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0章

当最后一位死谏的大臣倒下时,殿内只剩下十余名瑟瑟发抖的官员。

武曌缓缓起身,明黄色的龙袍下摆扫过龙案上的奏折。

她看着满殿的尸骸,声音平静得可怕:“传旨,厚葬诸位大臣,追赠谥号,其家眷一律厚待,不得为难。”

说完,她转身走向后殿,背影挺拔如松,唯有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殿外,大雪依旧纷飞,将一切血腥与悲壮都掩埋在纯净的白色之下。

李君羡望着女帝离去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

他知道,从今日起,大周王朝的朝局将彻底改变。

而这场发生在飞雪之日的金銮殿死谏,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永远争论的话题。

武曌的龙靴踏过殿外积雪覆盖的玉阶,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寒风吹动她明黄色的龙袍,猎猎作响。

侍从们远远跟在后面,不敢靠近。女帝的背影在飞雪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金銮殿内,血腥味仍未散去。

二十多位大臣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鲜血在金砖上凝结成暗红色的冰晶。

殿内炭盆中的火焰忽明忽暗,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如同鬼魅般摇曳不定。

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狄英终于动了。

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整了整紫金官袍,缓步走到殿中央。

他的脚步很轻,却让在场所有大臣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殿外传来的雪落声,在这肃杀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耳。

“诸位大人。”

狄英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每一具尸体上短暂停留:“今日之事,若有人胆敢外传——”

他顿了顿,靴尖轻轻踢了踢裴炎尚未完全冷却的尸体:“这就是下场。”

群臣噤若寒蝉。

几位年轻官员的双腿不受控制地发抖,官服下摆已经被冷汗浸湿。

一位翰林学士手中的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死寂的大殿中激起一阵回音。

“狄……狄相……”

礼部尚书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花白的胡须不住抖动:“那……那接下来该如何处置?”

他说话时,眼睛不自觉地瞟向地上那具撞柱而亡的老友尸体,喉结上下滚动。

狄英的目光扫过满殿尸骸,沉声道:“按照陛下口谕,厚葬诸位大臣,追赠谥号,厚待家眷。”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这是追赠方案,诸位过目。”

这时,兵部侍郎壮着胆子问道:“狄相,二十多位大臣同时暴毙,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总不能说他们都是自尽是吧?”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北风从殿门的缝隙中钻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几位大臣不约而同地裹紧了官袍,却驱散不了从心底涌上的寒意。

狄英闭目沉思片刻,突然睁眼,眼中精光一闪:“对外宣称,今日有唐朝和汉朝的刺客潜入,意图刺杀我朝重臣,嫁祸楚国!”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幸而镇国将军李君羡率禁军及时赶到,将刺客尽数诛杀,但仍有二十多位大臣不幸罹难!”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

这个说法虽然牵强,但在当前局势下,确实是最稳妥的托词。

刑部尚书忍不住赞叹:“狄相高见!如此一来,既能解释诸位大人之死,又能激起军民对唐汉二朝的仇恨,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