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圣音将宣风雷动,君王罪己万民惊

午门之外,人潮汹涌。

从京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百姓,早已将这片足以容纳数万人的巨大广场,挤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人头攒动,那股由无数个体汇聚而成的气息,混杂着尘土与汗水的味道,在初春略显寒冷的空气中升腾,形成一片肉眼可见的白色雾气。

喧哗声,议论声,孩童的哭闹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嗡嗡作响。

就在这片鼎沸的喧嚣中,人群的后方,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让一让,都让一让……”

两个穿着寻常布衣的身影,正缓缓地,从那拥挤不堪的人群中,挤出一条通路。

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可当前方的人,回头看到那张憔悴却又无比熟悉的面容时,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是……是余相爷!”

“天呐!余大人怎么也来了?!”

惊呼声,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一圈圈地扩散开去。

本该出现在东市施粮点的余瑾,此刻,竟也混在人群之中,来到了这午门之前。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衣,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疲惫与落寞。跟在他身后的王安石,则是一脸的凝重与不解。

王安石的目光,越过无数攒动的人头,落在了远处那高高的午门城楼之下,那个身着素色冕服,身形单薄却又渊渟岳峙的年轻帝王身上。

一股前所未有的荒谬感与震撼,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凑到余瑾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大人……陛下他……这究竟是……”

王安石的脑子,已经彻底乱了。

眼前这位君王,与他记忆中那个杀伐决断、心思深沉的赵汝安,判若两人。

那份悲悯,那份肃然,那份甘愿与万民一同承担疾苦的姿态……这不像是一个帝王,反而更像是一个……殉道者。

他想不明白。

余瑾的到来,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又泼进了一瓢冷水。

“是余青天!”

“余大人来了!”

“余大人!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原本还在观望的百姓们,在看到这面熟悉的“旗帜”后,瞬间找到了主心骨。他们疯了一样地朝着余瑾的方向挤了过来,无数只手伸向他,仿佛要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肃静!”

就在人群即将失控的瞬间,余瑾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他缓缓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那狂热的人潮,竟奇迹般地,再次安静了下来。

“诸位,”余瑾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而又充满期盼的脸,“今日,我与诸位一样,都只是来此聆听圣训的子民。”

“主次,不可乱。陛下的天威,亦不可犯。”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安抚了百姓,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百姓们渐渐冷静下来,自发地为他让出了一条通路,让他和王安石,走到了人群的最前方。

余瑾这才回过头,同样用极低的声音,回应了王安石刚才的疑问。

“我也不知道。”

他看着远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帝王身影,眼中闪过一丝连王安石都未能捕捉到的,复杂难明的精光。

“静观其变吧。”

……

午门城楼之下。

百官列于两侧,一个个神情肃穆,却又各怀心事。

远处茶楼上的卢颂,看着那黑压压的,几乎要将整个广场都填满的百姓,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闪过了一丝真正的慌乱。

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不认识这位自己看着长大的年轻皇帝了。

就在这万众瞩目,气氛压抑到极致的时刻。

大内总管梁宇,终于动了。

他从一名小太监手中,无比郑重地,接过了一卷早已拟好的,明黄色的圣旨。

他捧着那卷圣旨,一步一步,走到了銮驾之前的高台之上。

阳光照在他的身上,将他那身深紫色的宦官袍,映照得有些发亮。

他缓缓地展开圣旨,双手却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那张总是挂着和煦笑容的脸上,此刻,没有半分血色。

他的嘴唇哆嗦着,额角上,甚至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知道,自己手中捧着的,是什么。

那不是一道简单的圣旨。

那是一道足以颠覆大安立国三百年来,所有君王与臣民之间固有观念的惊雷!

那是一道,足以让皇家颜面扫地,却又足以……将民心彻底收归于皇权之下的……绝杀之棋!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似乎想将胸中那股惊涛骇浪,尽数平复。

他张开嘴,正要用他那练了一辈子的,足以传遍整个广场的尖利嗓音,宣读这道石破天惊的诏书。

就在这时。

一个平静,却又带着不容置疑意味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大伴。”

梁宇浑身一颤,猛地回过头。

只见皇帝赵汝安,不知何时,已经走下了銮驾,来到了他的身后。

“你且退下。”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梁宇愣住了。

百官愣住了。

远处茶楼上的卢颂,也愣住了。

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注视下,赵汝安,这位大安朝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亲自从梁宇那颤抖的手中,接过了那份薄薄的,却又重若千钧的《罪己诏》。

他没有去看任何人,只是拿着那份诏书,一步一步,走到了高台的最前方。

赵汝安站在那里,目光扫过下方那成千上万双或敬畏、或好奇、或麻木的眼睛。

用一种无比沉痛,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对着他的万千子民,开了口。

“朕,大安天子,赵汝安。”

“今日,有一事,愧对天下,愧对苍生。”

他缓缓地,展开了手中的诏书。

“朕,要亲自,念给你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