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明月的天赋

秦无夜又看向秦明月。


“丫头,你日后要走的路还长。江湖险恶,人心复杂。你要学的,不只是如何出剑杀人,更要学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目的。”


“今日我若大开杀戒,固然痛快。但之后呢?又会有新的水匪出现在这儿,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他们怕了。这种恐惧,会让他们约束手下,甚至主动维护秦家船队在这条水道的安全,以期不再触怒我们。这比杀了他们,一了百了,要划算得多。”


秦明月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老祖宗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原来,杀与不杀,还有这么多门道。


“老祖宗,我明白了!”


她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就叫‘攻心为上’!让他们知道怕,比杀了他们更有用!”


“孺子可教。”


秦无夜端起茶杯,神情惬意了几分。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而且,跟他们动手,着实有些掉价,不划算。”


“噗嗤。”


秦明月没忍住,笑了出来。


原来老祖宗也有这么……平常人的一面!


秦明月心中暗道。


她以为老祖宗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没想到他也会用“掉价”这种词。


这让她觉得,这位传说中的老祖宗,似乎一下子变得亲近了许多,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秦芷澜清冷的脸上,也难得地浮现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如冰雪初融。


船舱内的气氛,因秦无夜这番话,轻松了不少。


秦明月心中豁然开朗。


先前因那一指断江带来的极致震撼。


此刻化为对老祖宗的敬仰。


她忽然觉得,跟着老祖宗的这趟旅程,或许比她想象中,能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船队在秦无夜的“神威”之下,再无阻碍,平稳地行驶在金鲤水道之上。


而此刻,金鲤水道入口处。


“翻江蛟”和“劈波客”还跪在各自的船头,江风吹过,两人只觉得浑身冰凉。


直到秦家船队的影子彻底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他们才敢颤颤巍巍地站起身。


“翻江蛟”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依旧带着颤音。


“快……快传令下去!日后,秦……秦家的船,就是咱们的祖宗!谁敢再有半点不敬,老子亲手扒了他的皮!”


“劈波客”也是心有余悸,连连点头。


“对对对!还有,今日之事,都给老子烂在肚子里!不对……要传!但要捡好听的说!那位前辈……不,那位仙人!是仙人手段!明白吗?!”


众水匪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看向秦家船队消失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敬畏。


秦家的船队,则在夕阳的余晖中,继续向着他们的目的地,平稳而坚定地航行着。


船舱内,秦明月捧着脸,还在回味老祖宗的话,时不时傻笑一声。


秦无夜瞥了她一眼,摇了摇头,继续看他的书。


这丫头,还是太嫩。


不过,慢慢教就是了。


路还长着呢。


次日,云梦泽。


晨曦初露,金色的光芒洒在浩渺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秦家的船队在清风中缓缓前行。


昨日的惊涛骇浪仿佛只是过眼云烟,只留下水匪们噤若寒蝉的传说,在云梦泽周边不胫而走。


主船之上,秦无夜依旧临窗而坐,手中翻阅着书籍。


他身姿挺拔,白衣胜雪,仿佛与这世间的一切喧嚣都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秦芷澜正在甲板上教秦明月练习剑法,剑光如练,轻灵而又迅疾。


秦明月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剑招之中。


她手中的长剑划破空气,发出细微的破空声。


每一招每一式,都比昨日更添几分圆融。


秦芷澜站在一旁。


她看着这个后辈,眼中闪过赞许。


明月悟性极佳,短短几日,便进步神速。


她能感觉到,明月在剑道上的天赋,甚至可能超越了自己。


“老祖宗,今日这天气可真好。”


秦明月收剑入鞘,俏脸上带着练功后的红晕,来到窗边,笑嘻嘻地说道。


秦无夜“嗯”了一声,目光未曾从书卷上移开。


“你好好修炼,等你到了宗师我教你一门剑法。”


他平静地补充了一句。


秦明月听到这话,原先的笑脸凝固,脑中嗡然一声,仿佛有惊雷炸响。


她呆立片刻,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老祖宗说什么?


教她剑法?


而且是等她到了宗师境界!


她从小痴迷剑道,日夜苦练,为的就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秦家密卷阁楼中,那些泛黄的古籍,每一卷记载老祖宗事迹的篇章,她早已翻阅过不下百遍。


上面的每一个字,她几乎都能倒背如流。


那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活生生的传奇,是支撑她剑道之路的灯塔。


“一剑曾当百万师”,“剑气横扫三千里”,“无夜剑出天下惊”……


这些听起来近乎神话的描述,在族中长辈带着敬畏的讲述中,却是板上钉钉的史实。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密卷中一幅残破的写意图。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道顶天立地的剑影。


旁边只有四个小字批注:“剑破苍穹”。


据说那是老祖宗武神巅峰时,与另一位绝世强者在东海之滨决战。


一剑引动天象,险些将海天劈开的场景。


图画简陋,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霸道与孤高,让她每次看到都心神激荡。


密卷中甚至有几页残篇。


据说是老祖宗当年随手记下的剑道感悟,字迹龙飞凤舞,锋芒毕露,每一个转折都仿佛蕴含着无尽剑意。


她曾对着那几页残篇枯坐数日,试图从中窥得一招半式,却总如雾里看花,只觉其高深莫测,难以捉摸,越是钻研,越是敬畏。


夜深人静,练剑疲惫不堪,骨头像要散架的时候。


她常会仰望星空,想象老祖宗当年是如何仗剑行走江湖。


他的一招一式,在他手中会是何等风采?


是否真能如记载中那般,剑光到处,山河失色?


她也曾偷偷模仿过密卷中描绘的某些剑招的起手式,虽然只是学了个空架子,不得其神髓万一,却也让她激动不已。


仿佛离那个传说中的境界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