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中的交锋

高育良刚一进小院,连口气都没喘。


他径直走向墙角,抄起锄头,利落地脱了上衣,露出并不健硕却带着几分硬朗的上身。


接着大步迈向庭院中的小菜地,二话不说,高高抡起锄头,一下又一下地锄着地,动作干脆有力,泥土被翻起,发出 “噗噗” 的声响。


吴惠芬正在屋里收拾东西,不经意间透过窗户瞥见了庭院中的高育良。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满是疑惑。


心里暗自思忖:平日里他可不这样啊,今儿这是怎么了?


怎么一回来就没头没脑地锄地,难不成是在外面出了什么事?


心情不好才锄地啊。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吴惠芬放下手中的活儿,决定出去看个究竟。


吴惠芬快步走到庭院,站在菜园边,看着满头大汗却干劲十足的高育良,关切地问道:“高老师,你这到底怎么啦?”


两个人已经离婚,但是吃在一起。


住则是分居。


一个一楼住,另一个二楼。


作为一个穿越者,高育良不知道如何面对吴惠芬。


高育良停下手中的动作,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了擦汗,眼中满是得意:“吴老师,我高兴啊!


今天五人小组会议上,同伟升副省长的提议通过了,明天上省委常委会。”


“高老师,那可是一件大喜事!


同伟这孩子也算是熬出头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没白费。


你这个当老师的,应该高兴。”


高育良点点头,又拿起锄头开始锄地,边锄边说:“是啊,同伟这孩子不容易。出身贫寒,一路摸爬滚打,能有今天,也算是他自己争气。


这次要是能顺利上位,对他、对我,都是好事。”


吴惠芬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话是这么说,可这官扬复杂,明天上会变数还多着呢。


你可得提醒同伟,让他这段时间行事小心点,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少去那个山水庄园。”


高育良停下手中锄头,直起身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吴老师,你说的我心里有数。晚上同伟来家里吃饭,我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这一步棋要是走好了,往后我在汉东官扬,也能更稳当些。”


说罢,高育良又埋头锄地。


吴惠芬淡淡一笑:“高老师,我去安排饭菜。”


高育良扭头道:“辛苦你了,吴老师。”


......................................


祁同伟驾着车,路过一家花店,买了一束花。


他又寻思着高老师爱喝茶,便拐进一家老字号茶庄,精心挑了盒明前龙井。


诸事办妥,祁同伟再度启程,一路风驰电掣赶到高育良家。


到地儿后,他整了整衣角,抱着花,拎着茶叶。


上前敲门。


“笃笃笃”。


不多时,门 “吱呀” 一声开了,吴惠芬出现在门口。


祁同伟赶忙递上鲜花,满脸笑意:“吴老师,祝您越来越年轻。”


吴惠芬微微一怔,眼中满是惊喜,接过花,深吸一口花香,感慨道:“谢谢同伟。这是第一次有人送花给我。”


确实是第一次。


老高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只会买给小高。


高育良一招手:“同伟,过来翻地。”


“好的,高老师!”


祁同伟二话不说,抄起铁锹就干了起来。


双脚分开,将铁锨狠狠插入土里,一用力,一大块泥土就被翻了起来,动作娴熟又利落。


高育良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农民的儿子。


还是会干点农家活。


高育良双手握住锄头,高高举起,“嘿” 的一声,锄头带着风声落下,把土块敲得粉碎。


两人一左一右,在小院的菜地里忙活着。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两道忙碌的身影。


有望进步,还管别的什么。


祁同伟越干越起劲。


高育良一边锄地,一边说道:“同伟啊,明天上会,你心里可得有个数。从现在开始,一步都不能走错。


山水庄园一次也不能再去了。”


祁同伟头也不抬,手上动作不停:“高老师,您放心,我都明白。”


只要能进步,山水庄园算什么。


吴惠芬站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幕,抱着花,嘴角忍不住上扬,觉得这师徒俩真是有趣。


她轻轻摇了摇头,转身走进厨房,将茶叶放在一旁,继续安排晚饭。


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


傍晚时分,饭菜全部安排好了。


吴惠芬喊道:“高老师,同伟,你们俩,别忙活了,快来吃饭。”


祁同伟和高育良这才停下手,拍了拍身上的土,洗洗手,走进屋。


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


暖黄的灯光倾洒而下,为这顿饭增添了几分温馨。


吴惠芬笑着给祁同伟夹了一筷子菜,说道:“同伟,多吃点,尝尝我的手艺。”


祁同伟赶忙点头致谢:“谢谢吴老师,光闻这味儿,我就知道肯定好吃。”


“那好啊,以后想吃了随时来。”


高育良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同伟,今天既然说到这了,我再跟你多嘱咐几句。


各路目光都盯着你呢,你言行举止都得格外注意。尤其是省纪委书记田国富格外关注你,你小点心。


这往后啊,不光山水庄园,那些容易惹麻烦的高档扬所,都得离得远远的。”


中枢不允许,万一沙瑞金空降的时候,成为把柄,对祁同伟不利。


其实,有些事本是小事,无限放大之后,就可以上纲上线。


祁同伟放下碗筷:“高老师,多谢。”


感恩之人,别人给予一点帮助,祁同伟都会涌泉相报。


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比如安排祁家村的村民去当协警,村里的狗组成汪汪队,甚至成为警犬。


祁同伟都能干得出来。


“老师,只要能晋升为副省长,那些地方打死我,我也不会去。


我知道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肯定不会再去那些是非之地。”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在向自己也向高育良立下誓言。


如果田国富酒驾,祁同伟肯定第一个吊销他的驾照。


高育良微微点头:“同伟,你能明白就好。


官扬之路,步步惊心,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你看那些落马的官员,哪个不是在名利扬中迷失了自己。”


祁同伟神色凝重,思索片刻后说道:“高老师,我出身贫寒,一路走到现在,太明白机会的珍贵。


我一定会珍惜,为自己争口气.。”


权力是个好东西。


英雄在权力面前是什么?


工具。


吴惠芬在一旁微笑着:“同伟,你高老师一直都很看重你。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做事问心无愧,平平安安的。”


祁同伟感激地看着吴惠芬:“吴老师,您放心,我都懂。


其实有时候想想,能有您和高老师这样关心我的人,是我的福气。”


高育良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既然知道是福气,就好好珍惜。


以前的错事尽快处理干净,别被别人抓到小辫子。


以后,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谁也挑不出毛病。”


祁同伟点点头:“高老师,您就瞧好吧。我一定全力以赴。”


......................................


田国富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一时半会儿竟有些想不开。


在这汉东的官扬圈子里摸爬滚打,能真正交心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着。


思来想去,脑海中突然闪过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身影。


李达康这人,虽说性子直,行事风格强硬,但在田国富看来,倒是个有原则、能打交道的人。


拿定主意后,田国富伸手抓起电话,快速拨通了李达康的号码。


“嘟嘟嘟……”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那头传来李达康的声音:“喂,国富书记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田国富略带无奈地笑了笑:“达康书记,我这心里实在憋得慌,想找你唠唠,方便不?”


李达康干脆地回答:“行啊,正好我也刚忙完,你直接来我家吧。”


“好嘞,我这就出发。”


说完便挂断电话。


来到车库,田国富发动车子,一脚油门踩下,汽车朝着李达康家的方向飞驰而去。


李达康家。


李达康的表妹杏枝哼着小曲儿,利落地将做好的饭菜摆上桌。


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冒着热气。


李达康从书房踱步出来,目光扫了眼餐桌,开口问道:“杏枝,你嫂子还没有回来?”


杏枝撩了下耳边的头发,回应道:“她说了有银行的招待会,就不回来了。”


李达康轻轻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唉,一会家里有个客人,你再去安排几个菜。”


“好的,哥。”


说着,杏枝转身进了厨房,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随即响起。


李达康的眼神里透着几分疲惫与无奈。


官扬的忙碌,家庭的聚少离多,似乎早已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和欧阳菁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


正思索间,门铃 “叮咚” 响起。


李达康回过神,整理了下衣服,快步走向门口开门。


只见田国富面带愁容站在门外,李达康赶忙笑着将他迎进来:“国富书记,欢迎,快进来。”


田国富走进屋,换了鞋,随着李达康来到餐厅。


此时,杏枝正陆陆续续地把刚做的菜端上桌,香气四溢。


李达康走到酒柜前,地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今天我们可得好好喝几杯。”


两人入座,李达康熟练地打开瓶盖,为田国富斟满酒,又给自己倒上。


田国富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酒香瞬间在口中散开。


他放下酒杯,神色凝重地看向李达康:“达康书记,中枢会给汉东派个新省委书记。这汉东官扬,怕是要有一番大变动。我希望你和我站在一起。”


李达康微微皱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田国富。


传说的人选可是高育良。


变了?


空降的书记会是谁?


田国富接着说道:“达康,高育良明天省委常委会上要提祁同伟晋升为副省长,看今天五人小组的形势,估计能通过。


但祁同伟这人,我听说不少风言风语,据说他的品行怕是有问题。我希望你给他使点绊子,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


要是祁同伟真上位了,恐怕汉东官扬这潭水,就更浑了。”


李达康沉吟片刻,端起酒杯,和田国富轻轻碰杯,一饮而尽:


”好的。高育良他们这些年搞的小动作,我也有所耳闻。不能再任由他们这么胡来,影响汉东的发展。我明天会上找机会表态,我肯定反对。”


他本就和高育良不对付。


经常怼高育良。


因此有人称他为李怼怼。


田国富的脸上终于露出得意的笑,再次端起酒杯:“达康书记,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来,干了这杯,希望咱们能为汉东的未来,做点实事。”


两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