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敌后游击

不过在朱慈烺穿越而来的时空,因为朱慈烺迁都,带走了吴家老小,吴三桂自然没了被拿捏的地方,所以,他并未答应唐通的劝降,而是直接选择了多尔衮。

一片石大战后,唐通亦是跟着大顺军败退,被打散逃离,后来随着大顺军逃到宣府,和老友王承胤一合计,得了,大顺没前途,李自成草包一个,还是赶紧想出路吧。

二人商量来商量去,赌清军,风险太高,跟顺军撤退,没有前途,那就只剩反正了,于是二人搜罗钱财物资,带了八千部将,袭击了留守的李过所部,向南扬长而去。

一路联络,终是上了吕梁山,投了朱慈炯。

而从始至终,未投顺,也未投清,殉国者也不少。

山西巡抚蔡懋德、布政使赵建极、按察使毛文炳、总兵应时盛、知府孙康周誓死镇守太原,城破自刎殉国。

宣府巡抚朱之冯,因王承胤和杜勋私自开城投降,自刎殉国,宣府副将杨绳武,力战闯军殉国。

大同巡抚卫景瑗,大同城破,自缢殉国。

这还只是有名有姓的大明高级文武,殉国者远远比投降者多,

世人只知南明时,降者众多,头皮痒、水太凉此类少数典型,那谁又知道,北方多少人殉国战死了?

南明时出降者,实已是看不到希望,大势所趋,但坚持抗争者,也是不少,为何世人独独只记得大明投降者,不知大明殉国者众?

多少殉国者,湮灭在螨清的历史篡改下?让人以为,大明人心尽散,连殉国者都没有?

言归正传,现在朱慈炯手下,文武也实在不少,东阁大学生李建泰,宣大总督王继谟,宣大总督李鉴,总兵唐通,总兵王承胤,监军杜勋,监军方正化,总监田存直。

河北左参政孙谋,右参政吴昌时、陈素、赵开心、朱永佑、刘大巩,右参议陈慧业、康万民、李恪、张星等,都是北直隶撤过来的。

也有新军的陈大定、李三娃随行将领。

而王继谟和李鉴,这两个总督就有意思了,崇祯十六年底,王继谟被弹劾卸任,还没和继任的李鉴交接完毕回京,十七年初,朝廷的又下旨,李鉴上任数月无为,罢免,王继谟复任。

结果两人都没走脱,被打散了,最后摸到了吕梁山,投了定王朱慈炯,而东方不败方正化,则是宣大的监军,和总督一直在一起。

此时的朱慈炯,为何如此悲呛呢?是因为他名声越来越大,来投的军民不少,不得已,为了生存,朱慈炯也是应了朱慈烺的话,做起了山大王。

带着大军化身土匪,时常出山打劫清军和清军所驻守的县、镇、村,搞得清军也是不胜其烦,不得已,今年大作战时,后半年山西局势稳固,专门展开了围剿朱慈炯部。

这一战,山地躲猫猫,清军死伤不少,所获不多,也只是将朱慈炯从吕梁山根据地,逼迫转移到了更大的太行山,当起了游击队。但北方寒冬期漫长,早前打劫储备的粮草,和今年自己耕种的,根本不够越来越多的军民消耗,眼见就要饿肚子了,不得已,朱慈炯听从李建泰的建议,派人持定王印信,出山秘密会见晋商。

目的就两个字,贷款。

等大明光复北地,或者等不及,你们可以去南京拿着借条找陛下兑换收款。

晋商不傻,自然拒绝了朱慈炯的提议,气的朱慈炯发狠,威胁他们,要是不贷款,以后专门出山劫他们,让他们在山西做不了生意。

这恐吓,倒是有些作用,,各大家族反而答应了。

只是有附带条件,贷款可以,但定王要迎娶各家的女儿,做姻亲,这样,他们才会贷款,王妃定为张家的张妍,其他几家,则为侧妃。

这本来看似好像是连吃带拿的好事,但远没有那么简单,现在大明和大清以黄河分治南北,现在谁也不知道后续谁会定鼎天下,所以,晋商现在也是开始两头下注。

没办法,生意大,黄河两岸都有,以后大清得了天下,那就天下太平,舍弃一个家族的女人而已,若是以后大明反攻回来,那就不得了了,这就是家族的保护伞啊。

你看,咱心还是向着大明的,在敌后的时候,就资助官军发展壮大,反攻北地,我们也是功不可没啊。

至于归顺建奴,那也是没法的事情,我们平头老百姓,只能逆来顺受,我们是心向朝廷的啊,资助朝廷,帮扶定王,你不能再追究倒算我们归顺时期的过错了吧。。。

一切,皆有考量的,没有平白无故的爱,借此机会,还能搭上皇室,以后生意也能有帮助不是?特别是大明对盐政动手后,晋商皆是觉得,这买卖是提前做对了。

以后怎么着,也不能拿我们开刀不是,我们可是定王的亲家啊,都是一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总比外人强不是?

而朱慈炯不愿意,一是因为李建泰他们,自然也分析出了晋商的企图,朱慈炯怕以后受牵连。

二是虽然白送王妃侧妃,但终究是被迫的,心里不得劲儿,朱慈炯皇室的自尊心作祟。

但现在马上山穷水尽了,形势所迫,朱慈炯也不得不放弃自尊心,向现实低头,是以,此刻满心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至于怎么运进山,晋商自有他们的门道,朱慈炯不用操心,也不怕他们使诈,联合清军诱剿。

山地、大雪,本就不适合围剿,加上朱慈炯手下人马众多,根本不怕,再者,该有的警惕和监视,明军自然不会忘记。

太行山据点众多,就算这次你来摸清道路和位置,明军也能及时转移,你还没进山呢,早就溜之大吉了。

当年流寇就是往山里一钻,明军剿了十几年也拿他们没办法,此刻,朱慈炯就是如此,山外几十上百里,到处都有暗哨,等你摸上来,毛都不剩了。

朱慈烺在南京准备安安稳稳好好过年的时候,北方的朱慈炯,也终于是踏上了他的贷款大道,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