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兄弟飙戏

李世民三两步来到李放面前,脸上挂着歉意的笑容,微微拱手道:“今番来此,属实是大开眼界了,可惜国事繁忙,只能浪费先生好意了。”

他语气温和,眼神中略带一丝遗憾,显然对此次未能久留感到惋惜。

“陛下哪里的话。”李放也很客气,微微躬身回礼,“今日还是怠慢了陛下,陛下不怪罪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致歉。”

二人互相客气着,彼此话别。

这时,得到消息的赵祯等人也匆匆赶来送行。

赵祯一脸可惜地施礼告别:“还未与太宗陛下多多请教,这般仓促的分别,实是令人遗憾。”

“赵官家这是说哪里的话。”李世民很是谦虚,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说着,他又语气严肃的对身后几个儿子喝令道:“尔等日后务必谨言慎行,不论为君为臣,都该以‘仁’为本,多向前辈学习!”

他的目光扫过李承乾兄弟三人,眼神中充满了威严。

李承乾兄弟三人一齐朝着赵祯施礼,动作整齐划一。

赵祯客气地表示:“太宗陛下谬赞了。”

只是脸上的笑容显示出,他还是颇为自得的,能被唐太宗称赞,即便只是外交辞令,也足以让他自傲了。

那边吕夷简也在与长孙无忌话别。

长孙无忌感慨道:“今日与坦夫兄一晤,弟受益良多,此番远离,心下还似有些不舍。”

说话的同时,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惆怅。

今日谈话中,他旁敲侧击的想询问一下历史,却总是被吕夷简敷衍了过去。

事先答应了李放,老头自然不会食言。

但吕夷简遮遮掩掩的态度,已经能够说明一些事情了。

况且二人都是人精,互相之间的一些谈话,稍微变通一下,便是暗示。

长孙无忌心中已有某些猜测了。

“辅机过奖了。”吕夷简也很感慨,微微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人物,虽然眼下长孙无忌并未把持大唐国政,但其智慧才干已属不凡,令吕夷简相当佩服。

想到这样的人物将来会被流放,而后被酷吏逼迫而死,吕夷简就感到一阵可惜。

分别之际,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吕夷简实在没忍住。

二人执手相对,吕夷简下意识的压低了嗓门:“辅机切记,为臣者当牢记本分,切不可越雷池一步啊!”

吕夷简眼神中满是深意,显然是在暗示什么。

“嗯!”长孙无忌心下一凛,忍不住看向李放那边。

他知道,不让这些后世人传播历史,肯定是李放指使的。

吕夷简虽然并未说太过具体的内容,但已然属于越界了。

好在这会儿李放正在和李世民他们说话,并未注意到这边。

“多谢坦夫兄!”长孙无忌重重地点了下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感激。

很快,一群人互相告别之后,李世民便要启程离去。

这时,李承乾忽的又开口恳求道:“阿耶,儿想暂缓回朝,此处有才之士如云,更有赵官家这般仁君。儿想向各位贤能求教为君之道,还请阿耶成全!”

说着,李承乾朝着李世民拜了下去,动作干脆利落,显得极为诚恳。

此话一出,刚才还显得有些嘈杂的环境顿时鸦雀无声。

知情的人都知道,这父子两个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纷纷安静下来,想看个始末。

不知情的见旁人都不说话,也就住了口。

一时间,气氛竟显得有些压抑。

李世民微笑的表情渐渐收敛了起来,目光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可他却只看到李承乾低下去的后脑勺,并未看到他的正脸。

沉吟了半晌,李世民方才开口,语气平静:“太子有这般上进心,朕如何能不答应,既然如此,那你就留下吧。”

说罢,李世民看向了李放,表情有些奇怪。

他当然知道李承乾留下不是为了请教什么为君之道,八成就是想要问问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否稳固。

不过由于李放之前的说辞,李世民并不担心李承乾知道真相。

相反,他认为,或许让儿子知道自己最后不会废太子,才能更好的安定他的心思吧。

只是他也并未完全相信李放的话。

看着李放,李世民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既然太子想要留在此地,看来是还要叨扰先生了。这样吧,我让稚奴也留下,稍后他们兄弟二人一同返回。”

“如此甚好。”李放自然不会拒绝。

眼看他们商量好了,那边李泰也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阿耶,既然兄长要留在此处,那国朝政事不就无人分担了,儿虽不才,但也愿为父兄分担!哪怕只是半日呢。”

李泰的脸上满是期待,他做的什么打算,不问自明。

李世民心中不悦,语气严厉的呵道:“青雀!”

他绝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之间再生嫌隙了,当即开口就要拒绝。

可令人奇怪的是,迎着李泰得意的目光,李承乾反而主动开口了,语气平静:“阿耶,既然青雀有此心,儿以为不妨让其一试。”

说着,李承乾露出一副惭愧的表情:“若因儿孙私事,而耽误了国家大事,儿又怎能心安?”

“???”

李世民与李泰全都一头雾水的看着李承乾。

这还是那个太子吗?他难道不知这会释放出怎样的政治信号吗?

本来在朝堂上,李泰的势头便已经不小了,今日再暂代太子行使权力,哪怕只有半日,恐怕也会动摇朝臣之心啊。

李世民刚想拒绝,那边李泰虽然心疑,但还是赶忙抓住机会。

他上前拱手拜谢,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太子深思,弟远不及也!弟定不负兄长所托!”

李承乾面带微笑的扶起弟弟,好一副兄弟和睦的场景。

只是,他们俩都知道,两人都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

李承乾装的还算可以,李泰就有些别扭了。

给李承乾行礼本就让他不适,更何况李承乾刚才的举动又那么奇怪。

和善的表情下,李泰一直用探寻的目光打量着李承乾,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莫不是昏了头了?或者,真以为这李先生有甚大能不成?”李泰心中百般猜测。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如常,让李泰看不清虚实。

回视李泰,李承乾心中暗道:“你尽管揽权,最好再嚣张跋扈一点!你越是得意,将来就越是绝望!”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没有李治穿越这事他都在筹备造反,李治只是更坚定了他造反的心思。

区区朝堂权利,暂时让给李泰又何妨?

李承乾压根不在乎。

当年李世民玄武门举事前,在朝堂上不也被李建成压制的极惨?

左右心腹被调离秦王府,李建成与李元吉更是步步紧逼,而李渊却恍若未觉。

然而,一朝兵变,局面瞬间改写。

李承乾相信,自己一定能复现父亲的成功!

想到日后的风光,李承乾的笑容不由得灿烂了几分,扶着李泰的两只手也越发的用力。

感受着臂膀受到的压迫,李泰越发的糊涂了:“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心中暗下决定,今日回去后,一定谨言慎行,绝不能被抓住把柄!

只要安稳度过今日,日后自然能够造势。

李世民则默不作声的看着两个儿子,他俩一唱一和的已经敲定了此事,李世民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还有这么多外朝之人,太子与魏王的不和可不能摆在明面上。

哪怕诸如宋、明两朝的人从史书上知道了,这不还有其他朝代的人吗?

人都说家丑不能外扬,皇家的家丑自然更不能张扬了。

“既如此,那便这样吧。”李世民还是妥协了,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依他看来,不过半日而已,反正太子平日里也只是处理一些琐碎政务,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承乾!”李世民叫过儿子,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在先生这里好生学习,这些都是你的前辈、长者,不可任性妄为,有失礼数。”

他的眼神中带着些期望,显然是希望儿子真能借此机会有所成长。

“儿省得了。”李承乾恭敬的答应了下来。

深深的看了儿子一眼,李世民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先生,这二子就麻烦先生了,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不敢,不敢。”李放谦虚的摆手,“太子知礼守志,不算什么麻烦。”

李世民又朝着周围众人抱拳拱手:“诸位,失陪了。”

他们都来自不同的朝代,确实也不好统一礼仪,如此最是简单直观。

“告辞。”赵祯等人连忙还礼。

随后,李放目视着李世民、李泰、长孙无忌三人,心念一动,三人消失在了原地。

当李世民的身影消失后,李承乾肩膀一松,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一般,脸上的笑容也更加自然了。

人都走了,刚刚围上来的众人也陆续散开。

李放本以为李承乾会第一时间来寻自己,本来还想拿捏一番,可转头一看,人拉着李治走到了角落里不知在说着什么。

随意的耸了耸肩,李放也懒得管他在谋划什么。

“走,走,走!”

李放举手示意,语气轻松:“没吃饱的去吃,吃过了就歇一会儿,待会儿咱们再玩点别的。”

让曹髦、任红昌几人散开,李放还准备去吃上两口。

寻摸了一圈,李放凑到了赵祯君臣二人身边。

随意拿起一串肉串放在炉子上开烤,李放随口问了句:“刚才你们和大唐君臣都谈了什么?”

“没什么特殊的,我朝倾慕太宗久矣,此番得见太宗之面,自然问了些国政。”

赵祯面露敬佩之色,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太宗陛下果然是太宗陛下,言谈间挥洒自如,对我大宋弊病更是一针见血,我受益良多啊。”

对赵祯的说辞,李放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问道:“吕公呢?您老又跟长孙无忌说了什么?”

听李放那说话的语气,哪怕吕夷简如今都六十了,心里还是一阵发紧。

无奈苦笑一声,吕夷简起身行礼,满脸的自责:“老夫食言了,方才忍不住向其透露了些许历史。”

对着李放道歉的同时,他又一脸苦相的朝着赵祯认罪。

“臣事先答应了官家,却还是露了口风,臣这是欺君,还请官家降罪。”

李放没好气的说了句:“我就知道!”

他本来是没注意吕夷简和长孙无忌的悄悄话的,但原本还一脸轻松的长孙无忌,到临走的时候忽然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这里面没猫腻就有鬼了!

果然,这一诈就诈出来了。

李放不解的询问道:“您老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您是想插手大唐政治?真要害死了李治,你想让李承乾上位?还是李泰?人家大唐跟你没仇吧?”

相比起来,李承乾心态偏激,心理已经扭曲,李泰更是手段残忍。

让这两个上位,肯定比不上李治的。

更何况,李治还能随时穿越,背靠现代,肯定比历史上更加适合作为大唐储君。

这一点吕夷简应该比李放更清楚。

赵祯出口打起了圆场,替吕夷简开解道:“长孙辅机也是一代贤臣,无故冤死实在令人可惜,吕公情难自抑。况且,我相信,吕公应该并未将全部历史透露给他吧?”

说话的同时,他将目光转向了吕夷简。

迎着李放和赵祯探寻的目光,吕夷简将自己刚才与长孙无忌的谈话复述了一遍。

“呼~~~”

李放松了口气,言语里带着几分庆幸:“还好,还好。要真改变了历史,你就和九郎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了。”

吕夷简说的隐晦,他那句怎么理解都行,反正长孙无忌是联想不到李治身上的。

暂时对他们的计划没有影响。

赵祯看了眼李承乾兄弟的方向,开口拜托:“此事还请你代为隐瞒一二。”

“也只能如此了。”李放继续手上的工作,翻动着烤串。

表情虽然随意,但依旧有些不冷不热的。

见此情形,赵祯看向了吕夷简,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至于你......”

发现李放还在板着脸,赵祯继续说了下去:“日后变法还要你来出力,今番权且记下,允你戴罪立功,先罚俸一年吧!”

吕夷简躬身施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老臣多谢官家厚恩!”

总归是做了错事,赵祯还是要给李放一个交代的。

事先都答应了,可偏偏就吕夷简这边出了问题,赵祯确实不好回避。

至于罚俸禄,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会心疼片刻,对吕夷简来说,那点俸禄早就是毛毛雨了,算不得什么。

毕竟还是大宋宰相,未来变法还指着他出力,总不能真的处罚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