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百帝之师6

{果然是找都找不到的霸陵,这要不是主播带着来,我就以为这里是普通的田间地头了。}

{这真的是八零的多在地,怎么感觉这么不真实呢!}

{宋朝的皇陵不也是这个样子吗?}

{北宋的皇陵好歹还有个坟头封土,还有点石像生,霸陵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啊!}

{汉文帝刘恒对待自己的母亲是真的很好,为了母亲都能自己另外再找个地方修建陵墓!}

{原本的咸阳原才是刘邦定下的刘氏家族的墓葬族地,汉文帝这么一弄,刘家的皇帝都开始自己找地方修建陵墓了!}

{其实看明清时期的陵墓就能看得出来,所有皇帝的陵墓都挤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好事。}

{怎么说?}

{古人都很看重风水,皇帝更是为了自己的陵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吉地,但是一个地方怎么可能都是吉地,更不用说皇帝的陵墓间的还要大!}

{明清时期很多皇帝建造陵墓的时候,都要在自家老祖宗的陵墓中艰难的寻找吉地空隙。}

{万一空地不够大怎么办?}

{陵墓建的小一点呗,还能怎么办?}

{果然还是汉朝的皇帝啊,自己找地方,一个人就占据了那个地方最好的风水!}

{不用退而求其次,对皇帝们来说应该是最爽的!}

{南陵的封土竟然比窦皇后的还要高,这岂不是说明,薄太后的墓葬规格是超越了皇后规制的?}

{毕竟是皇太后,升级了嘛!}

{要是葬在长陵,薄太后可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

{刘恒是真的很孝顺,据说薄太后生病,病了三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刘恒就能风雨无阻的看望自己的母亲,熬好的药都要先自己尝一尝!}

{这故事怎么听得这么耳熟?}

{当然耳熟啊!我国著名的教育人孝顺的名著《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就是这个:亲尝汤药!}

{霸陵主墓道上竟然有一圈松柏林?这应该是后人种植的吧?}

{应该是确定了这座墓葬可能是霸陵的时候,通过现在的侦察技术确定的,然后种上的,一方面做个标记,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上方有这么多的树木,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敢盗墓!}

{主播竟然敢站在汉文帝的头上,big胆!}

汉武帝刘彻被自己大父的霸陵的情况彻底惊呆了。

这么一片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就是他的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这也太荒凉了吧!

原本是封土堆的地方,被人种满了各种树苗,旁边的山间小路,看起来也完全没有皇家陵园的气派。

还有南陵,如果只是拿走了南陵中的各种陪葬品,他可能还不会这么生气,但是天幕你给朕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历经百年,薄太后的尸体仍旧栩栩如生!

这群杀千刀的盗墓贼还将朕曾祖母的棺椁给开了?

刘彻暴怒。

“来人,派匠人将祖父的霸陵、曾祖母的南陵、还有父皇的阳陵,全都加固一遍!主墓室不能打开,那就在外面再放上众多的守护机关!”

“哦,对了,还有霸陵,当初祖父虽然下令简葬,但是作为我大汉的皇帝,怎么能够连封土都没有!”

“之前大汉没钱,现在的大汉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召集人手,为霸陵修建封土!”

“喏!”大臣们也一个个十分的严肃。

他们也不能忍受,自家皇帝,还是以仁德出名的文帝的陵寝变成天幕上这个样子!

其实文帝时期国库中也不是那么穷的,至少修建帝王陵墓的钱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文帝的霸陵之所以这么简陋,还不是因为当初文帝自己想要简葬,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能再听文帝的了,他们大汉,给皇帝死后的哀荣还是可以做到的!

刘彻很生气,尤其是这群没用的后人,连霸陵的地方都没找对!

祭祀都没找对地方,这岂不是让祖父的供奉香火都断了?这怎么行!

汉武帝刘彻深知,没有祖父文帝和父亲景帝,就没有他刘彻的现在。

天幕上的那个刘彻能够有钱去四处征战,修建华美奢靡的茂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祖父和父皇为他留下了很多的财产!

虽然他刘彻小气,蛮横,自恋......但是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大汉的百姓们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已经泪流满面。

他们都是深受文帝和景帝的恩惠的人,文帝和景帝一直都坚持轻徭薄赋,收的税收很少,还经常减免赋税。

要不是有这两位仁德的皇帝,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这样好的皇帝,为什么就连死后的都享受不到帝王应有的尊重呢?

很多百姓都自发的背负起行囊,向着霸陵的方向行进。

原本就在白鹿原生活、为霸陵守陵的人们,更是不敢想象自己究竟是多么的失职,才能让文帝陛下的霸陵变成天幕上的样子!

一时间,为霸陵重新修建封土,成为了全大汉人们最关注的一件事。

明清两朝的君臣们对视一眼,顿觉十分尴尬。

汉文帝作为百帝之师,仁君标杆,是很多皇帝争相模仿的对象。

自从宋代以来,仁君更是成为了评价一个皇帝最好的名词之一。

汉文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很多皇帝都去凤凰嘴祭拜过汉文帝。

就算只是去焚香供奉,并没有留下什么石碑之类的,那也是去瞻仰过汉文帝的英姿的。

结果天幕你竟然告诉他们,这么多年他们祭拜的都是一座空山?里面什么都没有?

康熙更是阴着一张脸不想说话。

他一直就想做一个仁君,汉文帝自然也是他学习的对象,虽然他并没有亲自去过凤凰嘴,但是也是派人去祭祀过的!

结果你现在跟他说,弄错了?

大臣们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在此时去触碰皇帝的怒火。

想想那个元朝的骆天骧,他们就恨得牙根痒痒,你说你要是不确定霸陵的位置就不要乱说啊!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知道连累了多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