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6)
李林说:“别人在你这里投了这么多钱,你还有多少钱,积极退赃退赔,可以争取从轻处理。”
金成说:“现在剩下了不到十万元,这些钱都在我的银行卡里面,这些钱是我近期的生活费,其他的真的没有。你们要让我坐牢我也没办法,反正就这样。”
李林听了金成的话,气得一鼻子灰,真想上去揍他。
李林说:“你不要以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如果你觉得这样好的话,那你去监狱多待几年,我想你的钱不可能全部花掉的,你肯定转移了一部分这份钱。这部分钱退出来也许会有从轻处理的机会,你不想讲,我们也会有查的。”
金成说:“真的没钱了,我也实事求是地讲了。”
顾景听了之后也是有点火,说:“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你不讲也无所谓,但是我们会把事情查清楚的。你公司的账本,我们都会进行核算的,这些钱的出处,我们也清楚。你自己看。”
金成说:“我该讲的都讲了,这个钱确实我借了,我赖不掉。还钱,我确实没钱,你们自己看。”
顾景听到这话,心里骂道:“这个家伙太可耻了,简直是个无赖。
顾景看金成根本不想交代有没有藏钱的事情,他对吸收公众存款的事情供认不讳,吸收公众存款的事情确实是摆在他面前的事实,无法抵赖。
顾景心里想:“金成这么聪明,都已经做好了离婚准备了,他肯定留了后手,至少给老婆孩子留了一部分钱,但是他不讲,他老婆更不会讲了。”
李林问:“金成,这些投资人把钱转到你们公司的账户上,你为什么到银行取现。”
“有时候我也要花钱,我也要消费的。再说了,我不可能拿着公司的卡进行刷卡。我感觉这样比较危险,万一卡被偷了,或者丢了,再补办很麻烦。到时候钱都转不出来了,补办卡也需要时间的。
李林对金成的回答,他很是无语。李林说:“你公司的这些会计账本有没有造假的情况?”
金成说:“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我也没有必要去造假。”
李林说:“那你以公司名义问别人借钱,那你公司有没有项目?”
“警官,我本来是想投资的,但是这个经济形势不好,项目也赚不到钱,我也不敢投,那只能把这些借来的钱先填补别人的利息。我自己也要生活,也要消费的。这些钱主要是还利息以及我日常的开支和消费。”
顾景说:“你这日常开支消费也太大了吧?你天天高消费、住宾馆、开豪车,你花人家的钱,不心疼吗?”
“我不花钱,人家会相信我吗?我经常花钱,人家才知道我是大老板,人家才愿意把钱借给我。”
顾景听到金成的话,气得够呛。心里骂道:“不要脸到极点了,就是个骗子。这些投资的人都是冤大头。”
顾景说:“从开始到现在,你问别人借了多少钱了?”
“我没有细细地算过,会计那边应该有账的,我自己估计了一下八九千万有了。”
李林说:“你借这么多债,你准不准备还?”
金成笑了笑说:“警官,这窟窿越来越大,我拿什么还。就是正规的企业,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光利息都高得吓人。”
李林说:“那你一开始就没想着要还,你就在做这些违法的勾当?你把别人都当什么了?”
“警官,高回报是有风险的,这也没办法,投资也有失败的时候。对吧?不能说每个人投资都赚钱的。”
李林说:“是的,人家有的投资确实去做事情,你做事情了吗?你拿着别人的钱进行消费,一部分还其他人的利息,你以为我们不清楚吗?”
金成被说的无语了。顾景继续给他做笔录,又做了一个小时。笔录里把金成如何吸收公众存款了以及拆东墙补西墙和部分消费的过程全部记清楚。顾景把笔录打印出来给金成签字。金成看完笔录,也没有什么意见就签字了。
李林和顾景拿着笔录回到办公室,李林对王志永说:“金成基本上交代了,估计里面有点金额不一定对得上,主要是他这个取现消费的,没办法去核对。他说这些消费有的记不清楚了。有可能他已经藏了一部分现金,这个没办法查。还有就是他的公司会计账目,可能我们要找会计事务所进行核账,具体看一下这些金额的运转情况。”
王志永说:“是的,公司的会计要找过来,做份笔录证明公司的经营情况。基本上是不经营的,就是把钱搞过来还利息和消费。”
顾景说:“是的,他跟鲁萍离婚肯定进行了财产分割的,不想连累他老婆。”
王志永说:“今天晚上又有三个报警人到他家逼债了,杜岚跟邵峰把材料做好了。这三个人涉及将近一千万。等会我让杜岚把笔录给你。”
顾景说:“现在金成的资金链全部断掉了。之后过来报案的人估计还很多人,也有一些人不敢报警,他们也怕有影响。”
王志永说:“这没办法,他们不想报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强求他们的。他们有他们的考量。”
顾景说:“是的,反正是钱是他们的钱,不过有些之前投资的人,他们拿出来了都赚到钱了。这些人到时候不一定配合。”
王志永说:“找归找,能做的先尽量做。这起案件涉及的人员比较多,估计要有一两百号人。”
顾景说:“我们问了金成,金成说具体金额,他也记不清楚,他估计涉及的金额要八九千万。”
王志永说:“目前我们做到笔录的,涉及的金额将近五千万了,没做到笔录的人还有好多。不管怎么样,金成明天肯定要先刑事拘留的,到时候拘留通知书给他父母,让他父母去签字。”
顾景说:“好的。”
王志永说:“你们加班就到这里,先回去休息,晚上我让值班的民警和辅警把人看好。”
顾景说:“好的,那我们先下班了。”
顾景、余刚、邵峰他们也下班回去了。王志永跟李林用聊了一会,李林也回去了。王志永整理了一下手头上的案件材料,整理好后也回家了。回到家里快12点了。
王志永到了隔壁小房间睡了,他不想再吵醒赵雯静。
第二天早上,王志永到所里上班。杜岚对王志永说:“师父,金成被抓的信息在华元镇已经炸开了锅了,好多人知道他被抓了。”
王志永说:“这么快消息就传到社会面上了,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再说金成欠了这么多人的钱,打听他的人很多。”
王志永说:“那是外面的人都知道金成被抓了,那有没有人过来报案?”
杜岚说:“现在还没有,估计他们也不会到金成家里闹了,公司那边更不会去了。”
王志永说:“先观察一段时间,今天金成肯定要先刑拘进去。社会面上的事情,你再留心一下,看看有啥新的情况。”
杜岚说:“好的。”
王志永走到办公室,对赵所说:“赵所,昨天金成都交代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事实,估计有一部分钱被藏起来了,这个他不肯交代了,都说自己花掉了。”
赵所说:“这是肯定的,他不交代,有的时候我们还不好查。至于是他自己消费掉了还是把钱藏起来了,这就说不清楚了。”
王志永说:“他吸收过来的钱,一部分是还利息,另一部分就消费了,肯定藏起来了一部分钱,而且他这个钱都是从公司账户上取现的。我们去一笔笔查的话,工作量太大,也不不现实,估计这部分钱没办法找到。我估计他会藏个几百万,至少五六百万。”
赵所说:“先不管这么多了,我们先把案件办好,今天把人刑拘掉,然后看着账本怎么核查。到时候我让经侦大队的李林和顾景一起办,这些会计账本是不是要找会计事务所进行核查一下,到时候可以出会计报告。这个事情你关心一下。”
王志永说:“好的,我跟经侦大队联系一下。”
王志永回到办公室,看到顾景在整理材料,说:“今天抓紧把金成的刑拘材料批掉,送他到看守所执行刑事拘留。现在社会面上好多人都知道金成被抓了。”
顾景说:“是的,现在好多人都在打听,我抓紧到分局去批刑拘材料批好了。”
王志永说:“好的,这个事情不能拖的。之后你和李林办这起案件,需要配合的,或者人手不够的,你跟我说,我安排其他民警一起配合你。”
顾景说:“好的。”
顾景拿着材料去分局审核了,到了中午金成的刑拘材料批好了。吃完中午饭,顾景和邵峰带着金成一起去看守所,执行刑事拘留了。执行完,他们立即对金成进行了提审。
这时的金成知道了自己的下场,他基本上都交代了犯罪事实,至于他私藏的钱,他还是不肯讲,也不承认私藏钱。
顾景和邵峰回到了所里,王志永看到顾景回来了。王志永对顾景说:“这个案件你主办,会计账本最好找个会计事务所进行审核一下,最好能出个司法会计报告。今天他老婆鲁萍最好能去做份笔录,看他能不能反映出这个钱怎么回事。”
顾景想了想,说:“我感觉这种可能性不会太大,不过我们还是要去做份笔录,问她知不知道钱的事情,我现在和邵峰就过去找她。”
顾景和邵峰开车去了新康村160号,顾景看到鲁萍的沃尔沃轿车在门口。顾景给鲁萍打电话说:“你是鲁萍吗?”
鲁萍一看是陌生号码,说:“是的,你哪位?”
顾景说:“我是华元派出所的警察,我们到你家门口了,我们问一下关于金成的事情。”
鲁萍看了一下院门口,确实站着两个警察,他就让顾景他们进到屋里了。顾景他们进到屋里,屋子是三间两层的楼房,一楼的装修还是挺好的。鲁萍让顾景他们坐在沙发上。
顾景说:“你知道金成公司的情况吗?”
邵峰把笔录纸拿了出来了,准备做笔录。
鲁萍说:“他的事情,我不管的。”
顾景说:“金成的嘉华公司,你不清楚吗?”
鲁萍说:“不清楚。”
“金成问别人借钱的事情,我想你应该也清楚的?”
“我知道他借钱是用于公司的经营,至于他具体做什么事情,我不清楚了,因为我也没有关注这么多事情。”
“那他平时消费情况,你也知道。”
“警官,这个我不清楚了,他的事情我不过问的。他开公司当大老板的,消费是正常的,不可能一点都不消费。”
“那之前有没有别人往他公司投钱的事情?”
“他们做生意总会有经济来往的,别人向他投钱也很正常。”
“金成有没有给你钱。”
鲁萍想了想说:“家庭开支,他给点钱也正常,就是日常开销的,其他也没有什么。”
顾景知道鲁萍卡里没有出入金额大的钱,他想一想问了,她也不会承认。顾景直截了当地说:“目前跟着我们调查下来,金成肯定有一些钱截留下来了,我想这个事情,你要讲清楚,如果这个钱他给你了,你不讲清楚那就构成了掩饰隐瞒违法犯罪所得罪。你还是考虑清楚。”
鲁萍说:“真的没有。”
顾景又跟鲁萍谈了半个多小时,鲁萍还是不承认。顾景让邵峰把笔录做完给鲁萍签字了。鲁萍看完笔录就签字了。
顾景看没啥收获,就和邵峰回去了。最后金成因涉嫌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法院依法判刑。至此,好多投资人(受害人)没有拿到钱。该案件也给那些投资人上了一课,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想着不劳而获终究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