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拌猪肝干煸肺子
村里的下工钟一响,陈父迫不及待的拿起锄头,急匆匆的要走。^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老陈,等等,一起走,着啥急?”
陈母看过去,只好等在原地,等到几个人逗了之后,才一起跟着走。
“对了,你媳妇今天怎么没来?”李木匠随口一问,这些都是平时一起上工的人,其他人也都是几个人结伴一起走。
不过村里像他们一样快六十的,也不少,除了陈父现在是8个工分,其他都是满工分,以前看着都一样。
现在吗,几个人看向陈父,明显背部驼了,腰板直了,精神头足,气色比之前红润,更可笑的是居然之前看着胖。
陈父从兜里掏出一盒烟,几个人顿时精神焕发,凑到跟前。
“老陈,还得是你啊!”赵大柱舔着脸跟着笑。
陈父也不抠门,直接一人给一个,随后几个人满足的吸一口。
“这玩意就是好啊!”
“那是,你也不看看,这玩意还得用票呢,一包不得5毛钱?”李木匠说完看向陈父。
“嗯,建国媳妇特意换的票!”陈父没隐瞒。
“老陈,没想到你们反而捞着了,谁能想到,当时最不看好的媳妇,现在的日子真他么带劲!”赵大柱狠狠吸一口烟,说出又狠又窝心的话。
其他路过的人也是羡慕,就是年轻人也都羡慕的流口水。
远处看到的陈建党陈建军,没什么太大反应,主要是他两不抽烟。
不过看到爹娘过得好,他们也跟着开心,
夏来娣刘春霞倒是没说话,难道说他们两家什么也没给陈父陈母?那不是招人唾弃。`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
“对了,老陈,你还说你媳妇咋没来呢?”李木匠想起好奇的事。
陈父随口说”建国媳妇今天去县城,家里离不开人!“
几个人一愣,随即没好气的说,”怪不得,钟玲一敲,你直接窜出去,感情着急回家?”
“肯定是苏丫头又买肉了!”李木匠肯定的说。
陈父没反驳,他就是着急回家吃饭,还有就是担心二宝,这几天一直蔫蔫的,没精神,看的他一直心疼。
等村民回到家的时候,所有人也都知道,苏夏家又吃肉的事情。
队长家,赵二林媳妇,有一次抱怨,这回还是当着小姑子的面。
“人苏丫头又吃肉,这嫁的好,就是好,想吃肉的时候,随时都能吃!”
不顾一旁婆婆的黑脸,继续说“不像有的人,就会白吃饭?”
啪---
“你说谁呢?”赵雨林扔下手里的东西,看着二嫂,只诶站起来,一点也不想忍。
“哟,还有人上杆子往前凑呢?”白兰花扭着身子,斜眼看了一眼小姑子。
谁家好人干一天活进来,还得做饭,看见一个大姑娘在家待着,谁不来气。
“行了,白兰花,你给我闭嘴!”赵二林看见妹妹气的眼睛红了,没好气的骂一句。¢求?书\帮· ~首\发,
“哼,我做饭去,要不然干一天活,都快饿死了!”
赵大嫂早就在厨房忙乎,看到没说的小姑子,也没吱声。
院里就剩尴尬的赵二林,气的红眼的赵雨林,还有不知心里什么想法的队长媳妇。
赵二林看向妹妹,只好劝解,“你二嫂就是嘴没有把门,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说完就说洗漱去,赶紧闪人。
赵雨林这才小声哭泣,对着母亲抱怨“娘,你怎么不帮我,二嫂说的多难听?”
李秀莲这才看向女儿,叹口气,“你这放假了,怎么不给家里做饭?”
赵雨林一愣,随后后退一步,眼神看向别处,小声的嘀咕“我又不会,再说家里的屋子,我都收拾了!”
“扫个地,就是收拾,我们一家人在外面大太阳下,干了一天活,回来还得你两个嫂子现做饭,才能吃饭,你呢,在家躺在炕上歇息,做个饭也不干,我怎么帮你?”
李秀莲真是不知道怎么对女儿,人家苏夏不上工,可是以前在苏家的时候,烧火做饭,收拾屋子,看孩子什么都干,她家这个呢,整个一个地主小姐。
赵雨林被说的也不乐意,气恼的喊一句,“我不会,再说我能挣钱,又不是白吃饭的!”
砰--的一声,直接关上房门,躲到房间里。
李秀莲再次叹气,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忙活家里的鸡猪,还有院子。
心里想的是,怎么也得年底之前把闺女嫁出去,要不然再大,真是废了。
陈父这头回去之后,先看二宝,二宝也知道是爷爷,咿呀咿呀的对着陈父,摆手吆喝。
陈父这才放心,“还是得县城大夫,扎针就好了?”
陈母没好气的说“你咋不说,还得去扎两天?”
陈父一愣,随后看向苏夏,苏
夏也解释一遍。
陈父立马皱紧眉头,“要不我去,你这一天天跑,多累?”
苏夏听到陈父心疼她,顿时一乐,“爹,今天吃凉拌猪肝,还有干炒肺子,要不喝点?”
陈父闻言,不好意思的笑笑,妞妞直接去客厅,把酒拿过来给陈父。
大宝晃了晃手里的杯子,“爷爷,你快点,咱俩碰一个!”
陈父陈母顿时哈哈大笑,苏夏看着他们吃饭,给二宝喂了半碗鸡蛋羹,然后把他放在推车里,手里塞一个竹蜻蜓,这回老实了。
苏夏又做了一个番茄炒蛋,没办法,家里的鸡蛋和番茄多的泛滥。
“老大家的,咱们什么时候再去卖菜?”陈母吃一口番茄,也想起家里的鸡蛋和蔬菜。
接着又说”鸡蛋再放下去,臭了多可惜?“
”娘,我们也去?“大宝挥舞着勺子,急忙招呼,就是妞妞也期待。
苏夏看着老的,小的都看向她,只好说”妞妞开学前去。“
几个人这才高兴,又继续开始吃饭,苏夏想起妞妞应该是四年级,也觉得时间过得快。
”对了,娘,二丫三丫她们是不是得去县城念书?“
陈母咽下嘴里的饭菜,点点头。“嗯,大丫已经去了一年,今年就是二丫三丫,哎老二老三的负担也跟着大了!”
苏夏一想,县城初中,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一个月带30斤粮食,再加上半年2块钱的学费,还有3块的住宿费,冬天还得送点木柴,当取暖费用。
还没算书本费,家都是4个孩子,可不是烧钱。
“有什么担心的,等毕业工作就好了!”陈父安慰道。
“切,你以为工作那么好找?”陈母没好气的说。
苏夏一听,心里可是清楚,县城的工作机会多少,不过现在很多人开始下乡,他们都属于农村,可不就有机会争一争。
“爹娘,放心毕业就好了!”
“希望吧!”陈母到现在也迷茫,上学到底好不好。
一旁的妞妞听了全程,心里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念书。
其实老宅的陈建党陈建军,倒是没有顾虑。
反正一个念头,想念就继续念,带事也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去玩,那就趁早下来挣工分!”
大丫几个当然努力,她们可不想好不容得来的念书机会,就这么没了。
晚上回到房间,大丫对着二丫三丫,鼓励“县城没有那么害怕,咱们节省一些,明天开始把菜园的菜好好侍弄,等大伯母去的时候,卖出去,也够咱们学费的。”
两个小姑娘一听,兴奋的答应,其实两家的日子,不难,陈建党陈建军分家时,分的钱到现在没少,反而多了,所以一点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