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改名了
就说李静,那也是毕业后才赚钱的呀。
刘春梅也不知道一万块钱有多少,刘春梅对钱没概念,数不清,
去买东西,老板说多少钱,她递一张钱过去,老板给她找零,她接过钱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找零的钱金额对不对。
反正在刘春梅看来,一万块钱很多很多就是了。
“那可不。”
“罗状,今年得了张奖状,学校奖励了一本笔记本。”刘春梅赶紧炫耀自家儿子得了奖。
又冲着罗状喊到:“赶紧的,你把你的奖状,拿出来给你大娘看看。”奖状放在抽屉里的。
本来刘春梅说那奖状直接贴在墙上。
因为大嫂家罗叶的奖状就是贴在墙上的。
结果杨素素说,贴什么贴,读了这么多年书,就一张奖状,看着孤零零的,也好意思。
等多得两张奖状回来再贴。
这不贴还好,过年时亲戚上门问起,就说奖状收起来了。
这贴出来,结果就孤零零的一张,不是闹笑话吗。
“哇,我看看呢,得了啥奖。”罗叶见罗状拿出了奖状,
也凑过去看:“咦,罗涛?你改名字了?”罗叶又仔细看了下,见奖状上的名字写的确实是罗涛。
“对呀,怎么叫罗涛呢。”杨素素和刘春梅两人也问道。
两人都认识些字,但那认识的字确实不多。以前一直以为“涛”这个字就读“状”呢,今天才知道,自己认错了。
罗叶:感情大家都不知道呀。
于是大家看向知道内情的罗明,见大家看向自己,
罗明解释道:“罗状出生那年,二姐给取了名字,但我去上户口的时候,怕人家工作人员笑话。”
“人家问我孩子叫啥,我就说了叫罗涛。”
要换做以前,罗明还不敢这么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怕人笑话,
但这些年,也许是在厂里上班手下也管理着一拨人吧,也许是家庭经济条件慢慢改善吧,反正现在罗明比以前好多了。
也没以前那么自卑又敏感了。
最明显的就是,现在能大大方方的挺直腰杆跟刘春梅回老丈人家了。
刚结婚那些年,尽管罗明也会跟刘春梅回老丈人家,但每次都恨不得赶紧逃离,就怕对方亲戚邻居那些看到了议论自己穷,嫌自己腿瘸。
当年去上户口的时候,罗明确实是怕工作人员笑话才给孩子改了名字。
家里穷的叮当响,还改个什么状元,罗明怕看到工作人员异样的眼光。
于是登记的时候把名字改了。
这些年也没人问过,罗明自然也没主动说。
要说为什么现在才知道,因为平时大家都叫他罗状,罗涛那名字也就存在于作业本上和老师口中而已。
至于作业本,刘春梅和杨素素是不会看的,也看不懂。
“涛是个啥意思。”刘春梅对叫啥名字都接受良好,毕竟当初罗状那名字是二姐取的,又不是自己取的。
“要我说,叫罗涛也挺好。涛,水,象征汹涌澎湃的力量与生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坚韧。”
算了,吴书容词穷了,编不下去了。
杨素素脸色有点不好看,名字说改就改,但也没说什么,毕竟是自己小儿子改的。
“这个好,比二姐取的名字好听。”刘春梅听了大嫂的解释,感觉比那什么状元听着更有意义。
“弟呀,没想到你这么厉害,都是评上三好学生了呀。加油,加油。”罗叶给罗状鼓劲。
“弟呀,加油加油。”罗群也在旁附和。
“恩,这次是侥幸。”
“等你得奖多了,那什么笔记本呀,钢笔呀,根本用不完,到时也送点给我用用呀。”
“好呀。”
“还有我,我也要。”
“行,都有。前提是我下次还能得奖。”“那你要加油哦。”
“好,加油,姐,要不要去村里逛一圈?”尽管现在天黑了,但现在还早呢,罗状想出去逛逛。
“去什么去,你不写作业呀。”之前吴书容的炫耀,多少还是刺激到了杨素素。
一想到罗叶成绩那么好,自家独苗苗怎么能落后呢。
这不是让自己难堪吗。
“奶,大晚上的写作业多费电呀,咱要节约。”罗状说完,在杨素素发飙之前,拔腿就往外跑,生怕跑慢了被杨素素抓到。
“臭小子,家里是缺了你那颗电灯泡吗,还费电,就知道找借口。”杨素素骂骂咧咧,结果罗状已经跑远了。
罗叶和罗群也跟着出去了,两姐妹决定去村里逛逛,消消食。
吴书容心里那口郁气出的差不多了,起身往外走:“行了,婶子,你别送了。”
“我该回去数数罗叶给我的那捆钱,能买多少肉了。”
“大肥猪,都能买好几头了吧?”
“哎,吃不完,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杨素素:……
“谁说要送你了,别忘你那脸上贴金了。”杨素素真被气着了,但也不能把吴书容咋样,
算了,形势比人强,今时不同往日。
太难了,当婆婆的居然还得顾忌儿媳妇的脸色。
“大嫂,慢走呀,空了就来坐坐呀。”你看,在桃花山干活这些年,刘春梅也学会说几句场面话了。
“好。”吴书容脚步不停的应了声。
“还看什么看,家里的地扫没扫?”
“桌子擦没擦?”
“杵在那干嘛,干活呀。”杨素素心里不痛快,于是在刘春梅身上发泄。
不能吼吴书容还不能吼刘春梅了?
“婶子,你是不是心里不高兴,我看大嫂说的也没错呀。”
“二姐可不就是个赔钱货吗?”
“好不容易有份工作,赚钱了,给你这个当娘的买过一件新衣服没?”
“那工资给你花了多少呀?”这跟着村里婆婆大娘们一起干活,接触的久了,刘春梅那脑子也没以前那么木讷了。
今晚吴书容说二姐是个赔钱货,那话说的这么直白,刘春梅还是听得懂的。
这不,村里大娘们问刘春梅,你家姑子赚钱了,给家里买了多少东西这事,刘春梅全问出来了。
“哎呦喂,反了天了……”杨素素本来就受了气,一拍腿,正要开始嚎。
结果就被黑着脸的罗明打断了:“妈,你就不能消停些,快过年了,还过不过了?”
罗明觉得尽管吴书容说的难听,但吴书容也没说错。
罗文和吴书容两口子,白天在城里上班,村里的闲言碎语听的少。
但罗明在厂里上班呀,厂里干活的那些婆婆大娘们,干活的时候,可不得聊几句打发时间吗。
尽管大家尽量避免在罗明面前提及,但罗明也没少听。
说什么的都有。
什么罗青秀脑子笨呀,两个亲弟弟发达了,都不知道贴上去搞点钱,满脑子就想着搞男人,关键是嫁的男人长得还不咋的。
什么罗青秀狠心呀,自己的孩子不要,非得巴巴的去帮别人养孩子。
什么罗青秀去男方家,又是扫地,又是清理蜘蛛网,倒是勤快,家里打扫的挺干净的,不花钱找个陪吃陪睡的保姆,值。
甚至有人猜测罗青秀以前在外省,说不定就是在猫儿店(不正当场所)里干那行的。
这老了,干不动了,没人要了,才回来的。
毕竟罗青秀说她结了婚有几个孩子这事,大家都没见过,全凭她一张嘴,说不定就是假的。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罗明这听的多了,也觉得脸上挂不住,毕竟是亲姐姐。
关键是或许外人不知道,但自家人能不知道吗,罗青秀现在可还没跟外省那男人离婚呢。
自家人理亏,罗明想跟人争辩,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再说大家都反对,但罗青秀乐意,能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