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被其他人抢了怎么办?

跟沈明玉年前预估的一样。

3月份的时候,医学心理委员会负责的关于p tsd的项目,终于完成。

后续上面会组织一些国内心理学顶尖的大佬,对他们上交的报告进行内部评估,评估完成后,确保他们研究的可靠性跟科学性,之后就会往国际上发表。

这个项目完成后,她翻译的四篇论文也完成,分别交给了两个期刊。

……

这天,沈明玉上完最后一节课回到办公室,碰到来找她的蔡泽民。

她这位师父整天也够忙的,他们两人负责的不同领域,像她可能偏向这种应用型和理论型,而她的师父则在搞心理实验。

大概是关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

经费燃烧的简直是哗哗的。

“您怎么有空来找我了?”

“好事,走,去你办公室说。”蔡泽民脸上带着笑意,拉着沈明玉的胳膊就往办公室里走,自然的像是他自己的办公室一样。

一进办公室关上门,他就迫不及待说:“学校经过研究讨论,打算让你升教授了。”

沈明玉:?

沈明玉被这件事惊的瞪大了眼,“不是?怎么就突然让我升教授了?”

之前虽然蔡泽民跟她说过让她多写点论文,以便于往后升教授,但她想的是三四年左右。

这才不到一年吧?

正常来说,她如果正常读大学,到现在还没毕业吧?这就成教授了?

“您不是骗我吧?没拿我寻开心?”

蔡泽民伸手在她脑门爆了个栗子,没好气道:“这么大个事我骗你干什么?还拿你寻开心?我想要开心我找小团团玩会儿去,还用你?”

沈明玉:“……”得,她闺女就是人见人爱!

“其实你的资历早就够了,你写完心理学和微表情的两本教材,差不多就能往上升了,我怕你飘还给压了一段时间。”

“这不,后来你陆续又发表了4篇论文,委员会的那个项目也完成了,就这三项拿出去,别说升教授了,就是当院长也没人敢多说一句。”

这会儿升教授审核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就是论文,数量要求不高,但要求一定的质量。国内含金量最高的心理学期刊就是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不巧沈明玉都占了。

其次就是科研项目,级别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的,肯定是越高越好,又不巧,沈明玉又占了。

最后就是教学成果,其中编写教材占的比重最大,再不巧,沈明玉还占了。

这都不往上升...绝对是有黑幕!

其实蔡泽民没想压她的。

当初开会讨论的时候,竟然有人拿沈明玉的年纪小、工作年限少说事,给他气的,索性他当了这个坏人,主动提出先把这事压一压。

这才有了他让沈明玉写论文,还有后续委员会的事。

委员会的那个项目,原本打算的是让他当负责人,沈明玉做他的助手,但他推辞了,并保证他徒弟的能力足够完成这个项目,上面才同意了这件事。

这背后的事情,蔡泽民没有跟沈明玉说过,也不打算让她知道。

师父是干什么的?

师父就是要替自家徒弟扫平背后的一切障碍,让她不用顾及后方,拿出自己的本事勇往直前。

沈明玉原本还真没多想。

但今天听蔡泽民说怕她飘压了一段时间,她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蔡泽民是最了解她的,其他人或许觉得沈明玉年纪轻轻,得到这么些荣誉,肯定恃才傲物,早就飘了。但在蔡泽民看来却不会,他徒弟稳重的很。

前世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拿沈明玉的年龄说事儿。

其实她不明白,年龄跟能力有关系吗?年纪大的能力就一定比年轻人好吗?

这只不过是,那些自以为年长资历深的人,怕被年轻人超过而找的借口罢了。

沈明玉已经习惯了,她也不会跟他们辩解,从来都是用实力打他们的脸,这次倒是被自家师父给护了,她心里有些动容。

“我知道您都是为我好。”

蔡泽民跟她说这件事,那就证明,学校的通知快下来了,估计就在这两天。

“走,带您出去好好吃一顿,咱俩好好庆祝庆祝。”

说完沈明玉拉着他就要往外走。

“等等等等,着什么急,话还没说完呢。”蔡泽民一把把她拉住,“还有一件事儿,后天你跟我去趟华国协会的总部。”

沈明玉:哎?

“去你们协会干什么?”

“什么叫我们协会,马上就是咱们协会了。”说起这事儿,蔡泽民又是不屑又是得瑟,“之前我想把你拉进我们协会,那些人看你年轻资历浅,一直不同意。”

“最近听到你的动静后,一个个都来找我,非要让我把你拉进来,哼,我徒弟能是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吗?我硬是扛了一个月,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带你去转转。”

这一个月他是舒服了,上门求他的人简直苦不堪言。

蔡泽民也没有骂他们,就是他们说一句想邀请沈明玉来他们协会,他就一句我徒弟年纪小来不起,要不就是资历钱没资格进。

当初他们反驳的话,像一个个巴掌一样抽在了他们脸上。

他们也想生气,也想算了,但不行。

从沈明玉展现出来的能力就能看出,比她师父蔡泽民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她现在才20来岁,继续发展下去简直前途不可限量。

这么厉害的人才要是不早早的搂到他们怀里,被其他人抢了怎么办?

被国外的那些机构抢了怎么办?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他们得后悔的哭死!

最近还真是好事不断,沈明玉笑了笑,“行!都听您的,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现在事儿说完了吧?咱去吃饭去?”

“走,吃饭去,我跟你说,我最近听别人说学校外边新开了一家什么火锅店挺好吃的。”

“行,我带您去吃。”

落日余晖下,师徒俩的背影慢慢拉长,远远地,还能听到两人讨论吃什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