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妹妹是不是很漂亮?
心理学院的学生因为沈明玉的缘故,基本上都不用老师们给他们鼓劲儿,每个人都很努力,教室、走廊、图书馆......肉眼可见的地方,都会传来学生背书的声音。
办公室里老师也没闲着,经常有学生过来问问题,来者不拒。
沈明玉这边更是繁忙。
因为委员会那边关于ptsd的项目也到了紧要关节,很多事情都需要她把关。
按照她的计划,明年三月份这个项目就差不多要结束,到时候就是他们华国心理学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眼看着马上要过年,年前必须冲一把,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忙完期末考试,学校也放假了。
他们今年打算回沪市过年。
年前带着小团团去准备了年礼,往萧保国跟凌芸那边都送了不少,当然两家也回了不少,知道他们要去沪市过年,更是提前就把孩子的红包给了。
给沈明玉的红包也没少。
陈姨跟姜天他们,在沈明玉放假之后,给他们也放假了。
还送了不少过年礼,就连回家的车票都买好了,还包了红包,陈姨感慨,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主家。
冷诗的话也一样,总不能过年还不让人回家吧?
腊月二十这天,沈明玉提前给家里打了电话。
他们打算开车回去,小团团的东西不少,要带回家的年礼也不少,还是开车方便。
沈明玉、萧景川轮流开车。
沈明舟放假之后,没着急回家,在蔡怀霖那边帮忙,因为dnA检测的事情,这小子整天也很忙,不过他有钱了。
虽然目前还是个小助手,但研究所除了给他发工资,还给了奖金。
拿到钱的第一时间就是给自家姐,还有小外甥女买衣服。
说这小子大方吧,只要他有钱,只要他看到好看的、适合他姐跟外甥女的衣服,手里的钱肯定是留不下的。
说他小气吧,对于自己还真是一点舍不得。
跟萧景川一样,明明家里条件都不错,想的却是有穿的就行,一点不挑。
每次都是沈明玉看不下去他们来来回回就穿那几件,出去给他们买回来的。不过沈明舟没忘了家里的父母。
给他们买了衣服,还有小侄子沈耀也买了。
至于嫂子那边,买了点吃食,毕竟他是小叔子,给嫂子买衣服什么也不太合适。
回家路上,沈明玉两口子轮流开车的时候,让沈明舟坐在副驾驶跟着一起学,只能说不愧是沈明玉的弟弟。
一路上,硬是把开车给学会了,只等着之后去考个驾照就行。
沈家闺女开车回来,又成了家属院的大新闻。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以前人家高考考了省状元,他们还感慨沈家出了个文曲星,后来发现,这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因为沈明玉年年回来,都会有更让他们震惊的新闻。
去年是沈家闺女成了大学老师。
今年就是沈家闺女得了表彰,连配车都有了!
人就是这样,一旦对方的成就高到你无法想象的时候,嫉妒心都起不来了。
使出吃奶的力气都追不上人家,索性就放弃了,纯纯的羡慕羡慕挺好的,毕竟人要承认自己的平庸。
......
“哥,你也在?”
刚到家里楼下,听到声响的沈明启一家三口就跑了下来,沈明玉看到他着实惊讶了一会儿。
因为军人的身份,她能见到她哥的时间太少了。平时他们就不在一起住,好不容易等到过年想见一面,还得等沈明启休假才行。
沈明启带着笑意看向自家妹妹,摸了摸她的头。
“知道你们今年回来,我跟战友调休了。”
随后跟萧景川打了招呼,看向自家弟弟怀里抱着的小团团,眼睛大亮。
“这就是我小外甥女?”
小团团出生后,沈明启这个亲舅舅还真的没见过她本人,就是陈秀秀去京城参加完小团团的满月酒,回来拿着她的照片,他才看到过。
他确实太忙了,萧景川那边都升团长了,他肯定也不能落下。目前是副团。
这边沈耀见到自家姑姑,早就将自己砸进她的怀里,孩子大了,知道心疼人,也不让沈明玉把他抱起来,就这么搂着她,他都高兴的合不上嘴。
听到他爸的话,向小团团的方向望去,眨巴眨巴眼睛,很是好奇。
“姑姑,是妹妹?”
沈明玉点点头,摸着他的头跟父子俩说:“大名萧知鸢,小名团团。”
沈明启见到小团团的时候,就从他弟怀里抢了过去,沈耀放开自家姑姑,好奇地去看这个陌生的妹妹,他们家亲戚不多。
沈耀是家里最小的,早就想着有个弟弟妹妹跟他一起玩。
他爸妈那边暂时没指望,倒是他姑姑这边有了。
沈耀有点兴奋,沈明启为了让他看得到,弯下腰,“看,儿子,妹妹是不是很漂亮?”
“嗯嗯,跟姑姑一样漂亮!”沈耀狠狠点头。
小团团在车上的时候,被晃悠地早就睡着了,停车后反倒是醒过来了。
她也不认生,见到两个一大一小陌生的人看着她,她也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他们看。
“团团妹妹,我是哥哥,叫沈耀。”
沈耀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地跟自家妹妹介绍自己。
沈明启被逗笑了,也跟着自家儿子一起介绍,“团团,我是大舅舅,叫沈明启。”
其他几人简直没眼看着父子俩了。
陈秀秀上前将小团团抱过来,“赶紧帮着拿东西,外面冷死了,你们父子俩也不怕把团团给冻到。”说完,抱着小团团就率先往楼上走,还叫上了沈明玉。
“走,小玉,咱们先上楼,让他们搬东西。”
“好嘞嫂子。”
沈明玉笑嘻嘻地跟了上去,对着后面的三大一小挥了挥手,“东西就交给你们了。”
沈父沈母算着他们回来的时间,请假在家,好长时间没见到自家闺女跟小团团的他们,早就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