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抓住了
“婶,怎么还没到,我的脚都走肿了。”罗红玉撇着嘴,一脸难受。
眼看约定的地方遥遥在望,蒋春华明显加快脚步,还伸手拉着罗红玉,指着前面亮着灯的屋子说道:“到了,到了,前面那屋子就是。”
纪青岚看了一眼,把孩子交给罗红玉抱着,又去把蒋春华怀里的那个孩子抱了回来:“给我抱吧,你也松快松快。”
蒋春华不在意这个,把孩子交出去,眼里全是目的达到的喜悦。
她快两步冲了上去,推开虚掩的门。
“二妹,三弟,四弟来客了。”
院子里并没有人,一片寂静,蒋春华没多想,把几人领进院子又反手送上,甚至背着纪青岚她们把大门给锁了。
纪青岚听着后面的声响,不动声色,她就看看蒋春华这人能做出什么事来。
蒋春华带着四人来到正屋堂屋,堂屋门也关着,她没有多想,直接就把两扇木门推开。
一群穿着制服的公安坐在里面,个个虎视眈眈,军绿的颜色闪着正道之光。
蒋春华脸色大变,转身就逃。
纪青岚一脚踢过去,将她给踢回屋里。
火车停站半小时,所有人都回到自己的座位,或坐或躺,等着火车启动。
结果,火车居然晚点了。
广播里传来乘务员不疾不缓的声音,因为发生临时事件,火车晚点出发,请大家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要四处走动。
火车上的工作人员配合着津城公安行动起来,挨个检查乘客的证件,工作证,介绍信……
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早在蒋春华下车之前,罗局就去乘警处报了案,说发现了疑似人贩子。
他带着自己的工作证,火车上的乘警没有怀疑,当即重视起来,对蒋春华的弟妹进行了监视。
因为蒋春华一伙人选择在津城下站,他们为了抓紧住蒋春华一行以及其背后是否有同伙,就联同公安局的同志对蒋春华团伙进行抓捕。
在纪青岚几人对蒋春华各种拖延时间的时候,罗局等人跟踪蒋春华的弟妹到了他们的据点。
不出他们所料,蒋春华除了兄妹四人,屋子里还有三个同伙,分别是春华的丈夫,以及她三弟四弟的媳妇。
如今七人被人网打尽,并在屋子里还找到了四个孩子,分别是他们从不同地方骗过来的。
除了蒋春华带过来的四个孩子,另四个分别是她的三个弟妹带下火车的,年纪在一岁到六岁不等。
至于蒋春华,她的心更大,见着罗红玉和纪新铖长相出众,就把人哄骗了来,甚至是纪青岚和李妙芳都在她的算计之中。
这样的事,蒋春华团伙没有少干。
公安也因此破获了一起重大拐卖人口案件,以后其背后的经济交易链,最近一段时间,津城的公安有得忙了。
丢失孩子的家长,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被蒋春华等人忽悠,他们跟蒋春华的套路一样,先套近呼,再拿吃食,到后来帮点小忙,同进同出,无话不谈,取得对方信任。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一起的,在要即将到达车站时,他们将准备好的特制汽水给大人孩子喝,迷晕对方,抱着孩子堂而皇之下车。
其他人只以为,他是抱着孩子下车卖吃食,留下一个人睡觉看行李。
罗红玉的认知里,罗爷爷和罗奶奶带着弟弟回乡下去住了,家里可不就没人了。
这话一点没毛病。
至于母亲理解错误,一点也不关她的事呢?罗红玉的认知里,罗爷爷和罗奶奶带着弟弟回乡下去住了,家里可不就没人了。
这话一点没毛病。
二人在开水房相遇,李妙芳早就等着她了,对纪青岚低声说道:“红玉这丫头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那人看着实在怪得很,她还傻呼呼跟人套近呼。”
纪青岚一边接热水一边说道:“没事,我看红玉把她爸教的都学进去了。”
李妙芳洗干净了饭盒,接一半盒热水,盖上盖子,好好气道:“看她表现吧!”
纪青岚:“别担心,我看着精得很,以后出门在外你们也安心。”
从罗红玉的反应来看,确实是心有诚算的。
“这样就我就阿弥陀佛了。”有人进来打水,两人就不说话了,一前一后回车厢里。
回去,李妙芳又开始织毛衣,竖着耳朵听罗红玉和蒋春华聊天。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一起的,在要即将到达车站时,他们将
准备好的特制汽水给大人孩子喝,迷晕对方,抱着孩子堂而皇之下车。
其他人只以为,他是抱着孩子下车卖吃食,留下一个人睡觉看行李。
罗红玉的认知里,罗爷爷和罗奶奶带着弟弟回乡下去住了,家里可不就没人了。
这话一点没毛病。
至于母亲理解错误,一点也不关她的事呢?罗红玉的认知里,罗爷爷和罗奶奶带着弟弟回乡下去住了,家里可不就没人了。
这话一点没毛病。
二人在开水房相遇,李妙芳早就等着她了,对纪青岚低声说道:“红玉这丫头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那人看着实在怪得很,她还傻呼呼跟人套近呼。”
纪青岚一边接热水一边说道:“没事,我看红玉把她爸教的都学进去了。”
李妙芳洗干净了饭盒,接一半盒热水,盖上盖子,好好气道:“看她表现吧!”
纪青岚:“别担心,我看着精得很,以后出门在外你们也安心。”
从罗红玉的反应来看,确实是心有诚算的。
“这样就我就阿弥陀佛了。”有人进来打水,两人就不说话了,一前一后回车厢里。
回去,李妙芳又开始织毛衣,竖着耳朵听罗红玉和蒋春华聊天。
“这样就我就阿弥陀佛了。”有人进来打水,两人就不说话了,一前一后回车厢里。
回去,李妙芳又开始织毛衣,竖着耳朵听罗红玉和蒋春华聊天。“这样就我就阿弥陀佛了。”有人进来打水,两人就不说话了,一前一后回车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