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他双目猩红,眼神痴狂如魔,“只有你死了,那封遗诏才会失去意义,你明白吗?”

萧胤蹙眉不语。

“你知道吗?朕做梦都会梦到有一天你拿着那封遗诏,让朕从龙椅上滚下来。你是太祖皇帝的嫡子,还有我父皇留下的传位遗诏,你是大齐百姓的守护神,你唉民间的威望比朕高,你让朕怎么放心你?”

萧胤冷眼看他,眼神从刚才的淡漠变得凌厉, “所以,你就拿大齐边境开玩笑,通敌叛国,就是为了除掉本王?”

萧胤的话,让刚刚还面露疯狂的萧桓表情一僵,随即,又毫无惧意地放声大笑, “果然啊,皇叔你果然知道。”

“可那又如何?只要能除掉你,朕不介意用一些手段,用大齐边境的安宁换朕的安宁,不值得吗?”

萧桓的话,瞬间挑起了萧胤压在眼底翻涌的怒火,“你这样做,置那些边境受苦的百姓于何地?不把自己的老百姓当回事,你还配当这个皇帝吗?”

听着萧胤的厉声质问,萧桓却是不以为然。

“朕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边境百姓是朕的子民, 为朕牺牲一下又如何?”

没有想到萧桓会说出这么无耻的话来,萧胤愤怒过后,连骂都懒得骂了。

“你确实不适合当皇帝,当初,是本王想岔了,挑来挑去,挑了你这么个东西扶上位。”

“你放肆!!”

萧桓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萧胤,你好大的胆子,到现在还敢跟朕这样说话!”

萧胤铁青着脸不语。

“皇叔,你不会以为,朕真的只是想邀你入宫喝酒赔罪的吧?”

萧胤没理会他的话,只是目光冰冷地看着他,“帝王叛国,国将不国,这个道理,不用本王教你,你也该明白。”

说着,他缓缓从圆木凳上站起,“萧桓,你不适合当这个皇帝。”

“皇叔这是打算把朕给换了?”

萧桓问萧胤,开口时,语气一点都不着急。

似乎一切都已经稳操胜券。

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眼底闪动着跃跃欲试的光。

“皇叔,英国公已死,只要你今日也死在这里,还有谁会知道朕通敌卖国?”

说着,他得意地发出了几声大笑,跟着,将桌子用力一推,满桌的食物和酒水尽数被推翻在地,发出刺耳的脆响。

只见他拿起一片碎瓷片,丝毫不加犹豫地往自己的手臂上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对着殿外叫嚷道:

“来人,摄政王刺杀朕,快将他拿下,格杀勿论!”

随着他话音落下,殿门被推开。

“皇叔,下辈子再见了。”

他对萧胤低低地说了一句,转头看向殿外时,脸上得意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收起,便已经凝固住了。

此时,大殿外,站着满朝文武。

除了承恩公谢崇外,还有先帝帝师谢晋,太傅谢渊,镇国公霍徵,就连远在富阳封地的云阳王萧凛也在。

而此时,先帝帝师谢晋的手上,还捧着一个深棕色的木质锦盒。

看着面前这一群人,萧桓先是一怔,随即,目光落在那个木质锦盒上时,脸色大变。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他慌了,声音都在剧烈颤抖起来。

只见外面的人提步走进大殿之内,神色凛冽肃穆,却没有一人去关注他手臂上还在涌血的伤口。

萧桓越来越害怕,眼中的惊恐也越来越浓烈。

随着这群人进殿内,将萧桓逼得连连后退。

“你们干什么?想造反!”

萧桓越来越慌,也顾不上手上的疼,步伐踉跄,几乎站不稳。

他的视线,落在身穿铠甲,腰带配刀的承恩公身上,大声道:

“承恩公,你愣着干什么?没看到这群人想造反?护驾!快护驾!”

承恩公冷眼看他,不为所动,只是那双在战场上勇猛坚毅的眼眸,此刻蕴藏着浓浓的厌恶。

“身为帝王,你通敌卖国,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你不配为君,也不配吾等效忠。”

承恩公厉声道。

萧桓怔怔地看着承恩公,逐渐明白过来什么,眼底发冷,表情却越发凶狠。

“谢崇,你同皇后一起算计朕?”

他想明白了,他终于想明白了。

皇后早就知道他想利用承恩公府和摄政王府狗咬狗,他在顺势把承恩公府除去。

所以,那日她答应得这么爽快,无非就是能让承恩公名正言顺地带兵入京。

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去想,承恩公远在南境,为何会在半个月内就赶回京城,甚至还带着上万乔装改扮的兵将。

现在,他知道了。

早在半个月前,甚至更早,承恩公就已经联手萧胤秘密进京,包括云阳王也是。

他们等的就是今天。

要拿着先帝遗诏,逼他退位。

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筹谋当中,殊不知,他的一切表现,在萧胤眼中,都只是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

“哈哈哈~~哈哈哈~~好,真是好啊,朕谋划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败在你手上啊,皇叔。”

他双目赤红地看着萧胤,“朕果真没有看错你,你就是朕的心腹大患,朕不该对你有半点轻视。”

或许,当初那魏氏主动回京被他视为人质,怕也是这对夫妻二人的其中一计。

而他,就这么中计了。

总想着有魏氏在手,萧胤会投鼠忌器。

却也因此,而放松了对萧胤的警惕。

“朕输了,哈哈~~朕输了。”

吱呀两声响起,大殿敞开的大门被关上。

大内禁军被承恩公带来的人控制在大殿之外。

谢晋从锦盒中取出一卷黄色布帛——

“宣,先帝遗诏……”

果然,如萧桓所料想的那样,这是一份先帝留给萧胤的传位遗诏。

萧桓瘫坐在地上。

完了,全完了。

这一夜,安安静静的过去。

除了被宣进宫的满朝文武之外,没有人知道,在昨晚,庄严静谧的皇宫内,刚刚结束了一场兵不血刃的逼宫。

不过一夜,那位亲政仅仅一年的少年帝王,写下了主动退位诏书,与此同时,一封从皇宫里送出来的罪己诏,惊了整个皇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