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接走

听了朱瞻基的回答,杨士奇不置可否,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评价。_躌′4,看+书. +无.错-内·容-

他转向徐钦开口问道:“你觉得殿下说的如何?”

“嗯~~~”

徐钦沉吟着,仔细观察杨士奇的表情。

可杨士奇那是什么人?能被他一个毛头小子看出心思?

不过片刻,徐钦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殿下所言很好,学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要是说朱瞻基说的不行,那徐钦就要挨板子,他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典故徐钦也知道,大致就是朱瞻基说的那些。

至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徐钦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要不然他刚刚就自己回答了。

考虑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附和朱瞻基的话。

杨士奇微不可查的摇了摇,然后冲徐钦摆手,示意他坐下。

堂堂魏国公,如今已经十七岁了,学问见识反倒不及一个十岁的孩童。

即便徐家是以武立身,文教上不甚用心,但这也太差劲了。

不过勋贵腐化,也不关他们这些文官的事。

甚至说像徐钦这样的外戚勋贵,越无能才越好,省的外戚干政。

自古以来,文官与外戚都是天然对立的。

出于师长的身份,杨士奇能提点徐钦几句,至于他能不能听进去,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转身回到上面坐下,杨士奇给两个学生开始讲课。

“郑伯克段于鄢,表面上看只是六个字,但其中却暗含左丘公的态度。”

杨士奇看向朱瞻基,继续说道:“克,这个字本意指的是两国交战之事,诸如‘克敌制胜’等词便是此理。但在此处,左丘公用一个‘克’字来说郑庄公与其弟之事,本意则是同时诃责二人。”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两人为兄弟,即便做不到兄友弟恭,也不该如同敌国一般厮杀。共叔段僭越礼制本应受责,但庄公作为兄长未行教导之责,反以权谋诱其走向绝路,也非是人君所为。”

“左丘公寥寥数语,写出的是春秋之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德行与权力的冲突。史书微言大义,不能只读表面而忘其根本,还望殿下牢记。”

杨士奇的一番话,不仅让朱瞻基陷入了沉思,窗外偷听的李放也是暗暗点头。

他回头对徐妙锦说:“这个故事我也听过,只是没留意史书背后还有这样的曲折含义,今天实在是长见识了。”

徐妙锦回道:“这位先生本就是学术大家,平日里研究的都是这些东西,自然比你懂得多了。”

说完,她又向里张望,想看看情况如何了,能不能进去把徐钦接出来。′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李放看出了她的心思,温声安抚道:“别急,再看看。”

他好奇心起,想听听看杨士奇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反正这会儿是在东宫,又没什么危险,多待一会儿也无妨。

徐妙锦见李放来了兴致,倒也没扫兴,二人继续听着里面的动静。

就这会儿的功夫,就见屋里朱瞻基起身对杨士奇行礼:“先生,学生受教了。”

看朱瞻基认真的样子,杨士奇明白,他并非是在敷衍,而是真真切切的听进去了。

当下不由得欣慰的点了点头。

而另一边的徐钦,见朱瞻基起身行礼拜谢先生,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

略显仓促的起身。

“先,先生,学生也明白了。”

杨士奇看了他一眼,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摆摆手示意二人坐下。

“那咱们接着讲下面的......”

这时,杨士奇不经意的扫过窗台,就看见一个黑影,耳边也传来几声异响。

“哈哈.....”

杨士奇眉头一皱,丢下手中的书本,迈步就要出门。

“这些个士卒,真是无法无天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改日我定要上书陛下!”

心中恼怒,动作自然就快了不少。

屋外的李放正在和徐妙锦说笑,徐钦今天的反应,可是值得李放好好的说道他一阵,省的他日后再自找麻烦。

正开心呢,冷不防杨士奇突然走了出来,李放他们俩压根没机会躲开,刚好被杨士奇看个正着。

“尔等不知这是......”

杨士奇以为是那些锦衣卫,出门之后,抬手指过去就要喝骂。

别人怕锦衣卫,他可不怕,纪纲在他面前也未见得敢放肆。

纪纲有朱棣的信任,他杨士奇也是内阁成员,要论圣眷,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可话说到一半,杨士奇才发现不对,面前这好像不是锦衣卫。

而且看身形还挺熟悉的。

“是你?”

认出是李放后,杨士奇既

惊又喜。

李放尴尬的笑了笑,讪讪的打了个招呼:“那个,杨先生,你好,你好。”

被人抓住偷听,李放也不免尴尬。

这时,屋里听到动静的两人也看了过来,发现徐妙锦后,徐钦是大喜过望。!歆.完\ ¨ +鰰¨戦! ¢追,最~鑫.彰-結\

他直接不顾杨士奇还在,开口就喊:“姑姑,你是来......”

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士奇瞪了一眼:“回去!此时尚在课堂!”

可自觉有了能撑腰的人,徐钦如何还会怕他一个文人?

听了杨士奇的话,徐钦不仅不回去,反而试图出门直接去找徐妙锦和李放。

杨士奇阴沉着脸,本来欢喜的心情也没了。

他这最重规矩的人,如何能接受徐钦这么没规矩的行为。

徐妙锦见势不好,赶紧开口叫停徐钦:“你先回去学习,听先生的。”

“可是......”

徐钦一脸的委屈,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又被朱棣圈在这里,还要替朱瞻基挨打,实在是受不了。

可杨士奇也不好得罪,这位在未来的大明朝堂,必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不结好也就算了,怎么可能轻易得罪。

徐妙锦知道轻重,在她的再三呵斥下,徐钦这才不情愿的走了回去,但还是时不时探头向这边张望。

“让先生见笑了。”徐妙锦不好意思的朝杨士奇行礼。

“魏国公少年便继承爵位,骤登高位,性子有些跳脱,也能理解。”

杨士奇随口敷衍了句徐妙锦,然后眼神热切的看向李放:“这位李公子,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呃......”李放不明白,自己和这位杨士奇仅仅只有一面之缘,他为何看起来这么热情?

好在徐妙锦拽了下他的衣袖,提醒了他,李放这才反应过来。

“行,那先生请吧。”

让开身位,李放和杨士奇走到一边。

正好,趁这会儿李放和杨士奇说上几句好话,把徐钦带走也就算了。

李放盘算的很好,可等到和杨士奇来到一旁,整个人的思路立刻就被打乱了。

二人来到一边,一句话还没说呢,杨士奇就一躬到地。

“君为太子直言进谏,实令我等汗颜!我几人空在陛下身旁侍奉,却无一人敢学魏征之举,实在是有负家国之望。君此前一番仗义执言,为我大明拨乱反正,请受我一拜!”

说罢,杨士奇拱手作揖,就要给李放下拜。

“使不得!使不得!”李放赶紧把人给扶住。

杨士奇这都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要给李放下拜,他实在是担不起。

同时,李放也明白了,为什么杨士奇见了自己这么奇怪。

之前自己拿朱高炽的事去怼朱棣,在他们看来那是直言敢谏,对他的好感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朱棣对李放的态度也被众人看在眼里,李放自然就成了能争取的对象。

现在朝中的文臣,天然就偏向于太子朱高炽这边。

大明实在是受不了再来一个马上皇帝了,这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个大臣们都想要消弭太子之争,将朱高煦从这场争斗中挤出去!

看着面前这位中年帅哥感动的样子,李放还有些不好意思。

挠了挠头,李放回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当不得先生行如此大礼。”

“君过谦了。”杨士奇笑道,“自古非常人当行非常事,当今陛下乾纲独断日久,也只有你的话他能听上一二。为了我大明江山,还望君在陛下面前为太子多多美言才是。”

说着,他又要作揖。

李放赶紧拦住,顺嘴答应了下来:“行,行!我尽力,一定尽力。”

反正就是随口一说,谁还去找朱棣对峙不成?

再说了,知道了历史后,朱高炽继位的可能性本就不小,李放这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要是历史上朱高煦造反成功,再来一次靖难,说不定朱棣还高看他一眼。

可他造反造的一塌糊涂,朱高炽和朱瞻基也不是什么昏君,朱棣换储君的概率本就不大。

李放只想着赶紧将杨士奇应付过去。

这些个文臣的思路李放实在是跟不上,他也装不出忠肝义胆的模样,还是赶紧聊正事算了。

“先生,我今天来这里是有一件事,就是和徐钦有关。”

李放将朱棣的手令拿了出来。

杨士奇看了过去:“魏国公?陛下有何吩咐?”

“是这样的,陛下不打算让他陪皇孙读书了,我和他姑姑来就是为了把他带走的。本来是让那些锦衣卫通传的,可先生在上课,他们不敢来,也只好我来打扰先生了。”

李放的解释让杨士奇明白了,为什么从刚才开始就见不到那些讨厌

的飞鱼服了,原来是撤走了。

有李放在杨士奇这里的好感,再加上朱棣的命令,带徐钦走自然是水到渠成。

杨士奇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同时还不忘叮嘱李放,要在朱棣那里给太子多多美言。

李放满口答应着,示意徐妙锦带上徐钦、

三人与杨士奇告别之后,又跟朱瞻基打了个招呼,随后径直离开东宫。

看着李放远去的身影,杨士奇那满脸忧国忧民的神情逐渐恢复平静:“此子到底是何来历?难道只是一个陛下的心腹?”

方才的交谈中,李放的谈吐和行为举止很快就被杨士奇看在眼里。

之前没有深交,现在一接触才发现,李放好像并不是正统文人,甚至出身都不会太高。

许多礼节、典故他都一窍不通,杨士奇抛出来的话,李放是一个也没接上。

这就令人生疑了。

“难道此人是宗室?可他姓李啊?”

百思不得其解,杨士奇带着疑问,转身回去继续教导朱瞻基了。

李放这边,徐钦只顾着闷头前行,脚步也越来越快,仿佛身后有人追着他似的,徐妙锦都有些跟不上了。

“你慢点!赶着投胎去啊?”李放呵斥了他一句。

徐钦这才缓了下来,回头吐槽了句:“以后千万别来这里了,那先生太厉害了!”

徐妙锦无奈摇头:“你可知那位先生是谁?外面有多少人想拜师都找不到门路,你倒好,送上门的机会都不好好学。”

“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徐钦十分不屑,“我家以武立身,应该学的是兵法与武艺,了解那些酸词就是在浪费生命!”

李放笑道:“这‘浪费生命’的说法你跟谁学的?用的还挺顺溜。”

不用听徐妙锦就知道,肯定是昨天跟着去现代现学的。

徐妙锦讽刺道:“除了正事不行,这小子学什么都快!秦淮河都去了不知多少次,还有什么他不会的?”

可任凭她这么说,徐钦也不反驳,刚刚逃出来,他这会儿脾气好的很。

见他自得的样子,徐妙锦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很快她的嘴角便勾了起来。

“对了,今天回去之后你的功课就先放一放。”徐妙锦喊住了侄子。

徐钦惊喜的转身,虽然他原本也没打算做,但得到徐妙锦的答复自然更好。

“姑姑说的是真的?”

“真的。”徐妙锦含笑点头。

同时,她心里说道:“因为有新的课程,那些旧的自然就不用学了。”

李放看着姑侄俩互动,瞥见徐妙锦嘴角的冷笑,不由得用怜悯的眼神看向徐钦。

“这娃惨了,那么多科目,慢慢补课吧......”

走在前面的徐钦还一无所知,仍旧自得的在前方领路,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那即将到来的命运。

很快,三人出了东宫,上了马车径直往徐府而去。

马上要走了,再怎么样,也要跟徐钦的母亲见一面,商议一番。

马车驶入魏国公府。

这个时候,就已经由不得徐钦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