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残诗

媳妇来了,画师副职业也能晋升到王阶了。

双喜临门。

苏瑾心中现在充满了期待。

却不动声色屏退手下,继续与童玄命等人饮酒畅聊。

顾雁翎是九圣宗主之妻,现在谁人不知?

如今被特意召来霜龙关,该是有要事的,却又能重要到什么地步,能值得正接待别国首脑的九圣宗主立马离开。

身份地位不同了麻烦也多了,总不能给别人留下个急色或是怕老婆的印象……

待得这小小插曲过了,酒宴气氛渐回,都聊到冰原远古时期趣闻了。

在座之人亦都好酒,实力更是不俗,现在酣意也浓,两国间正有意谈和,也不好动手比武,拼酒之余便自然而然将助兴之法引到了斗诗之上。

九圣宗高层多为草莽出生,原帮人马也就顾姐姐文雅,琴棋书画皆通,诗才着实不错,限于宗主夫人身份自不方便参加这等酒宴。

厉啸天、叶铭在这一块可就别提了,不爱看书。

老爷子倒是爱看,藏书不少,可真正翻过的也就那些小皇叔,吟诗作对之事和他无缘。

唐大帅是儒将,自然饱读诗书,在异族面前他的好胜欲望就莫名强烈,有心让自家瑾儿露上一手。

对酒当歌,以诗颂酒,且让对面北虏之人瞧瞧中原文道。

根据当前局势与自家圣主对北虏的战略布局,自不能再写类似《满江红》那样的作品。

唐大帅却也相信苏瑾只一动笔,此界必将出现一首百年以内、文坛之中,无论是谁都无法绕过的提酒之诗。

唐大帅这自信是有深厚基础的。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他家瑾儿在此界文坛,也就打出过这两张牌,不多。

却是王炸。

唐奇英能不自信么?

而一旁的童玄命,自看得出唐奇英的意思,也有心让苏瑾炫炫技。

都准备和九圣宗和平共处了,自己一方又是战败国,这等让对方逞威风的机会他乐的送过去。

当下便继续笑道:“要说吧,老夫也觉那古籍之中记载的故事浮夸了些,因为一场涉及吟诗、饮酒的试炼,便能引得魔神降临,这着实夸张了,且当一笑便可!

魔神哪有那么闲,时不时就降临一次,那也太廉价了些。”

他端杯与苏瑾相撞,看向对方的目光此刻却满是复杂。

自己所看古籍中的记载的确有些扯,定存夸大戏说之意。

但眼前这位九圣宗主,却实打实的引动了诸神瞩目!

书里面都不敢写的事儿,他可在现实中首当其冲的见证了!

只能说,现实有时候比神话故事都来的夸张……

也知自己方才吊足了胃口,决定抛砖引玉,一饮而尽盏中琼浆,便环视众人轻笑:

“却给各位念念那残诗内容,全当做助兴之礼,也好起个头来?”

余人对此确也好奇,毕竟谁不爱听故事呢?

童玄命那故事之中的神人,之前被铺垫的如此惊天动地,大伙也想听听这记载之中残篇,到底能有何等惊世骇俗。

苏瑾也端杯回敬,酒盏触唇,将饮未饮之刻,童玄命便吟起了那残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声落,唐奇英眉凝。

苏瑾那触唇之盏内,酒水这才方方入喉,却是一个没把握住,将他呛住差点没喷出来。

老爷子、厉啸天是粗人不错,却听的出好赖,虽说不得被这诗惊到,却也着实觉得其中有点东西。

童玄命对大家的反应还是满意的,便继续颂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颂罢,童玄命落座,自倒一杯继续畅饮。

唐奇英半晌无语,识货之人终于品出味来,并不贪杯的他竟也给自己满盏,一饮而尽,低声喃喃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于酒劲上涌之刻,虽不认可诗中理念,性格中本也少了那份洒脱恣意,却真觉出这诗中气势,是真有了酒仙风姿。

就是又有些奇怪。

黄河,是什么河?

岑夫子,丹丘生又是啥玩意?作者他朋友?

却因此诗的确太过久远,或许曾经就有条河叫黄河?或许岑夫子,丹丘生在远古时期非常有名???

总之,还是解释的过去的。

于是,唐大帅认真看向童玄命,期待起后文来,问道:“童长老,还有呢?”

“没了,就写到此处,却是正好高潮阶段,却闸刀般戛然而止,是个人都能看出是首残诗……”童玄命叹息着。

他身为皇家之人,自小饱读诗书,更怀南下梦想,侵占中原大好河山。

想打败对手,自然就要研究对手,继而开始博览中原之书,不曾想却越看越被其文化吸引,对那中原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经传史集越发惊叹。

那古籍中记载的,虽是中原人来冰原打他土着先祖脸的故事,可以童玄命的见识,却依旧难以自持的觉出了那残诗的好。

诗乃异才,非关书也。

此言所说之理,并非写诗与读书无关,而是即便你能将书读成天下第一,却未必能写出足流千古的诗来。

前世多少惊才绝艳之辈,却看历代状元,哪个不是作弊一般的天选之子?

苏轼参加科举之时,同届排在他前面的大佬,可是一个猛过一个,于辞赋作品一块,却比不得东坡先生。

这诗词之道,学识是根本。

可学识好,却真不一定能造就一个好的诗人、词人。

童玄命自问学识渊博,识货的人看得出这诗的好,便也觉出惋惜。

看到能令自己心动之诗,却于高潮之处没了,这难受的劲儿,有谁能懂。

断章,无论在哪个世界,都是大罪啊!

他有时也想过,这世上若有人能完美将此诗补全,那该有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