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打猎

“兄长。-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关羽径直来到二人面前给刘备行礼,随后又对李放点头致意。

李放点头应了一下。

刘备看向关羽身后,在不远处站着几十个大汉,看气势都是精干士卒。

“如何,兄弟们可还安好?可有什么不满?”刘备开口询问。

这可是自己为数不多的班底,刘备自入长安以来,就没怎么见过了,自然关心。

关羽开口回道:“司徒公每日送去给养,大伙还算安定,就是太过安逸了,又无人督促,这些日子又都胖了些。”

说到此处时,一直表情严肃的关羽也不由得嘴角扬了起来。

他一向是与士卒同心的,看到他们小日子过得不错,关羽自然开心。

“呵呵。”刘备轻轻摇头,感慨道,“他们自随我离开幽州,确实也苦了许久了。”

顿了下,刘备看向李放:“贤弟且稍待片刻,我去安抚一下部下,稍后你我再详谈。云长,替我好生招待贤弟。”

“是。”关羽抱拳回道。

李放则赶忙说道:“玄德兄自去便是。”

刘备匆匆赶去和下属联络感情,留下李放和关羽待在一起。

看着他那张冷脸,李放有些说不出话来,相比较而言,他还更愿意和张飞待在一处。

起码没这么闷。

李放心中暗道:“书上说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如今看来怕是真的,他以为我出身大族,自然跟我没什么好脸。”

虽然对关圣帝君有些现代滤镜,但李放还不至于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关羽既然不开口,李放也懒得理会他。

抬眼看了下不远处的徐妙锦二人,发现二人渐行渐远,李放迈步跟了上去。

现下这个时节,两个女子还是不好在外乱走的。

关羽也没阻拦,默默的跟在李放身后。

就这么沉闷的走了一路,刘备方才从身后赶了上来。

“慢待贤弟了,还请贤弟勿要见怪啊。”刘备笑呵呵的说道。

他一来,气氛顿时缓和许多,刚才的冰山仿佛瞬间消融一般。

李放露出笑脸来:“玄德兄说哪里的话,有劳诸位兄弟兴师动众的远来此地,皆是为我之故,该我心怀歉意才是。”

刘备哈哈一笑:“贤弟真乃谦谦君子也。”

二人客套了几句,刘备便把话题转回了正道上。

“董卓与凉州军贤弟说过了,不知长安城内还有其他势力,贤弟能否讲解一二?”

李放干脆的点头:“此事易而。,墈\书_屋¢小_税/枉· .嶵?歆?彰.结¨哽`鑫?筷?”

秋日的阳光中,三人跟在两女身后,侃侃而谈天下大事。

而在外围,则是刘备带来的家乡士卒四周警戒,防止有人冲撞了女眷。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日头逐渐高升。

刘备想知道的,李放也说了个七七八八了。

他最后总结道:“当今天子素有机敏之名,只待长大亲政,再有贤臣辅佐,中兴大汉自然不成问题。”

“若果真如此,备此生亦无憾也。”刘备感慨道。

李放悄悄观察刘备的神情,照他看来,刘备这句话应该是真心的。

也是,就刘备现在这一穷二白的势力,自然想不到日后自己还有能登基为帝的一天。

“玄德兄放心,你定然能看到那一天的。”李放出言安慰。

刘备转而欣喜道:“那就借贤弟吉言了。”

二人正在聊天时,前方传来了徐妙锦的声音。

“你来看看,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

任红昌和徐妙锦站在前方不远处,抬手招呼李放过去。

注意到刘备等人的目光投来,二女屈膝福了一礼,但并未多说什么。

毕竟,这个时候她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刘备。

叫刘皇叔?可现在刘备还不是皇叔呢。

刘使君?可刘备又只是一介白身,使君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

跟李放走称呼为兄?却又有些不太合适。

所以,二人干脆只行了个礼,随意表示了一下。

李放尴尬的看向刘备:“玄德兄,我这......”

好在刘备很通情达理,此行李放告诉他的种种秘闻已经远超他的预料了,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扫李放的兴。

“贤弟自去便是,美人恩重,可不能辜负啊。”刘备还顺势打趣了李放一句。

聊了一路,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好起来了,开点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自然无碍。

李放感谢的看了眼刘备,挥手作别二人,向着徐妙锦二人跑去。

看着李放远去的身影,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的关羽开口了:“兄长,此人对长安局势了如指掌,甚至连董卓军中之事都一清二楚,实在是太过奇怪了。这样

的人,此前竟然默默无闻,兄长不觉得奇怪吗?”

“云长看的不错。!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刘备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收敛了起来,“此子绝非是普通的世家子弟,手上没有茧子,不通武艺。可对世家规矩,又是一窍不通,此人来历实在是难以捉摸。”

关羽眼睛一眯缝:“兄长,我倒是有个猜测。此人深知董卓虚实,却又非世家出身,会不会亦是西凉之人?”

在关羽看来,也只有豪强出身的人,才有可能有李放这种表现。

身体上能看出来是养尊处优的,但行为举止却没有那些世家子弟的样子。

而现在长安城内,非世家出身的豪强子弟最厉害的,莫过于是董卓了。

于是,有了关羽这个看似合理的怀疑。

面对兄弟质疑,刘备不置可否:“他什么身份暂且不论,但司徒信重应不是假的,只此一点便够了。”

“可......”

关羽还待说些什么。

刘备却直接拦住了他:“云长先不说其他了,你这个脾气也是时候该改一改了。除董之后,你我都要为朝廷效力,你虽擅抚士卒,但官场交际多少还是要懂一些的。”

听到兄长把话引到自己身上,关羽也顾不得怀疑李放。

冷峻的表情瞬间破了功,在刘备面前为难的解释着。

兄弟二人就这么聊着。

李放那里,他自然不知道身后两兄弟在议论自己。

迈步来到二女身前,李放饶有兴致的问道:“怎么样?今天给你们找的这几个保镖靠谱吧?总算是不无聊了吧?昭烈皇帝、关圣帝君,这几位大名鼎鼎的名人给你们当护卫的感觉可还好?”

徐妙锦横了他一眼:“有本事你在他们面前说这些话?”

要让关羽、张飞他们听到李放说他们是保镖,怕不是当场就要翻脸。

李放讪笑两声,赶紧转移话题:“照片呢?来我看看!”

凑到二人中间,李放故意装作用心去看照片,没顾忌男女之防,一时间倒是挺热闹的。

看了会儿她们的成果,李放不得不承认,在拍照这件事上,女人或许是天生的本领。

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只是半年的功夫,她们俩拍照的技术就突飞猛进了,李放自愧不如。

正在欣赏照片时,任红昌的声音在李放耳畔响起:“阿郎要不要来个合照?”

“嗯?”

李放先是一愣,循声看去,果真是任红昌主动开口的。

脸上的疑惑逐渐变成喜悦,李放点头张嘴,下一步就是要同意。

“当然要拍合照了!”徐妙锦抢在李放之前喊了出来。

举起自己胸前的相机,徐妙锦跳到二人身前:“快!快!你俩摆好姿势,我给你们拍一张!”

被徐妙锦这么咋咋呼呼的一喊,任红昌的羞怯劲又上来了,脸色红润了些,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但李放在徐妙锦的眼神提醒下,哪里会给她拒绝的机会。

主动伸出手去拉住任红昌的手,李放与她并肩而立:“来,咱俩比个爱心!”

说完,李放也不管任红昌的回应,自顾自的比划了起来。

在徐妙锦的连声催促下,任红昌又不忍李放一个人一直在那里摆着姿势,只好红着脸举起了手。

“咔嚓!”

快门声响起,一个心形的图案定格在相机里。

“回去后,要不要把这个相片冲出来?”徐妙锦笑呵呵的说道。

李放接过相机来看,还算满意。

将相机递给任红昌,李放开口说道:“你看看行不行,不行再拍一张。”

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任红昌心中微动,举起了相机:“我给你们也拍一张吧。”

李放和徐妙锦先是一愣,然后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

三人互相拍照,摆了许多姿势,留下了纪念。

此举,倒是让不远处的刘备、关羽兄弟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们三人究竟在做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拍的差不多了。

李放拿着相机一个个查看,想看看有没有拍的不好的,动手删掉把内存空出来。

正在查看时,徐妙锦凑到身前:“欸!你之前说这里能打猎,不知道现在行不行啊?”

“嗯?”李放抬头看过去,“不是你说的打猎吗?再说了,你还会拉弓射箭呢?”

徐妙锦得意的一昂头:“那是自然,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我徐家家学渊源,区区弓箭而已,有何难处?”

“那你要真想的话......”

李放沉吟片刻,刚才一路走来,还真别说,古代的环境和现代就是不同,小动物确实不少。

徐妙锦要是想打猎,倒是可以,只是打猎要用的东西需要李放想办法。

“行不行啊。”徐妙锦见李放不说话,开口催了句,“我

为了此事,连衣服都换了,你给个准话啊。”

李放上下打量着她,怪不得今天出门的时候李放感觉不太对,徐妙锦换掉了裙装,转而换了一身紧衬利落的打扮。

当时,李放还没在意,只以为她是想换个风格,现在看来怕是早有预谋了。

“行吧,我一会儿去找刘备问问,他们那里应该有弓箭和马匹。”李放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忘了任红昌:“她要骑马打猎,你能不能行啊?不行就算了,让她一个人去。”

经过刚才一阵疯玩,任红昌也好似打开了心结。

抿嘴一笑,任红昌接过李放手中的相机:“我是不能打猎,但我可以当随行摄影师啊。到时候姐姐打猎时的英姿,总要有人记录下来的吧?”

徐妙锦大喜过望,主动伸手搂住任红昌:“好姐妹!我怎么没想到呢?你放心,我肯定给你打一个大大的猎物!”

李放耸耸肩,既然两人都没问题,那他也就么意见了。

让二人在原地稍等片刻,李放转身去找了刘备。

在听了李放的转述后,这事自然没什么难度。

刘备招呼了一声,一个人便从远处跑来:“主公有什么吩咐?”

“去牵马来,还有弓箭,我们要行猎。”刘备吩咐道。

“喏!”

来人匆匆下去了。

李放看了眼离开的士卒,随口问道:“这些人都是玄德兄从老家幽州带出来的?”

“正是。”刘备颇为感慨,“这些兄弟随我远离家乡,出生入死,备至今却仍是一事无成,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说到动情处,刘备不禁指着不远处的身影给李放介绍起来。

“那位是刘然,与我算是同宗兄弟,自黄巾时便随我离家,战场杀敌七人;那位是于嘉,亦是我同乡,前后历经数战,杀敌四人;方才那位是士仁,自我起兵之初便来投靠,前后颠簸数年却仍是一心不改。”

“如此多的忠勇之士,我却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安民,实在是愧对他们的信任。”

李放也颇为感慨:“玄德兄此言差矣,玄德兄乃当世英雄,只是未得其时而已,如今得司徒赏识,未来......”

话说到一半,李放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等等!”李放突然喊了下,“你刚才说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刘备被李放一惊一乍给吓了一跳,愣了下,顺着李放手指的方向看去,他指的就是刚才那个来听令的士卒。

“怎么?贤弟认识他?”刘备心中一动。

士仁是自己起兵之初便跟随的老人了,李放要是认识此人,那就说明他也是幽州人?

心中念头翻动,刘备继续补充道:“此人名叫士仁,字君义,幽州广阳郡人,与我算是同乡了。”

李放平复了下心情,再次确认:“玄德兄确认,他是叫士仁,不是傅士仁吧?”

刘备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此人确为士仁,字还是我给他起的,贤弟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