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王子同窗
永乐十一年秋,松江东郊的「上海胡商子弟小学」迎来了新学期的尾声。酷暑已过,秋风送爽,校园内的桂花树散发着淡淡清香,石板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教室里,学生们正埋头抄写《孟子·梁惠王上》,陶夫子在讲台上慢悠悠地踱步,偶尔停下来纠正某个学生的笔画。
就在这平静的午后,校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打破了秋日的宁静。一辆装饰简朴却雕工精致的牛车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位少年,约莫十二岁,身形修长,肤色如古铜,眉宇间带着高棉王室特有的沉静与威仪。他身着汉式青布长衫,腰间却系了一条细腻的丝绸腰带,隐隐透出吴哥王朝的繁复花纹。随行的仆人低声向门房说明来意,递上一封盖着松江府学司朱印的文书。
不多时,陶夫子亲自来到校门口,上下打量这位新来的少年。少年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式揖礼,开口道:「学生阇世安,家父经商于吴哥与泉州之间,蒙学司恩准,特来此求学。」他的官话流利,带着一丝高棉口音,语调却平稳得仿佛经过反复练习。
陶夫子翻看了文书,微微点头:「既是商贾子弟,又有学司举荐,便依例入学。今日先随我入班,明日再补齐课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少年腰间的丝带,似笑非笑地补充道:「吴哥风物,素来精巧,望你在学堂也能如此用心。」
午后课间,阇世安被陶夫子领进三年级教室。教室里原本喧闹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这位新同窗。努尔丁·赞吉(化名曾明丁)靠窗而坐,手中的毛笔停在半空,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位高棉少年。法蒂娘(法蒂玛·宾特·优素福)托着下巴,眼神中透着好奇。葛机先(卡西姆·贾扎里)则直接从座位上探出身子,低声对前排的伊蜜华(希琳·巴努·伊斯法哈尼)嘀咕:「又一个高棉人?苏黛姝这下有伴了!」
苏黛姝(苏摩孙达里·黛维)坐在靠门的位置,听到葛机先的话,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麻布裙摆,又抬头望向阇世安,目光中带着几分警惕与探究。作为班上唯一的高棉学生,她早已习惯了独自代表吴哥文化的角色,如今却突然多了一位同乡,且气度不凡,隐隐让她感到一丝压力。
陶夫子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这是新来的阇世安同学,来自吴哥,家父是泉州商贾,今后便是你们的同窗。曾明丁,你旁边的空位给他。」
努尔丁·赞吉连忙起身,挪开桌上的书册,笑着对阇世安点了点头。阇世安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坐下后从布包中取出笔墨纸砚,动作优雅而从容。他的砚台是黑檀木雕成的,边角镶着一圈细小的贝壳,散发着吴哥工艺的独特韵味。
法蒂娘第一个忍不住,侧身问道:「阇世安,你是吴哥哪里的?苏黛姝说她家在吴哥窟附近,你去过那儿吗?」
阇世安微微一怔,目光扫过苏黛姝,温和地答道:「我家在巴戎寺以北,吴哥窟自然去过。那里的石雕,讲的是我们祖先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自豪,却又刻意收敛,仿佛不愿过多显露。
苏黛姝闻言,轻轻哼了一声,忍不住插话:「巴戎寺?那是王城里最神圣的地方,住在那儿的都不是普通人。」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你父亲真是做生意的?」
阇世安笑了笑,不直接回答,只道:「家父往来泉州,贩些香料和象牙,生意而已。」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却让苏黛姝皱了皱眉,显然对他的身份仍存疑虑。
葛机先却不管这些,热情地递上一块从宁波买来的麦芽糖:「别管他爹做什么,阇世安,尝尝这个!咱们这儿的东西,跟吴哥的肯定不一样!」
阇世安接过糖,礼貌地道谢,却并未立刻吃,而是小心地裹进手帕,放入袖中。这一举动让努尔丁暗暗留意:这个新同窗的举止,颇有王室子弟的谨慎与教养,与他自称的「商贾子弟」身份似乎有些不符。
下课后,学生们围着阇世安问东问西。法蒂娘兴致勃勃地拉着他看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阿拉伯文诗句与汉文翻译。伊蜜华则递上一本《鲁拜集》的抄本,试探地问他是否读过波斯诗。阇世安一一应对,谈吐得体,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的礼貌。
苏黛姝站在一旁,抱着手臂,忍不住低声对努尔丁说:「他肯定不是普通商人的儿子。巴戎寺那地方,住的都是王亲国戚。」
努尔丁·赞吉笑了笑,低声道:「你不也说自己是普通吴哥人家?可你讲水灯节的时候,谁不知道你家祖上是祭司?」
苏黛姝脸一红,瞪了他一眼:「那不一样!他……他藏得太深了。」
几何课上,先生出了一道难题:用直尺和圆规将一个角精确地分成三等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声。
「这是古拂菻国三大几何难题之一,」先生捋着胡须笑道,「今日谁能解出,免一月课业。」
同学们面面相觑。努尔丁·赞吉沉思片刻,拿起工具开始在纸上尝试。正当他专注于作图时,眼角余光瞥见阇世安已经举手。
「阇同学有解?」先生惊讶地问道。
阇世安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流畅地画出了一系列辅助线和圆弧。努尔丁·赞吉睁大眼睛——这不是纯粹的欧几里得几何,而是融合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方数学思维。
「利用渐近弧长逼近,」阇世安解释道,声音平静,「这是我国司天监研究日月运行时使用的方法。」
教室里鸦雀无声。先生呆立片刻,突然抚掌大笑:「妙哉!虽非古典解法,但确实精妙!高棉竟有如此数学成就!」
努尔丁·赞吉感到一阵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一方面,他为有人能解出这道难题而钦佩;另一方面,作为叙利亚王子,他不习惯看到其他异教文明受到如此赞誉。
放课后,葛机先一如既往地嚷着要去后园吃凉粉,众人一哄而散。阇世安被法蒂娘拉着,半推半就地加入了队伍。凉粉摊旁,老妇人熟练地舀着糖水,薄荷叶的清香弥漫在秋日的空气中。
苏黛姝故意放慢脚步,与阇世安并肩而行,开口道:「阇世安,你来松江多久了?怎么突然就入学了?」
阇世安看她一眼,平静地答:「家父生意需在泉州长驻,松江是学风最盛之地,便送我来此。」
「那你以前学过汉文吗?」苏黛姝追问,「你的字写得比我还好。」
阇世安笑了笑:「在吴哥时,家中有汉人塾师,教过《三字经》和《千字文》。」
苏黛姝还想再问,却被葛机先打断:「别聊啦!阇世安,尝尝这个,加了芝麻的凉粉,绝了!」
阇世安接过碗,轻轻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惊奇:「这味道……像我们吴哥的椰浆糕,却又更清爽。」
「哈哈!我就说东土的东西不一样!」葛机先得意地拍了拍他的肩。
努尔丁·赞吉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阇世安。他想起自己初来时的情景——那份对新世界的陌生与好奇,在阇世安身上似乎也有,却又被一层克制掩盖。他隐隐觉得,这位或许和自己一样,背负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使命。
「曾明丁!阇世安!」葛机先突然从门外探头,「手工课要开始了,今天做建筑模型!」
手工教室内,材料已经准备就绪:竹片、绢纸、浆糊和各色颜料。先生宣布今天的主题是「理想居所」。
「可以用任何材料,展现你们心中最美好的建筑。」先生说道,「下课前展示并讲解。」
同学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法蒂娘开始用彩色绢纸制作波斯风格的穹顶建筑;葛机先则搭建了一座带有清真寺尖塔的复合院落;伊蜜华精心雕刻着波斯柱头上的花纹。
努尔丁·赞吉决定重现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他熟练地切割竹片,搭建起建筑的主体结构。偶尔,他会偷瞄一眼教室另一端的阇世安。
令他惊讶的是,阇世安没有使用提供的材料,而是从自己的锦囊中取出了一些棕糖块、棕榈叶和彩色蜡块。他先将棕糖碾碎加水调成糊状,然后手指灵活地将棕榈叶编织成复杂的框架。
随着时间推移,一座微缩的石头城逐渐在阇世安手中成形:五座高塔如莲花般簇拥,回廊蜿蜒其间,墙壁上密布着精细的浮雕图案。
「那是...吴哥窟?」苏黛姝不知何时站在了阇世安身后,声音微微发颤。
阇世安没有抬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努尔丁注意到他指尖有些发抖。
「用棕糖和蜂蜡模仿砂岩,」苏黛姝低声说,「只有王室工匠才知道这个秘方...」
阇世安猛地抬头,眼神锐利。苏黛姝立刻噤声,但眼中已经盈满泪水。她匆匆行了一个高棉礼,退回到自己的座位。
展示环节,阇世安的「吴哥窟」模型理所当然地震惊了所有人。先生捧着模型细细端详,连连赞叹:「这比例精确得不可思议!这些浮雕...每个神像的表情都不同!」
「在我国,」阇世安平静地解释,「建筑不仅是居所,更是人间与天界的联结。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能与星象对应。」
努尔丁·赞吉听着这番讲解,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东方文明的了解何其有限。大马士革的学者们总说东方人精于实用之术而缺乏理论思维,但眼前这个模型展现出的数学和天文学造诣,丝毫不亚于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学者。
当晚,月色清朗,努尔丁·赞吉又一次偷偷溜上学堂天台,眺望远处海口灯塔的光芒。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阇世安竟也在此,背对月光,手中握着一枚雕刻精美的玉佩,似在沉思。
「你也喜欢看海?」努尔丁·赞吉试探地开口。
阇世安转过身,微微一笑:「海的那边,是我的家。巴戎寺的塔尖,每晚都映着星光。」
努尔丁·赞吉点头,坐在天台边沿,低声道:「我家在大马士革,沙漠里的星比这儿亮。你来松江,是为了什么?」
阇世安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家父说,东土的学问,能让吴哥更强。我来,是为了学,然后带回去。」
努尔丁·赞吉笑了:「我爹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可我在这儿待了几个月,发现有些东西,不是带走就够的。」
阇世安挑眉:「比如?」
「比如这儿的诗、糖,还有这些同窗。」努尔丁顿了顿,望向灯塔,「他们让我觉得,世界比我想象的大,也比我想象的……温暖。」
阇世安低头摩挲着玉佩,良久,轻声道:「或许吧。但我不能忘了,吴哥的塔尖,还等着我。」
两人相视一笑,月光下,两个背负使命的少年,第一次感到彼此间的共鸣。
两人沉默地对视片刻,最终努尔丁·赞吉走到他身边。「北偏东三十度,」他突然说,指着夜空,「那是天鹰座。在我的家乡,我们称它为'飞翔的雄鹰'。」
「我们叫它'毗湿奴的坐骑'。」阇世安轻声回应。片刻沉默后,他突然转向努尔丁:「你不是什么大马士革商人之子,对吧?叙利亚的努尔丁·赞吉王子?」
努尔丁·赞吉浑身僵硬,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通常藏着他的匕首,但现在空空如也。
「那你为何...」
「和你一样的原因,我想。」阇世安仰望星空,「高棉需要了解东方的力量源泉。我们的探子报告说,这所学校培养出的'翻译者'正在改变世界贸易的规则。」
努尔丁·赞吉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所以我们是同类?」
「或许是,或许不是。」阇世安转向他,月光下眼神锐利,「但至少今晚,我们可以暂时放下伪装。」
夜风拂过两位王子的面庞,带着远方海洋的气息。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异国天台上,他们第一次以真实身份相对。明天太阳升起时,他们将重新戴上商贾子弟的面具,但此刻,星空下的话语只属于他们自己。
「告诉我,」努尔丁·赞吉轻声问,「苏黛姝是谁?她认出你的那一刻,我看到你眼中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阇世安的表情变得复杂:「她父亲是我父王的首席建筑师,吴哥窟的主要设计人。三年前,一场宫廷变故...她全家被流放。我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她。」
「她知道你的身份却保持沉默?」
「高棉人忠于王室,即使是被流放的臣民。」阇世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骄傲,又似乎有些别的什么。
远处,松江城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两个少年并肩而立,各自怀揣着秘密与使命,却又在这一刻奇异地理解了彼此。棕榈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只有他们能听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