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

刘谌的话把陆晏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堵了回去。

第一个大汉三年计划就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陆晏还真想听听第二个大汉三年计划究竟是什么?

其余人也基本跟陆晏抱着同样的想法。

和刘谌所预想的差不多,在第一个三年计划成果的激励下。

很多人都对第二个三年计划成果充满了期待。

作为曾经宣读了大汉第一个三年计划的陈寿,再一次的站了出来。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从袖子里又一次的掏出一张绢帛:

“奉大汉皇帝陛下旨意,宣读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

“第二个三年计划共分四步走。”

听到共分四步走的时候,众人的心中升起一片讶然。

要知道第一个三年计划里,开垦荒地还是通商贸易,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件。

其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瓜葛,而兴汉四年的这个第二个三年计划,却要分成四步走。

说明这三年的目标很有可能是同一件事情!

“第一步,将整个南蛮全都纳入大汉版图,收其中土地为国用!”

听到这第一步,众人心中并没有过于诧异,因为早在兴汉三年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派马奉携诸多讲武堂学子开始在南疆练兵。

谁都看的明白,练兵只是目的之一,朝廷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没有了孟虬的南蛮之地全都收到自己手里。

“第二步,效仿汉中之例,推行至整个益州。”

“一应赋税,悉数改革!”

此话一出,所有人脸上泛起一丝古怪之色。

早在夺回汉中的时候,刘谌就已经把税赋制度改革了。

不过那一次的改革仅限于汉中,对于整个益州的法度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当时人们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一天,但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这么突然。

尽管早就已经知道了这第二个三年计划的内容。

樊建的脸上还是免不了的露出了一些担忧。

当初刘谌第一次想要进行税制改革的时候,樊建就劝说过刘谌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也从善如流的没有动益州本地豪族的利益。

没想到只过了三年时间,陛下就再次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这一次,樊建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因为在兴汉三年的时候,整个汉中的赋税已经超过益州了。

而且汉中百姓的生活显然要比益州百姓的强上不少。

这其中固然有朝廷政策的倾斜,但说到底还是新的赋税制度减轻了百姓身上的负担,同时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至于这些制度在益州推行后谁会亏,那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第三步,统计益州人口,为将来征兵做准备!”

听到第三步,众人顿时又发出一阵哗然之色。

之前陛下召董阙还朝,然后带领兵马前往犍为等地,为的就是登记人口。

只是这都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却几乎没有关于董阙的消息传出来。

没想到陛下在这里等着呢,他是要把这件事作为整个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里的重要一环去做。

不过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董阙在犍为等地的人口登记工作应该不怎么顺利。

要不然陛下也不至于把这件事看的这么重要。

这些人的想法不错,董阙在犍为的消息其实刘谌这里一直都在关注,并且董厥也时不时的将最新的进展传回来。

而形势也确实如同众人估计的那样,并不乐观。

早在诸葛亮治理之时,包括越嶲在内的一些地方就屡有叛乱。

并且是降而复叛,叛而复降。

等到诸葛亮死后,霍弋在南中掌兵多年,才堪堪平定叛乱。

并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些地方达成了一些不成明文的默契。

双方这才算是相安无事。

而董厥奉命前往犍为等地清查人丁,自然也引起了地方上的诸多不满。

奈何彼时大汉已经重新站稳脚跟,且犍为相比较于别的地方,距离成都并不算太远。

这些人也不敢弄出太大的动作。

只敢暗戳戳的来对抗董厥。

刘谌也因为目光主要放在北方的缘故,并没有对这些地方投入太多的关注。

所以双方也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但是当陈寿念出这第二步的计划后,所有人都明白,陛下不想再这么拖下去了。

刘谌确实不想再拖了,南方等地不靖。

意味着刘谌无法收这些地方的人丁为朝廷所用。

无法收这些地方的人丁为朝廷所用,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大汉的兵力是无法增长的。

兵力不能得到补充,何谈北伐?!

而且一个近在咫尺的犍为都能拖这么久,真要是到了牂牁、兴古这些地方,岂不是更难?

所以必须要把这些地方清理出来,才能顺势继续推进人丁登记。

否则,大汉绝无北伐资本。

“第四步,锻炼水师,夺取魏兴,以为将来北伐桥头堡!”

当陈寿把第二个三年计划的第四步念出来之后。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精彩纷呈的表情。

有的激动,有的惶然,有的则面无表情。

而刘谌将这些人的反应全都看在了眼里。

刘谌的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是心中却微微一叹。

陆晏在听到刘谌的话后,心中却是一紧。

没想到水师居然会成为这么重要的一环。

不过陆晏很快就想明白了。

魏兴作为大汉的东边门户,却一直掌握在魏国的手中。

这对于大汉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

上一次姜维攻打魏兴也是因为没有水师截断魏兴援兵来路才无功而返。

所以想要拿下魏兴,必须要有水师相助。

想到这里,陆晏就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陈寿在念完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的四步走之后,又洋洋洒洒的宣读了一些细节。

只是所有人的心思早就已经被这四步走给完全吸引了。

甚至都没有具体听听这四步究竟是怎么走的!

他们只知道,大汉的天恐怕又要变了!

在众人的各怀心思中,兴汉四年的宫廷宴会结束。

回到宫中的刘谌,却迎来了一个让刘谌颇感意外的人。

“陛下,司空谯周,正在殿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