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小
大
魏王府。
魏王府是当今圣上当世子时的家。自从当今圣上被称呼为“殿下”和“陛下”之后,他的家便在皇宫里了。魏王府正殿供着魏王和王妃的灵位。
清晨,戚薇、殷源源、司马剑南和段昭月等四人从魏王府的后门进入了魏王府。他们先到正殿祭拜了魏王和王妃的亡灵之后,再进入青石板路右旁的一座偏殿里。这座偏殿供着巴蜀郡主赵绰韵的灵位。
司马剑南一看见“显巴蜀郡主赵氏讳绰韵之灵”的灵牌时,便跪在地下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她想念母亲二十多年了。顾玉生、顾诺诺、戚薇和殷源源离开巴蜀时,司马剑南也带着儿女和丫环春花秋梅同父亲司马西等家人作别,来到京都的桂花园里。她与同母异父的妹妹段昭月相认。听说母亲的灵位供在魏王府,便上书给当今圣上,请求祭拜母亲的亡灵。当今圣上同意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表妹的请求,并下旨让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作伴,但不得走正门进入魏王府内,必须从后门入。司马剑南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去祭拜母亲的亡灵,前门进后门进都无所谓。
香上了,烛也点了,供品也摆放了,段昭月陪着姐姐一起跪拜。戚薇和殷源源分别代替司马剑南和段昭月敬酒三次,然后烧了纸钱,撤酒于地,最后叩首再拜复位。可是司马剑南却跪在地下死活不肯起身。
“剑南表妹,起来吧!当年姑姑抛弃了你都是为了朕,也是为了南汉的芸芸众生,请剑南表妹原谅姑姑吧!”不知在什么时候当今圣上已经站在司马剑南身后。皇帝身着微服。
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认出身着微服的皇帝之后便连忙跪在地下行稽首礼。
司马剑南转过头来,两眼瞪着当今圣上只顾看。
殷源源赶忙提醒道:“丫头,是圣上,还不赶快行大礼……”
司马剑南本来就跪在地下。只见她转过身来左手掌心向内覆盖右手,双手交叉于胸前,随后缓缓下压至地面;她的头部缓缓向前,额头轻触地面并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她重度了三次这样的稽首动作.
“剑南表妹,好像这稽首礼是朕小时候教给你的!你还记得这事吗?”当今圣上说道。
司马剑南依然跪在地下,说道:“禀告圣上,这事剑南一直记着,而且还记得当年圣上说过的话!”
“当年朕说过什么话啦?”当今圣上问道。
司马剑南转头看了一眼殷源源,然后向皇帝说道:“禀告圣上,当年您曾对微臣说过;若您有幸登基当皇帝,微臣必须对您行规范的稽首礼!敢问圣上,刚才微臣行的稽首礼规范吗?”
“非常规范!”
“那圣上也要兑现当年的诺言啦!”
“朕当年答应你什么来啦?……哦,朕说过要封你为将军……可是朕已经封你为县主了!县主的俸禄可比将军多啊!”皇帝回忆地说道。
“皇帝大表哥,人家就是想当将军嘛……”司马剑南涨红着脸低头说道。
“按照祖例,现在若封你为将军,你就必须到边关服役。边关的生活很苦的呢!”当今圣上说道。
“禀告皇帝大表哥,微臣不怕吃苦!况且微臣的夫君已在边关服役,微臣想同他同甘共苦!”司马剑南说道。
“既然如此,联便封你为眉山郡主兼归德将军;即刻启程到玉哈关同戚光将军一起戍边!”当今圣上说道。
“谢主隆恩!”司马剑南施礼高喊。
殷源源一边扶起司马剑南一边说道:“我古灵精怪的丫头,你现得偿所愿啦!你们的两个孩子我和你公公会负责带好!你就放心去玉哈关吧!”
剑南感谢婆婆。
南汉京都。
桂花园,原是永安门外桂花街口一座荒置多年的普通居民小院。院子内设有花园,但只有几棵桂树和十来间房。当初,顾玉生任庶吉士,萧归沐任镇南将军,为了在京都有个落脚之处,两人都拿出半年的俸禄共同购买了这个小院。说好是暂时共住,今后谁有机会搬走便搬走。可是自从搬进来之后,一住便是十几二十年,谁也没有搬走。不但没人搬走,而搬进来住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如今的桂花园,除了住有顾玉生和萧归沐两家人之外,还住有顾玉人一家、吕丞相一家、关怡一家和顾玉茹一家。合算起来,大大小小,从上到下,少说也有四十多口人。虽然很拥挤,可是他们都很乐意。因为他们本是一家人。
如今的桂花园真的了不得了,竟然住着两位公主,一个国公兼首辅,三个侯爷,六个女将军。在京都。乃至整个南汉朝野的眼球都聚焦于这个小小的院子之中。
桂花街已成了无夜街。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在桂花园门口,不时有几辆马车或轿子停下。他们都是来桂花园里“办事”的。他们大多手持文件,步履匆匆。也有手提包裹的。
你瞧,眼前刚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位手里便提着包裹。他姓王名武良,是覃丞相的小舅子,原是兵部尚书,被当今圣上罢免了官职。他站在门口中等待着,脸上写满了焦急,一头白发颤抖着──坏人变老了。他来桂花园要拜访谁呢?是吕首辅还是顾玉生尚书呢?应该是来拜见吕首辅吧?!不然手里是不会提着包裹的,脸上也不会写满了焦急的!可是,吕首辅会接见他并接受他手中的包裹吗?
春天花开,秋天花落。
顾玉生任兵部尚书已经三年多了。每天上朝散朝,似乎一切都按部就班,又似乎一切都在变动。吕倩倩每天要为桂花园的四十多口人的吃喝拉撒操心,更加忙了。但有丈夫陪在身边,她似乎胖了好多。
关怡官居九门提督。她的麾下有一支近三万人的军士,每天要巡逻,还要训练,很少回桂花园。儿子解方的日常生活都交给吕倩倩,读书和练武也只好交给顾玉生了。时间一长,解方开始叛逆,母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这让关怡很难过。夜深时,关怡常在解岸灵牌前伤心落泪。
这年入冬,解老妈从解家坳寄来书信。信中说道,解老爹身染重疾,将不久于世,死前想见孙子解方最后一面。
于是,关怡匆忙辞去“九门提督”官职,带着解方回解家坳去了。圣上下诏让戚琼琼接任“九门提督”。
不久,萧归沐和紫玫瑰也上疏辞去了马军正副统领职务,带着李云龙回明月岛定居去了。
次年春天,戚薇和殷源源也告老还乡,带着戚光的两个子女回阳城戚家盐店去了。
似乎候鸟都飞走了。
送走了关怡、萧归沐、戚薇等人之后,桂花园内似乎清静很多。但桂花园门口依然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桂花街依然是无夜街。客人们依然是手提文件或包裹,依然是步履匆匆。
这年顾大宝满十八岁,参加了春闱,录入正榜。一个月后又参加殿试,赐武进士出身,并被拨入九门步军巡捕北营担任守备,成了母亲戚琼琼麾下的一员。
小伙子身着厚重的铠甲,腰挂佩剑,每天从北门巡逻到德胜街尾,又从德胜街尾回到北门,检查了一百多个巡视点,行程达一百多里。
顾大宝是个既帅气又英俊潇洒的男孩:挺拔的身材,宽肩窄腰;眼睛如黑宝石,炯炯有神;举止潇洒,气质超凡脱俗。但不知道在何时开始,那清秀而稚嫩的脸蛋上总是挂着几颗水珠般的青春痘。这让小伙子很是羞怯,不愿意被别人过多关注。母亲戚琼琼忙自己的,从不关注。可是,他的二妈──昭月公主段昭月──已经关注多时了,正在为顾大宝的婚事忙呢。
一天,吃晚饭时,段昭月告诉顾玉人和戚琼琼,桂花园将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到来了。
“什么天大的喜事呢?”顾玉人和戚琼琼同时问道。
段昭月笑着说道:“皇兄皇嫂看中我们家大宝啦!要把平阳长公主赵婧下嫁给他。”
她本想这样说:我家顾大宝已经长大了,该娶亲了,可你们做为亲爹亲娘的一直不闻不问!是我这个当姨娘的多事,跑到宫里同夏皇后和当今圣上求情,并好话说尽,皇帝和皇后才肯把美丽的长公主下嫁给我们家!
可是段昭月并没有这样说──这就是段昭月的格局。
戚琼琼惊喜地问道:“这是真的吗?顾大宝那小子真有艳福!”
段昭月笑着说道:“姐姐,当然是真的啦!我今天在宫中听皇嫂说,明天早朝当今圣上便赐婚了。”
戚琼琼激动地说道:“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我要当婆婆啦!昭月师妹,姐要当婆婆了,你应该祝福我吧?”
段昭月说道:“看你说的!你是大宝的亲娘我是大宝的二娘,你当婆婆了,难道我不是婆婆吗?”
戚琼琼已激动得一塌糊涂,说道:“我是婆婆,你也是婆婆,我俩将要成为平阳长公主的婆婆啦!今后我俩要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哦!”
昭月问道:“姐,谁是外呀?”
戚琼琼无言以对。
这年中秋节前,平阳长公主赵婧满十五岁了,下嫁给顾大宝,成了桂花园里的小媳妇。
萧归沐回明月岛后,桂花园内依然居住着两个公主──昭月公主和平阳长公主。
转眼便是中秋节。吕倩倩刚忙完顾大宝和平阳长公主赵婧的婚礼,喘息未安,又要为过中秋节做准备了。吕倩倩真的成了管家婆。
在京都,中秋节被视为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重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习俗尤为独特和盛大。中秋之夜,赏月与文会是免不了的。为了赏月,大户贵家常搭建台榭。到夜晚,一家人在结饰的台榭上一边赏月,一边享用美食──除了月饼,还有石榴、榅勃、梨、枣、葡萄以及新上市的螃蟹等海鲜。
在中秋之夜,文人墨客则乘兴抚琴吟诗,挥毫把盏,诗书画音美皆被月色浸染。
以往过中秋节,桂花园里是不搭建台榭的。现在考虑到平阳长公主刚嫁到桂花园,戚琼琼、段昭月、吕倩倩、周姨娘和顾玉茹等五个女人坐在一起商量,都觉得今年还是隆重一点好。又征求了吕丞相、顾玉人、顾玉生三个男人的竟见,他们也说隆重一点好。于是,吕倩倩便命下人在院子中央的桂花树旁搭建起一座台榭。
至晚间,女人和孩子们又忙着给台树装饰。戚琼琼和吕倩倩忙着把月饼、螃蟹、石榴、梨、枣子、橘等时节食物摆到圆桌上。
吕倩倩向戚琼惊问道:“大嫂,您知道今天我为何要买如此多的螃蟹吗?”
戚琼琼笑着说道:“是价廉吧?”
吕倩倩摇着头说道:“一两银子十斤,价廉吗?”
戚琼琼惊愕地说道:“太贵啦!哦,是了,俗活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现在是中秋节,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你是想让大家在今晚都能放开肚子尽情地吃,对吧?”
吕倩倩依然摇着头说道:“这是我的心愿,但不是原因。”
戚琼琼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原因是什么呢?”
吕倩倩说道:“是因为您的儿媳妇平阳长公主最喜欢吃螃蟹。”
段昭月在旁边听见,笑着说道:“凭什么呀?凭她身份是公主吗?我也是公主身份,我最喜欢吃苹果啦!请你也去拉一马车苹果回来吧!”
在桂花园,吕倩倩与段昭月最谈得来,两人是好友。只见吕倩倩伸出手指,在段昭月的面颊上一拧,说道:“哎哟哟,太粗糙啦!重新投胎吧!等你再当新媳妇的时候,我一定派人到东洋去给你买回一大船!”
段昭月笑着说道:“好!说定啦!到时候我又当妯,你又当娌。你我还是妯娌!”
戚琼琼知道她俩是在开玩笑,便笑着走下了台榭。她问大丫头梦银:“大宝少爷人呢?”
顾大宝抱着一酝酒从房间走了出来,答道:“娘,我在这呢。”
顾大宝抱出的这酝酒是当今圣上派人送来的,一起送来的还有夏皇后赏赐的一盒包子。
戚琼琼走进伙房内,看见平阳长公主赵婧正在把蒸好的包子摆在竹笼中,准备端出。
戚琼琼连忙走了过去,一边端起竹笼,一边说道:“这些让下人干就好啦!公主乃金贵之身,怎能干如此重活呢?”
赵婧笑眯眯地对戚琼琼说道:“婆婆,这是举手之劳,没事的。儿媳妇在宫里时也常常跟随母后到御膳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蒸包子的活也干过无数次。”
这让戚琼琼很惊愕。她一直以为公主在皇宫里除了学习社交礼仪之外,便是享受生活,吃喝玩乐而已!谁会想到她们还会蒸包子呢?
这天晚上,吕丞相、顾玉人、顾玉生围坐在台榭中央的那张圆桌上,周姨娘、戚琼琼、段昭月、吕倩倩、顾玉茹和赵婧围坐在左边的那张圆桌上,顾大宝、顾二宝、顾玉玉、张大郎、张二郎、顾诺诺、顾三梅、张三郎、张小洁、顾四宝和顾五梅等一群小伙伴围坐在右边的那张大圆桌旁。顾大宝因为自己已是朝廷官员且如今又做了驸马爷,便缠着吕倩倩直嚷道:“尊敬的婶婶,请您看看:我们右边那张桌子围坐的人是不是太多啦?而中间那桌如此之大却只坐三个人……”他想同大男人坐同桌。
吕倩倩伸手刮了刮他的鼻梁,笑着说道:“你不是他们的‘元帅’吗?元帅怎能离开自己的麾下成为光棍元帅啊!”
顾大宝斜睨了平阳长公主赵婧一眼,对吕倩倩说道:“谢谢婶婶的提醒!我们右边那桌拥挤得恰到好处!”说完,便走回右桌同他那帮‘麾下’喝酒吃蟹去了。
这天晚上,虽然桂花园搭建了赏月台榭,但从上到下,大大小小,人人都把精力集中到那些“美食”上面。准确地说,他们都是尽情地享受着螃蟹、新酒和包子。至于抚琴吟诗,挥毫把盏等文雅之举,只有顾玉玉吹了一首《秋湖月夜》。没有人吟诗,也没有人作画。
这天晚上,吕倩倩购买的螃蟹丰满肥美,非常诱人。而素来胃口不好的吕丞相竟然抵抗不了诱惑也吃了半只蟹肉。
散席之后,人人都带着满足回房睡觉去了。
到了后半夜,正当众人都睡得香甜的时候周姨娘却急匆匆地敲开了顾玉生和吕倩倩的房门,说吕丞相胃腹绞痛得很,既呕吐又腹泻。
吕倩倩散席之后要看着下人收拾碗碟。顾玉生等着她一起上床,因此两人都晚睡,刚睡熟。如今从梦中听见说岳父大人得了急病,连忙起床换衣,赶到吕丞相房间。只见吕丞相汗流满面,绞痛成一团。
周姨娘急得捶胸口,哭道:“如果我在他身边,绝对不会让他吃的……”她一直反对相爷吃蟹。
吕倩倩跪在父亲的床前不知所措。她真后悔购买了螃蟹。
顾玉生急命备车,他要亲自到太医院请太医。
可是,太医尚未到,吕丞相已经绞痛得断了气。
办完了吕丞相的后事之后,周姨娘因伤心过度也病倒了。顾玉生和吕倩倩请医抓药,奔走不停,可是她们病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不到半个月周姨娘便撒手尘寰,去同吕丞相团聚去了。
这年秋末,黄河上中游暴雨成灾。当今圣上任命顾玉生到灾区赈灾。由于黄河堤坝多处决口,顾玉生上书朝廷请求拨款进行修复加固。当今圣上批复了顾玉生的上书,并为黄河堤坝除险加固拨出专款。同时下旨封顾玉生为工部尚书,而免去其兵部尚书职务。
随后的两车,顾玉生把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留在京都的桂花园,自己一个人来到黄河边的都水外监驻地澶州,吃在堤坝,睡在堤坝。经过两年的努力,黄河中下游的险情基本除去,并得到应有的加固。
顾玉生回京之后,被当今圣上封为副丞相,可以在政事堂上参与会议和讨论国政了。可在他当任副丞相期间,当今圣上也起复了覃丞相的小舅子王武良为兵部尚书。
顾玉生在副丞相的位上尚未坐满一年,王武良便向朝廷参了他一本,说他任西北路军元帅时,滥杀战马。
这事若真的追究起来确实是大事。因为南汉朝廷早就是有“杀战马者死”的法令。如今吕丞相已经死去,朝中的大臣们有谁愿意来为顾玉生辩解呢?
“一个也没有!”顾玉生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事当今圣上倒是心知肚明,但问题是如今的皇帝也不想让顾玉生继续待在京都了。
顾玉生在心里自己骂自己道:“顾玉生,这是你活该!谁叫你性情耿直,不善于权谋和策略?又得罪了那么多人!当今圣上不砍你的头颅,那是顾着以前的情面,是对你格外开恩啦!”
不久,顾玉生被罢去副丞相任,出知阳州。
阳春的四月,山峦叠翠,碧水传情。
顾玉生带着夫人吕倩倩、儿子顾玉玉和女儿顾诺诺等家人离开了京都,去阳州赴任。
送行的有顾玉人、戚琼琼、段昭月、顾大宝、平阳长公主赵婧、顾二宝、顾三梅、顾四宝、顾五梅、顾玉茹、张大郎、张二郎、张三郎和张小洁。
此时,顾玉玉己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已定了亲,又是国子监的生员。顾玉生本想把他留在京都,同哥哥顾玉人的家人一起生活,以便来年参加乡试。可是顾玉玉是贤孝儿子,执意要陪着父亲到阳州赴任。
顾玉生问道:“玉玉儿,你不想参加来年的乡试啦?”
顾玉玉对父亲说道:“爹爹,孩儿十八岁了,可是同爹爹相处的日子加起来还不足五年时间!您就让孩儿在您身边多待一些日子吧?”
早晨的天空,就像情人的脸,一会儿杏花春雨,一会儿阳光明媚。顾玉生感觉如今的朝堂就像早晨的天空,让他琢磨不透。
顾玉生默默地行走在官道的最前面,哥哥顾玉人紧跟其后。
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在玉哈关城楼上那夜的梦境来。戚琼琼在梦境里的每一个动作和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回味悠长。
顾玉生喃喃自语:“原来你是神仙,有先见之明啊!”
顾玉人听了,问道:“二弟,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顾玉生知道自己失神了,忙停止脚步说道:“大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哥哥,我们就此别过吧!……”
顾玉生的话还未说完,只见走在后面的戚琼琼一把搂过顾诺诺失声痛哭道:“诺诺,大姨妈的小心肝!今后无论到那里都要照顾好自己。到阳城之后一定要听爹爹和二娘的话,不能任性!你要常到戚家盐店看望外公外婆……”
顾诺诺拿着手帕,,一边给戚琼琼擦眼泪,一边说道:“大姨妈,别太难过!您的吩咐诺诺已经记着啦!我们离去之后您们在京都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为诺诺担心!诺诺在阳州会经常想你们的……”她也哭出了声。
金色的十月,顾玉生一家人抵达阳城。
这年末,中原出现了农民反叛。原因是赋税太重了。
顾玉生上书朝廷,建议减少一些公共事务开支,放缓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合理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可是朝廷认为,目前正是百业待兴的时候,国库需要银子,因此对顾玉生的上书一直不理不睬。
顾玉生知道,中原那些叛匪迟早会流窜到阳州的。目前阳城的城墙破旧低矮,当务之急是必须动员居民加固城墙──城坚池固才能保境安民。
从第二年春天开始,顾玉生便发动阳城内居民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而居民们缺少的是银子,都愿意以劳代资。“有银子的出银子,有劳力的出劳力”这是顾玉生发动居民修理城墙的有效方法。因此,阳城的城墙很快得到维修加固。
这年夏天,“邻省贼”一万多人真的流窜到阳州。他们围攻阳城半个多月,但由于阳城城坚池固,“邻省贼”最后无功而退。
这年的中秋节,顾玉生带着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回晒盐场度假。
在路上,吕倩倩看见东河两边都是荒地,便问道:“相公,为何东河两边荒地如此之多呀?”
顾玉生环顾了东河四周,说道:“因为东河常发生水灾,两边荒地常被淹没,常常颗粒无收,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不愿意开垦。”
吕倩倩认真地对顾玉生说道:“你这位阳州的父母官也该治治东河啦!”
顾玉生抱拳施礼道:“谢谢夫人的提醒。”
这年冬天,东河进入枯水期,顾玉生便动员东河两岸的村民对东河进行清淤,疏通水道,加高河堤。
不久,顾玉生又遭到王武良等人的弹刻,说他在维修加固阳城城墙时,强征民夫。
顾玉生一面上疏自辩,一面要求辞官还乡。结果当今圣上下旨,真的让顾玉生致仕了。从此,他告别了充满是非的官场,回到晒盐场生活。
一天,顾玉生和吕倩倩一起押车运盐去阳城。过东河渡口时,吕倩倩发现东河两岸还是荒芜一片。
吕倩倩问顾玉生:“相公,东河经过整治已经很少有水患了,为何两边荒地还是如此之多呢?”
顾玉生说道:“这两边都是湿地,开垦出来能种什么呀?”
吕倩倩看了看说道:“开垦出来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
顾玉生说道:“开垦也需要人力和银子,可是百姓无钱啊!”
吕倩倩说道:“相公,这两年我们晒盐场也攒下一些银钱,不若我们用来开垦这片荒地吧?”
顾玉生问道:“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钱不会打水漂吧?”
吕倩倩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只要你同意保证有赚无赔。”
顾玉生又说道:“我们的银钱够开垦这片荒地吗?况且这些荒地原是有主的,我们必须从地主手中购买出来才可开垦。这也是一笔大开支!”
吕倩倩说道:“银钱不够可以借呗。”
顾玉生问道:“向谁借?”
吕倩倩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本夫人有的是方法!”
不久,顾玉生和吕倩倩在戚薇殷源源和继母惠儿的帮助下,购买了东河两岸近一千亩的水荒地。他们雇工一边开垦一边播种。
忙了一天,顾玉生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可吕倩倩却在翻箱倒柜──为了购买耕牛、农具和播种,她把藏在箱子底下的私房钱都全拿出来。她的银子有长形的、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大小不一,都堆在小茶几上面。
吕倩倩对床上的顾玉生说道:“当家的,我藏的私房钱都全部拿出来了,你的呢?”
顾玉生用手指着茶几上的碎银,笑着说道:“我的私房钱不是已经全部交给你了吗?”
吕倩倩骂道:“说谎不打草稿!什么时候呀?”
顾玉生翻身起床,坐在床上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私房钱就是我自己!在第一次见你的那天晚上我便把自己交给你了,那我的私房钱也是在那天晚上交给你啦!”
霎时,吕倩倩的脸全涨红了,嗔道:“越老越不正经,越老脸皮越厚了……”
回想着吕倩倩半嗔半喜的骂声,顾玉生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本来是一只金丝鸟,为了我顾玉生,一生都在等待和无奈中度过;她既勤劳又能吃苦,格局大,智慧过人;她本可以嫁个金龟婿,却一生只钟情于我顾玉生一人,把一切都献给我顾玉生……
“她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人啊!”顾玉生在心里暗暗感叹道。
想着,顾玉生突然伸出双手,把吕倩倩紧紧搂住……
金色的十月,吕倩倩管理的稻田收割了──大丰收。
秋闱时,顾玉玉获得阳州第一名。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吕倩倩便悄悄地为儿子准备行李。她希望儿子马上上京赶考,参加春闱。
顾玉玉的未婚妻是功臣后代已故的忠武将军杨文华的大孙女杨谨。这两天顾玉生也接到亲家杨孝派人送来的书信,说女儿待字闺中已二十岁了,望顾玉生择吉日让女婿顾玉玉迎娶女儿。还说阳州离京都太远,送女儿到阳州来不方便,建议在京都的桂花园结亲最妥当。
顾玉生和吕倩倩早就希望儿子进京了。
早饭后,吕倩倩拿着杨孝的书信,对顾玉玉说道:“玉玉儿,你未来的岳父大人已经来信催婚了,我和你爹爹希望你马上启程进京,一是参加春闱,二是在桂花园里迎娶杨谨,三是送妹出嫁。行李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明日是吉日,你们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爹,娘,日子还充裕,就让孩儿在家再陪爹爹几天吧?”
顾玉生说道:“玉玉儿,这回是你们兄妹一起进京。”
顾玉玉高兴地说道:“爹爹,有诺诺陪伴,孩儿在路上就不太孤寂啦!”顾玉生捋一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其实,你爹爹三年前就定下你妹妹
诺诺的婚事了。婆家姓解。她的未来婆婆姓关名怡,是朝廷的一名女将,是个急性子。你未来的妹夫姓解名方,和你爹爹一样,都是文武‘双探花’”。
顾玉玉惊讶地问道:“解方那小子已经中进士啦?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顾玉生捋着胡子说道:“他少年得志,三年前便中文武‘双探花’啦!”
顾玉玉问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呀?”
段玉生说道:“解方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解方现在是翰林院修编,他和他的母亲关怡都住在京都的桂花园。你关怡舅妈已经多次来信催婚啦!”
顾玉玉说道:“我知道关怡舅妈的脾气,她确实是个急性子。”
顾玉生捋着胡子继续说道:“玉玉儿,你这次进京肩负着三大重任:一是参加春闱;二是自己完婚;三是送妹妹出嫁。事不宜迟,明天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我一到京都便要应付春闱,那有空闲来筹备自己和妹妹的婚事呀?”
顾玉生说道:“爹爹已经修书给你大伯和两位伯母,委托他们筹备和主持你们的婚礼。而大伯和两位伯母素来办事都妥当,请你和诺诺放心就是。”
第二天,顾玉玉和顾诺诺最终离开了晒盐场,向京都去了。
顾玉生、吕倩倩、惠儿和木明绚站在路口一直挥泪,直到天黑才往家里走。
东河渡口自顾玉生回晒盐场之后一直太平。可是,最近却又再现一宗人命案。
半年前,东河岸边一个叫谢宅的小村庄的一个少妇晚归时被人奸污后杀死在河边,阳州府派人侦查了几个月,一直没抓到凶手,至今这个案子尚未结案。
顾玉生也去看了作案现场,发现凶手的做案手法和当年那子“采花大盗”做案相似。于是,他又同当年一样,每晚穿着夜衣夜裤,蒙着面到东河渡口附近埋伏。
魏王府是当今圣上当世子时的家。自从当今圣上被称呼为“殿下”和“陛下”之后,他的家便在皇宫里了。魏王府正殿供着魏王和王妃的灵位。
清晨,戚薇、殷源源、司马剑南和段昭月等四人从魏王府的后门进入了魏王府。他们先到正殿祭拜了魏王和王妃的亡灵之后,再进入青石板路右旁的一座偏殿里。这座偏殿供着巴蜀郡主赵绰韵的灵位。
司马剑南一看见“显巴蜀郡主赵氏讳绰韵之灵”的灵牌时,便跪在地下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她想念母亲二十多年了。顾玉生、顾诺诺、戚薇和殷源源离开巴蜀时,司马剑南也带着儿女和丫环春花秋梅同父亲司马西等家人作别,来到京都的桂花园里。她与同母异父的妹妹段昭月相认。听说母亲的灵位供在魏王府,便上书给当今圣上,请求祭拜母亲的亡灵。当今圣上同意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表妹的请求,并下旨让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作伴,但不得走正门进入魏王府内,必须从后门入。司马剑南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去祭拜母亲的亡灵,前门进后门进都无所谓。
香上了,烛也点了,供品也摆放了,段昭月陪着姐姐一起跪拜。戚薇和殷源源分别代替司马剑南和段昭月敬酒三次,然后烧了纸钱,撤酒于地,最后叩首再拜复位。可是司马剑南却跪在地下死活不肯起身。
“剑南表妹,起来吧!当年姑姑抛弃了你都是为了朕,也是为了南汉的芸芸众生,请剑南表妹原谅姑姑吧!”不知在什么时候当今圣上已经站在司马剑南身后。皇帝身着微服。
戚薇、殷源源和段昭月认出身着微服的皇帝之后便连忙跪在地下行稽首礼。
司马剑南转过头来,两眼瞪着当今圣上只顾看。
殷源源赶忙提醒道:“丫头,是圣上,还不赶快行大礼……”
司马剑南本来就跪在地下。只见她转过身来左手掌心向内覆盖右手,双手交叉于胸前,随后缓缓下压至地面;她的头部缓缓向前,额头轻触地面并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她重度了三次这样的稽首动作.
“剑南表妹,好像这稽首礼是朕小时候教给你的!你还记得这事吗?”当今圣上说道。
司马剑南依然跪在地下,说道:“禀告圣上,这事剑南一直记着,而且还记得当年圣上说过的话!”
“当年朕说过什么话啦?”当今圣上问道。
司马剑南转头看了一眼殷源源,然后向皇帝说道:“禀告圣上,当年您曾对微臣说过;若您有幸登基当皇帝,微臣必须对您行规范的稽首礼!敢问圣上,刚才微臣行的稽首礼规范吗?”
“非常规范!”
“那圣上也要兑现当年的诺言啦!”
“朕当年答应你什么来啦?……哦,朕说过要封你为将军……可是朕已经封你为县主了!县主的俸禄可比将军多啊!”皇帝回忆地说道。
“皇帝大表哥,人家就是想当将军嘛……”司马剑南涨红着脸低头说道。
“按照祖例,现在若封你为将军,你就必须到边关服役。边关的生活很苦的呢!”当今圣上说道。
“禀告皇帝大表哥,微臣不怕吃苦!况且微臣的夫君已在边关服役,微臣想同他同甘共苦!”司马剑南说道。
“既然如此,联便封你为眉山郡主兼归德将军;即刻启程到玉哈关同戚光将军一起戍边!”当今圣上说道。
“谢主隆恩!”司马剑南施礼高喊。
殷源源一边扶起司马剑南一边说道:“我古灵精怪的丫头,你现得偿所愿啦!你们的两个孩子我和你公公会负责带好!你就放心去玉哈关吧!”
剑南感谢婆婆。
南汉京都。
桂花园,原是永安门外桂花街口一座荒置多年的普通居民小院。院子内设有花园,但只有几棵桂树和十来间房。当初,顾玉生任庶吉士,萧归沐任镇南将军,为了在京都有个落脚之处,两人都拿出半年的俸禄共同购买了这个小院。说好是暂时共住,今后谁有机会搬走便搬走。可是自从搬进来之后,一住便是十几二十年,谁也没有搬走。不但没人搬走,而搬进来住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如今的桂花园,除了住有顾玉生和萧归沐两家人之外,还住有顾玉人一家、吕丞相一家、关怡一家和顾玉茹一家。合算起来,大大小小,从上到下,少说也有四十多口人。虽然很拥挤,可是他们都很乐意。因为他们本是一家人。
如今的桂花园真的了不得了,竟然住着两位公主,一个国公兼首辅,三个侯爷,六个女将军。在京都。乃至整个南汉朝野的眼球都聚焦于这个小小的院子之中。
桂花街已成了无夜街。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在桂花园门口,不时有几辆马车或轿子停下。他们都是来桂花园里“办事”的。他们大多手持文件,步履匆匆。也有手提包裹的。
你瞧,眼前刚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位手里便提着包裹。他姓王名武良,是覃丞相的小舅子,原是兵部尚书,被当今圣上罢免了官职。他站在门口中等待着,脸上写满了焦急,一头白发颤抖着──坏人变老了。他来桂花园要拜访谁呢?是吕首辅还是顾玉生尚书呢?应该是来拜见吕首辅吧?!不然手里是不会提着包裹的,脸上也不会写满了焦急的!可是,吕首辅会接见他并接受他手中的包裹吗?
春天花开,秋天花落。
顾玉生任兵部尚书已经三年多了。每天上朝散朝,似乎一切都按部就班,又似乎一切都在变动。吕倩倩每天要为桂花园的四十多口人的吃喝拉撒操心,更加忙了。但有丈夫陪在身边,她似乎胖了好多。
关怡官居九门提督。她的麾下有一支近三万人的军士,每天要巡逻,还要训练,很少回桂花园。儿子解方的日常生活都交给吕倩倩,读书和练武也只好交给顾玉生了。时间一长,解方开始叛逆,母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这让关怡很难过。夜深时,关怡常在解岸灵牌前伤心落泪。
这年入冬,解老妈从解家坳寄来书信。信中说道,解老爹身染重疾,将不久于世,死前想见孙子解方最后一面。
于是,关怡匆忙辞去“九门提督”官职,带着解方回解家坳去了。圣上下诏让戚琼琼接任“九门提督”。
不久,萧归沐和紫玫瑰也上疏辞去了马军正副统领职务,带着李云龙回明月岛定居去了。
次年春天,戚薇和殷源源也告老还乡,带着戚光的两个子女回阳城戚家盐店去了。
似乎候鸟都飞走了。
送走了关怡、萧归沐、戚薇等人之后,桂花园内似乎清静很多。但桂花园门口依然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桂花街依然是无夜街。客人们依然是手提文件或包裹,依然是步履匆匆。
这年顾大宝满十八岁,参加了春闱,录入正榜。一个月后又参加殿试,赐武进士出身,并被拨入九门步军巡捕北营担任守备,成了母亲戚琼琼麾下的一员。
小伙子身着厚重的铠甲,腰挂佩剑,每天从北门巡逻到德胜街尾,又从德胜街尾回到北门,检查了一百多个巡视点,行程达一百多里。
顾大宝是个既帅气又英俊潇洒的男孩:挺拔的身材,宽肩窄腰;眼睛如黑宝石,炯炯有神;举止潇洒,气质超凡脱俗。但不知道在何时开始,那清秀而稚嫩的脸蛋上总是挂着几颗水珠般的青春痘。这让小伙子很是羞怯,不愿意被别人过多关注。母亲戚琼琼忙自己的,从不关注。可是,他的二妈──昭月公主段昭月──已经关注多时了,正在为顾大宝的婚事忙呢。
一天,吃晚饭时,段昭月告诉顾玉人和戚琼琼,桂花园将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到来了。
“什么天大的喜事呢?”顾玉人和戚琼琼同时问道。
段昭月笑着说道:“皇兄皇嫂看中我们家大宝啦!要把平阳长公主赵婧下嫁给他。”
她本想这样说:我家顾大宝已经长大了,该娶亲了,可你们做为亲爹亲娘的一直不闻不问!是我这个当姨娘的多事,跑到宫里同夏皇后和当今圣上求情,并好话说尽,皇帝和皇后才肯把美丽的长公主下嫁给我们家!
可是段昭月并没有这样说──这就是段昭月的格局。
戚琼琼惊喜地问道:“这是真的吗?顾大宝那小子真有艳福!”
段昭月笑着说道:“姐姐,当然是真的啦!我今天在宫中听皇嫂说,明天早朝当今圣上便赐婚了。”
戚琼琼激动地说道:“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我要当婆婆啦!昭月师妹,姐要当婆婆了,你应该祝福我吧?”
段昭月说道:“看你说的!你是大宝的亲娘我是大宝的二娘,你当婆婆了,难道我不是婆婆吗?”
戚琼琼已激动得一塌糊涂,说道:“我是婆婆,你也是婆婆,我俩将要成为平阳长公主的婆婆啦!今后我俩要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哦!”
昭月问道:“姐,谁是外呀?”
戚琼琼无言以对。
这年中秋节前,平阳长公主赵婧满十五岁了,下嫁给顾大宝,成了桂花园里的小媳妇。
萧归沐回明月岛后,桂花园内依然居住着两个公主──昭月公主和平阳长公主。
转眼便是中秋节。吕倩倩刚忙完顾大宝和平阳长公主赵婧的婚礼,喘息未安,又要为过中秋节做准备了。吕倩倩真的成了管家婆。
在京都,中秋节被视为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重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习俗尤为独特和盛大。中秋之夜,赏月与文会是免不了的。为了赏月,大户贵家常搭建台榭。到夜晚,一家人在结饰的台榭上一边赏月,一边享用美食──除了月饼,还有石榴、榅勃、梨、枣、葡萄以及新上市的螃蟹等海鲜。
在中秋之夜,文人墨客则乘兴抚琴吟诗,挥毫把盏,诗书画音美皆被月色浸染。
以往过中秋节,桂花园里是不搭建台榭的。现在考虑到平阳长公主刚嫁到桂花园,戚琼琼、段昭月、吕倩倩、周姨娘和顾玉茹等五个女人坐在一起商量,都觉得今年还是隆重一点好。又征求了吕丞相、顾玉人、顾玉生三个男人的竟见,他们也说隆重一点好。于是,吕倩倩便命下人在院子中央的桂花树旁搭建起一座台榭。
至晚间,女人和孩子们又忙着给台树装饰。戚琼琼和吕倩倩忙着把月饼、螃蟹、石榴、梨、枣子、橘等时节食物摆到圆桌上。
吕倩倩向戚琼惊问道:“大嫂,您知道今天我为何要买如此多的螃蟹吗?”
戚琼琼笑着说道:“是价廉吧?”
吕倩倩摇着头说道:“一两银子十斤,价廉吗?”
戚琼琼惊愕地说道:“太贵啦!哦,是了,俗活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现在是中秋节,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你是想让大家在今晚都能放开肚子尽情地吃,对吧?”
吕倩倩依然摇着头说道:“这是我的心愿,但不是原因。”
戚琼琼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原因是什么呢?”
吕倩倩说道:“是因为您的儿媳妇平阳长公主最喜欢吃螃蟹。”
段昭月在旁边听见,笑着说道:“凭什么呀?凭她身份是公主吗?我也是公主身份,我最喜欢吃苹果啦!请你也去拉一马车苹果回来吧!”
在桂花园,吕倩倩与段昭月最谈得来,两人是好友。只见吕倩倩伸出手指,在段昭月的面颊上一拧,说道:“哎哟哟,太粗糙啦!重新投胎吧!等你再当新媳妇的时候,我一定派人到东洋去给你买回一大船!”
段昭月笑着说道:“好!说定啦!到时候我又当妯,你又当娌。你我还是妯娌!”
戚琼琼知道她俩是在开玩笑,便笑着走下了台榭。她问大丫头梦银:“大宝少爷人呢?”
顾大宝抱着一酝酒从房间走了出来,答道:“娘,我在这呢。”
顾大宝抱出的这酝酒是当今圣上派人送来的,一起送来的还有夏皇后赏赐的一盒包子。
戚琼琼走进伙房内,看见平阳长公主赵婧正在把蒸好的包子摆在竹笼中,准备端出。
戚琼琼连忙走了过去,一边端起竹笼,一边说道:“这些让下人干就好啦!公主乃金贵之身,怎能干如此重活呢?”
赵婧笑眯眯地对戚琼琼说道:“婆婆,这是举手之劳,没事的。儿媳妇在宫里时也常常跟随母后到御膳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蒸包子的活也干过无数次。”
这让戚琼琼很惊愕。她一直以为公主在皇宫里除了学习社交礼仪之外,便是享受生活,吃喝玩乐而已!谁会想到她们还会蒸包子呢?
这天晚上,吕丞相、顾玉人、顾玉生围坐在台榭中央的那张圆桌上,周姨娘、戚琼琼、段昭月、吕倩倩、顾玉茹和赵婧围坐在左边的那张圆桌上,顾大宝、顾二宝、顾玉玉、张大郎、张二郎、顾诺诺、顾三梅、张三郎、张小洁、顾四宝和顾五梅等一群小伙伴围坐在右边的那张大圆桌旁。顾大宝因为自己已是朝廷官员且如今又做了驸马爷,便缠着吕倩倩直嚷道:“尊敬的婶婶,请您看看:我们右边那张桌子围坐的人是不是太多啦?而中间那桌如此之大却只坐三个人……”他想同大男人坐同桌。
吕倩倩伸手刮了刮他的鼻梁,笑着说道:“你不是他们的‘元帅’吗?元帅怎能离开自己的麾下成为光棍元帅啊!”
顾大宝斜睨了平阳长公主赵婧一眼,对吕倩倩说道:“谢谢婶婶的提醒!我们右边那桌拥挤得恰到好处!”说完,便走回右桌同他那帮‘麾下’喝酒吃蟹去了。
这天晚上,虽然桂花园搭建了赏月台榭,但从上到下,大大小小,人人都把精力集中到那些“美食”上面。准确地说,他们都是尽情地享受着螃蟹、新酒和包子。至于抚琴吟诗,挥毫把盏等文雅之举,只有顾玉玉吹了一首《秋湖月夜》。没有人吟诗,也没有人作画。
这天晚上,吕倩倩购买的螃蟹丰满肥美,非常诱人。而素来胃口不好的吕丞相竟然抵抗不了诱惑也吃了半只蟹肉。
散席之后,人人都带着满足回房睡觉去了。
到了后半夜,正当众人都睡得香甜的时候周姨娘却急匆匆地敲开了顾玉生和吕倩倩的房门,说吕丞相胃腹绞痛得很,既呕吐又腹泻。
吕倩倩散席之后要看着下人收拾碗碟。顾玉生等着她一起上床,因此两人都晚睡,刚睡熟。如今从梦中听见说岳父大人得了急病,连忙起床换衣,赶到吕丞相房间。只见吕丞相汗流满面,绞痛成一团。
周姨娘急得捶胸口,哭道:“如果我在他身边,绝对不会让他吃的……”她一直反对相爷吃蟹。
吕倩倩跪在父亲的床前不知所措。她真后悔购买了螃蟹。
顾玉生急命备车,他要亲自到太医院请太医。
可是,太医尚未到,吕丞相已经绞痛得断了气。
办完了吕丞相的后事之后,周姨娘因伤心过度也病倒了。顾玉生和吕倩倩请医抓药,奔走不停,可是她们病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不到半个月周姨娘便撒手尘寰,去同吕丞相团聚去了。
这年秋末,黄河上中游暴雨成灾。当今圣上任命顾玉生到灾区赈灾。由于黄河堤坝多处决口,顾玉生上书朝廷请求拨款进行修复加固。当今圣上批复了顾玉生的上书,并为黄河堤坝除险加固拨出专款。同时下旨封顾玉生为工部尚书,而免去其兵部尚书职务。
随后的两车,顾玉生把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留在京都的桂花园,自己一个人来到黄河边的都水外监驻地澶州,吃在堤坝,睡在堤坝。经过两年的努力,黄河中下游的险情基本除去,并得到应有的加固。
顾玉生回京之后,被当今圣上封为副丞相,可以在政事堂上参与会议和讨论国政了。可在他当任副丞相期间,当今圣上也起复了覃丞相的小舅子王武良为兵部尚书。
顾玉生在副丞相的位上尚未坐满一年,王武良便向朝廷参了他一本,说他任西北路军元帅时,滥杀战马。
这事若真的追究起来确实是大事。因为南汉朝廷早就是有“杀战马者死”的法令。如今吕丞相已经死去,朝中的大臣们有谁愿意来为顾玉生辩解呢?
“一个也没有!”顾玉生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事当今圣上倒是心知肚明,但问题是如今的皇帝也不想让顾玉生继续待在京都了。
顾玉生在心里自己骂自己道:“顾玉生,这是你活该!谁叫你性情耿直,不善于权谋和策略?又得罪了那么多人!当今圣上不砍你的头颅,那是顾着以前的情面,是对你格外开恩啦!”
不久,顾玉生被罢去副丞相任,出知阳州。
阳春的四月,山峦叠翠,碧水传情。
顾玉生带着夫人吕倩倩、儿子顾玉玉和女儿顾诺诺等家人离开了京都,去阳州赴任。
送行的有顾玉人、戚琼琼、段昭月、顾大宝、平阳长公主赵婧、顾二宝、顾三梅、顾四宝、顾五梅、顾玉茹、张大郎、张二郎、张三郎和张小洁。
此时,顾玉玉己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已定了亲,又是国子监的生员。顾玉生本想把他留在京都,同哥哥顾玉人的家人一起生活,以便来年参加乡试。可是顾玉玉是贤孝儿子,执意要陪着父亲到阳州赴任。
顾玉生问道:“玉玉儿,你不想参加来年的乡试啦?”
顾玉玉对父亲说道:“爹爹,孩儿十八岁了,可是同爹爹相处的日子加起来还不足五年时间!您就让孩儿在您身边多待一些日子吧?”
早晨的天空,就像情人的脸,一会儿杏花春雨,一会儿阳光明媚。顾玉生感觉如今的朝堂就像早晨的天空,让他琢磨不透。
顾玉生默默地行走在官道的最前面,哥哥顾玉人紧跟其后。
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在玉哈关城楼上那夜的梦境来。戚琼琼在梦境里的每一个动作和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回味悠长。
顾玉生喃喃自语:“原来你是神仙,有先见之明啊!”
顾玉人听了,问道:“二弟,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顾玉生知道自己失神了,忙停止脚步说道:“大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哥哥,我们就此别过吧!……”
顾玉生的话还未说完,只见走在后面的戚琼琼一把搂过顾诺诺失声痛哭道:“诺诺,大姨妈的小心肝!今后无论到那里都要照顾好自己。到阳城之后一定要听爹爹和二娘的话,不能任性!你要常到戚家盐店看望外公外婆……”
顾诺诺拿着手帕,,一边给戚琼琼擦眼泪,一边说道:“大姨妈,别太难过!您的吩咐诺诺已经记着啦!我们离去之后您们在京都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为诺诺担心!诺诺在阳州会经常想你们的……”她也哭出了声。
金色的十月,顾玉生一家人抵达阳城。
这年末,中原出现了农民反叛。原因是赋税太重了。
顾玉生上书朝廷,建议减少一些公共事务开支,放缓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合理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可是朝廷认为,目前正是百业待兴的时候,国库需要银子,因此对顾玉生的上书一直不理不睬。
顾玉生知道,中原那些叛匪迟早会流窜到阳州的。目前阳城的城墙破旧低矮,当务之急是必须动员居民加固城墙──城坚池固才能保境安民。
从第二年春天开始,顾玉生便发动阳城内居民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而居民们缺少的是银子,都愿意以劳代资。“有银子的出银子,有劳力的出劳力”这是顾玉生发动居民修理城墙的有效方法。因此,阳城的城墙很快得到维修加固。
这年夏天,“邻省贼”一万多人真的流窜到阳州。他们围攻阳城半个多月,但由于阳城城坚池固,“邻省贼”最后无功而退。
这年的中秋节,顾玉生带着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回晒盐场度假。
在路上,吕倩倩看见东河两边都是荒地,便问道:“相公,为何东河两边荒地如此之多呀?”
顾玉生环顾了东河四周,说道:“因为东河常发生水灾,两边荒地常被淹没,常常颗粒无收,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不愿意开垦。”
吕倩倩认真地对顾玉生说道:“你这位阳州的父母官也该治治东河啦!”
顾玉生抱拳施礼道:“谢谢夫人的提醒。”
这年冬天,东河进入枯水期,顾玉生便动员东河两岸的村民对东河进行清淤,疏通水道,加高河堤。
不久,顾玉生又遭到王武良等人的弹刻,说他在维修加固阳城城墙时,强征民夫。
顾玉生一面上疏自辩,一面要求辞官还乡。结果当今圣上下旨,真的让顾玉生致仕了。从此,他告别了充满是非的官场,回到晒盐场生活。
一天,顾玉生和吕倩倩一起押车运盐去阳城。过东河渡口时,吕倩倩发现东河两岸还是荒芜一片。
吕倩倩问顾玉生:“相公,东河经过整治已经很少有水患了,为何两边荒地还是如此之多呢?”
顾玉生说道:“这两边都是湿地,开垦出来能种什么呀?”
吕倩倩看了看说道:“开垦出来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
顾玉生说道:“开垦也需要人力和银子,可是百姓无钱啊!”
吕倩倩说道:“相公,这两年我们晒盐场也攒下一些银钱,不若我们用来开垦这片荒地吧?”
顾玉生问道:“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钱不会打水漂吧?”
吕倩倩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只要你同意保证有赚无赔。”
顾玉生又说道:“我们的银钱够开垦这片荒地吗?况且这些荒地原是有主的,我们必须从地主手中购买出来才可开垦。这也是一笔大开支!”
吕倩倩说道:“银钱不够可以借呗。”
顾玉生问道:“向谁借?”
吕倩倩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本夫人有的是方法!”
不久,顾玉生和吕倩倩在戚薇殷源源和继母惠儿的帮助下,购买了东河两岸近一千亩的水荒地。他们雇工一边开垦一边播种。
忙了一天,顾玉生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可吕倩倩却在翻箱倒柜──为了购买耕牛、农具和播种,她把藏在箱子底下的私房钱都全拿出来。她的银子有长形的、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大小不一,都堆在小茶几上面。
吕倩倩对床上的顾玉生说道:“当家的,我藏的私房钱都全部拿出来了,你的呢?”
顾玉生用手指着茶几上的碎银,笑着说道:“我的私房钱不是已经全部交给你了吗?”
吕倩倩骂道:“说谎不打草稿!什么时候呀?”
顾玉生翻身起床,坐在床上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私房钱就是我自己!在第一次见你的那天晚上我便把自己交给你了,那我的私房钱也是在那天晚上交给你啦!”
霎时,吕倩倩的脸全涨红了,嗔道:“越老越不正经,越老脸皮越厚了……”
回想着吕倩倩半嗔半喜的骂声,顾玉生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本来是一只金丝鸟,为了我顾玉生,一生都在等待和无奈中度过;她既勤劳又能吃苦,格局大,智慧过人;她本可以嫁个金龟婿,却一生只钟情于我顾玉生一人,把一切都献给我顾玉生……
“她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人啊!”顾玉生在心里暗暗感叹道。
想着,顾玉生突然伸出双手,把吕倩倩紧紧搂住……
金色的十月,吕倩倩管理的稻田收割了──大丰收。
秋闱时,顾玉玉获得阳州第一名。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吕倩倩便悄悄地为儿子准备行李。她希望儿子马上上京赶考,参加春闱。
顾玉玉的未婚妻是功臣后代已故的忠武将军杨文华的大孙女杨谨。这两天顾玉生也接到亲家杨孝派人送来的书信,说女儿待字闺中已二十岁了,望顾玉生择吉日让女婿顾玉玉迎娶女儿。还说阳州离京都太远,送女儿到阳州来不方便,建议在京都的桂花园结亲最妥当。
顾玉生和吕倩倩早就希望儿子进京了。
早饭后,吕倩倩拿着杨孝的书信,对顾玉玉说道:“玉玉儿,你未来的岳父大人已经来信催婚了,我和你爹爹希望你马上启程进京,一是参加春闱,二是在桂花园里迎娶杨谨,三是送妹出嫁。行李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明日是吉日,你们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爹,娘,日子还充裕,就让孩儿在家再陪爹爹几天吧?”
顾玉生说道:“玉玉儿,这回是你们兄妹一起进京。”
顾玉玉高兴地说道:“爹爹,有诺诺陪伴,孩儿在路上就不太孤寂啦!”顾玉生捋一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其实,你爹爹三年前就定下你妹妹
诺诺的婚事了。婆家姓解。她的未来婆婆姓关名怡,是朝廷的一名女将,是个急性子。你未来的妹夫姓解名方,和你爹爹一样,都是文武‘双探花’”。
顾玉玉惊讶地问道:“解方那小子已经中进士啦?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顾玉生捋着胡子说道:“他少年得志,三年前便中文武‘双探花’啦!”
顾玉玉问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呀?”
段玉生说道:“解方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解方现在是翰林院修编,他和他的母亲关怡都住在京都的桂花园。你关怡舅妈已经多次来信催婚啦!”
顾玉玉说道:“我知道关怡舅妈的脾气,她确实是个急性子。”
顾玉生捋着胡子继续说道:“玉玉儿,你这次进京肩负着三大重任:一是参加春闱;二是自己完婚;三是送妹妹出嫁。事不宜迟,明天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我一到京都便要应付春闱,那有空闲来筹备自己和妹妹的婚事呀?”
顾玉生说道:“爹爹已经修书给你大伯和两位伯母,委托他们筹备和主持你们的婚礼。而大伯和两位伯母素来办事都妥当,请你和诺诺放心就是。”
第二天,顾玉玉和顾诺诺最终离开了晒盐场,向京都去了。
顾玉生、吕倩倩、惠儿和木明绚站在路口一直挥泪,直到天黑才往家里走。
东河渡口自顾玉生回晒盐场之后一直太平。可是,最近却又再现一宗人命案。
半年前,东河岸边一个叫谢宅的小村庄的一个少妇晚归时被人奸污后杀死在河边,阳州府派人侦查了几个月,一直没抓到凶手,至今这个案子尚未结案。
顾玉生也去看了作案现场,发现凶手的做案手法和当年那子“采花大盗”做案相似。于是,他又同当年一样,每晚穿着夜衣夜裤,蒙着面到东河渡口附近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