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
上面知道了这件事,震怒异常。
不过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领导立马给部队那边打了电话,团长宋明收到消息,立马让萧景川带着一个连的人出动。
不管是局里还是部队动作都很快,在人贩子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捣毁人贩子据点若干!成功解救孩子58名!抓获人贩子团伙37人!
整个县城都被轰动了!
听到点风声的,全都抱着孩子窝在家里,不敢出去。
沈明玉也跟着一队人马出动,她没有上前,而是等其他人把孩子救出来抓到人,她才露面。
没办法,她这点渣渣能力,还是不要给她的同事和军人同志添麻烦了。
然而,就在她等着他们收拾残局的时候,隔壁巷子里忽然走出来一个穿着洋气的女人,像是没看到他们,面色如常地往前走着。
“同志。”
被叫了一声,女人扭过头,看到他们这么多人,惊讶地往后退了两步。
捂住自己的嘴,“你们、你们这是?”
“同志你好,我们是出来抓人的,你在这附近住吗?”沈明玉问。
她问话的时候站在距离女人好几米的地方,并没有接近她。
女人这才看清楚沈明玉身后那些人的穿着,知道他们的身份后放松下来,指着后面的院子解释。
“对,我是在这边住。”
两人说话的时候,隔壁巷子里传来一声浅浅的呼救,沈明玉没有听到,倒是有个军人注意到了,凑过来跟她汇报了一声。
沈明玉点点头。
“同志抱歉,你出现在这里嫌疑很大,避免出现漏网之鱼,我们需要先把你带回去审问,还请你配合。”
说着让她配合的话,但沈明玉的表情却一点不客气,直接挥了挥手,就有两个人上来压住了女人。
“哎,不是,你们怎么能乱抓人呢?”
女人生气地挣扎,她的反应非常符合普通人牵连被抓的样子,如果是其他时候,可能还真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抓错人了,但这会时间紧急,任何有嫌疑的人都得先带回去再说。
还是那句话,宁可误抓不能放过!沈明玉瞥了她一眼,没有搭理她,带着其他人往隔壁的巷子跑去。
说实话,她自认为自己从来都没有看走眼的时候,过完年在辽省这段时间的相处,让她以为看透了刘家庆,却从来没想到再次看到他,是在这样的场景——
小巷尽头,一个看不清脸的男人蜷缩着,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
呼救声就是孩子喊出来的。
男人浑身是血,身上的衣服像是被鞭子抽出来的样子,打的破烂,变成了一条一条,衣不蔽体,即使这样,他还是紧紧地保护着怀里的孩子。
身体还在应激地抽搐着。
这个孩子,沈明玉没见过但看过他的画像,是钱军。
这个男人,她看不清楚他带血的脸,但很熟悉,是刘家庆。
......
刘家庆被送到了医院,他身上的伤比袁大海他们还要重。
军人分开他和钱军的时候,用了很大的力气,担心把他的胳膊掰骨折,还是沈明玉不断在他耳边说着‘我是沈明玉,你得救了’。
才让他放心地松开胳膊,把两人分开。
他怀里的孩子钱军,受到了惊吓,身上倒是没什么伤,被刘家庆保护的很好。
刘家庆的出事,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
在他们的眼里,他是二世祖、嘴很贱、迟到早退从来不遵守规则、不把公安身份当回事......这样的一个人,却像英雄一样以血肉之躯保护了一个孩子。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早上好像还看到他来局里了,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有人不解,这话让钱军有了动静。
自从他被送到医院,一声不吭,让他去休息他无声的抗拒,就守在刘家庆的急救室门口,听到这话,他开口了。
“为、为了,救我。”
见他终于开口,沈明玉把手上的水壶递给他,“先喝口水再说。”
钱军看了她一眼,知道是她带人救了他们,接过来大口喝起来,把自己呛到才停下,然后大颗大颗的泪珠滑落下来。根据他的话,沈明玉他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钱军被转移到人贩子据点的时候,见过刘家庆。
刘家庆住的地儿距离关钱军的地方不远,有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正好看到人贩子抱着他,他被下了药,其他人都以为他是人贩子的孩子。
刘家庆觉得不对,还上去问了两句。
人贩子说自家孩子高烧,刚去医院看了医生喝了药,不能着凉,人贩子回答的滴水不漏,钱军的脸上还被挡着灰布,他这才没有多想。
今天早上,刘家庆在门口听蔡泽民提到,距离他们家不远的那个地址的时候。
忽然想到那天的偶遇,神色异常懊恼。
他在想那天晚上如果多问两句,说不准就能把钱军救出来,还能捣毁一个人贩子窝点。
或许是这段时间见识了太多,也或许是那天袁大海和赵营长的事触动了他......刘家庆跑去救人了!
说他有点脑子,他非要做孤勇者;说他莽撞,他还真的将钱军偷出来了。
只是......被发现了。
他的一身伤就是被人贩子发现后打的,后脑勺还被敲了一棍子。
让他逃过一命的是,沈明玉他们的行动被人贩子察觉到了,他们顾不上管他立马要转移,就随便把人丢在了巷子里。
本来还想带走钱军的,谁知道刘家庆都晕过去了还是紧紧地抱着他。
人贩子耽误不起时间,就跑了。
这才有了沈明玉他们看到的那一幕。
......
“都、都是我。”
钱军才七岁,一年前经历了父亲的牺牲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一年后又受到了这样的无妄之灾,而救他的人和父亲的身份差不多不说,还因为他,被打成了这样......父亲常年不在家,早早懂事起来的孩子,内心异常自责。
沈明玉有些心酸,她将小孩抱进自己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