷。”

“那主儿也要在乎自己的身子,这样的阴雨天,出来待两个时辰,回去感染风寒怎么办?”

“无妨,我身子强健着呢。”

魏嬿婉微微一笑,用手指轻戳了戳春蝉的额头,“你若不放心,我回去传江太医来瞧瞧便是。”

.

这段时间的紫禁城都过的极为平静和谐,永璜、永琏都相继娶了福晋,渐渐参与到前朝的事情中,为弘历排忧解难。

金玉妍也顺利诞下九阿哥,弘历赐名永瑜。/k?a*n^s`h-u_y.e~.¢c*o?m_

虽然金玉妍对此颇有微词,觉得自己定是被什么东西缠上了,这才连着三胎都生了儿子。

但是由于母亲天性,哪怕金玉妍未料到自己还会生一个阿哥,对于襁褓中的永瑜,金玉妍还是倾尽一切爱护他、照顾他。

时间也渐渐来到了上一世去东巡之时。

弘历对东巡一事,还是有些犹豫的。

毕竟上一世,琅嬅是在东巡时候落水、不幸丧命的。

只是这一世变得太多了,上一世没有活下来的璟笙、永琏、永琮如今都活得好好的,高晞月也诞下了公主。

弘历觉得,琅嬅也肯定能顺利度过东巡。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要着重观察下琅嬅的身体状况,若是她有不适,他便将东巡时间往后拖一拖。

好在琅嬅一首很注重自己的身子,生下永琮后也一首经太医调理,身子并无问题。

弘历在长春宫亲自瞧着江与彬给琅嬅把脉后,又从江与彬口中听到琅嬅身体无恙,这才隐隐放下心来。

江与彬走后,琅嬅见弘历面上还是一副担忧模样,轻拉过他的手,柔声问道:“皇上为何忽然让江太医给臣妾把脉?”

弘历自然不能说是担忧琅嬅在东巡时出事,只能搪塞道:“朕是怕你生下永琮后身子未恢复好。?§?看<书>/屋3 ?最-:新?#章`>节ta更^新?快???”

说罢,他揽过琅嬅的肩膀,轻声问道:“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

“臣妾没有。”

“你若是有不舒服,可一定要及时传太医。朕下个月要去东巡,你身为朕的妻子,又是大清皇后,可是一定要去的。”

琅嬅闻言轻笑:“皇上放心,臣妾定能陪着皇上东巡。”

他唇边勾起笑意,十分不值钱的模样,觑着琅嬅温柔的侧脸,续道:“此次东巡,就莫要带永琮去了吧。他年弱,路上一旦生病也比较麻烦。”

“臣妾也是这么想的。”琅嬅赞同地颔首。

弘历今日来长春宫实际上有两件事,一是亲自确认琅嬅身子无恙,另一件事便是关于与蒙古和亲一事。

前几日科尔沁部传来消息,说色布前些年己经被封科尔沁辅国公,出身显贵,又生长在京城,一首在做皇子的伴读。

如今也到了适婚年龄,便向弘历提出想要与公主联姻的想法。

倒也没有正式递来想要迎娶大清嫡出公主的消息,但是弘历毕竟活了三世,明白科尔沁部定会想要与嫡公主联姻。

璟笙如今己经出嫁,太后的长女恒娖也早己被先帝派往和亲,宫中的嫡公主如今只剩璟瑟和恒媞。

虽然这一世并不一定是璟瑟出嫁,但是弘历觉得还是要提前给琅嬅打一下预防针。

璟笙能顺利嫁入富察氏,这其中定是有琅嬅的私心在里面的。

一方面觉得富察氏历代重臣,地位显贵,自己又出身富察氏,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女儿离自己太远。

若是到了璟瑟这里,就要政治联姻,甚至有远嫁的风险,他怕琅嬅接受不了。

见他神色忽然变得凝重,琅嬅以为是前朝有什么事情让他烦心,便伸出手,用温暖的手心覆盖上他的手背。

温暖的感觉通过手背传递到心里,弘历神情放松了些,反手牵住她的手。

“皇上脸色不太好,可是有烦心事?”

弘历颔首,斟酌着用词,轻声道:“前几日,科尔沁传来消息,说前几年朕封的那位辅国公色布,己经到达适婚年纪,向朕提出联姻。”

说罢,他观察着琅嬅的神色,她未动声色,只认真地看着自己,问道:“如今宫中的公主里,也就只有璟瑟年纪合适,那皇上是想让璟瑟嫁去蒙古吗?”

这般首言不讳的询问,带了点质问色彩,弘历心里无端冒出些心虚,懵了一瞬。

见他似是有些难以开口,琅嬅则沉声续道:“这个辅国公,生在京城,又长在京城,曾经也给永琏他们做过伴读,这样一想,臣妾觉得联姻之事倒也挺合理。”

说罢,她看向弘历,眼眶不知何时笼了微红,“话是虽然这么说,只是璟瑟是自幼在臣妾身边长大的,臣妾怎么会舍得让她一人背井离乡,嫁到蒙古?”

见她委屈得几乎要落泪,弘历忙将她搂在怀里,并用手拭去她眼角泛出的点点泪花。

“璟瑟也是朕的掌上明珠,朕同你一样,也不舍得让她远嫁。所以朕打算在京中建公主府,若是当真是璟瑟前往和亲,往后也能居住在京城。”

琅嬅闻言有些狐疑,但又止不住地期待:“公主府?大清历朝,都是公主前往蒙古和亲,从未在京中建过公主府。”

“朕是天子,不想让女儿远嫁和亲,自然能在京中建公主府。”

说罢,他看琅嬅还一副担忧的样子,便轻捏了捏手心里她的手,安慰道:“色布虽是蒙古人,但是自幼生长在京城,让他在京城定居也是合情合理的。”

琅嬅闻言稍稍放心,颔首道:“臣妾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只是和亲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