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别无选择

路上耽搁了好长时间。

东临老国主许久不曾出宫,此刻那是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一会停车买个桂花糕,一会又要吃路边的蒸饺......

才切好的香瓜,透亮的葡萄,香甜的桑子......

老国主吃得那叫一个尽兴,全然忘了自己出宫的真正目的。

没一会,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

然后,又放了一个奇臭无比的大屁.......

接下来自然不必提,老国主要出恭........

一番折腾下来,午膳的时辰早就过了,老国主又对路边吹糖人的起了浓厚的兴趣。

“来来替我拿着,这个给那浑蛋,这个给知意,对了,踏雪和乌雪也不能少!”

最后索性把插满糖人的稻草杆子给买下来了。

呼内侍忍不住嘴角抽了抽,看一眼马车中竖着的糖葫芦杆子,三个圆滚滚的大西瓜,两个香瓜,几筐桑子......

幸亏他机智,多安排了两辆空的马车,不然这些东西还真装不下。

马车终于抵达草场的时候,远处的毡房已经冒起了炊烟,牛群和羊群也已入了圈。

有汉子光着上半身,骑在高头大马上,放声高歌。

“是否记得浓香的一壶奶茶,滋润心田整日的精神焕发,

黎明的曙光揭去了夜幕的轻纱,袅袅炊烟拥抱着清晨朝霞。

勤劳的阿妈披着那羊皮马甲,肩挑泉水,拾柴伙来烧奶茶。”

歌声奔放热情,带着草原汉子独有的粗犷。

东临老国主的思绪一下就飞回在草原上生活的那些岁月。

四处放牧,日子过得很辛苦,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东临不怎么下雪,但那风刺骨的冷。

不过那却是他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他坐在马背上放声高歌,看到漂亮姑娘也会打着呼哨,得到的是对方一个白眼,亦或是一鞭子。

可那时的他不必顾及身份,亦不用担心所谓的将来。

喝一壶阿妈煮的香喷喷的奶茶,咬一口烤得金黄酥脆的大饼,生活别提多美了。

成群的牛羊散在草原各处,他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下河摸鱼,或是什么也不做,就盯着天边的晚霞发呆。

后来草原各个部落开始变得不安分,大小纷争不断,演变到后来抢夺肥美的草场,抢夺草原上漂亮的姑娘,抢牛抢羊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他无意争抢,却被残酷的现实逼得不得奋起反抗。

阿爸为了护他们兄弟姐妹,死在了马蹄之下,阿妈是个烈性子,不愿服侍那时候部落中最厉害的头领,选择从最高的山峰一跃而下。

弟弟妹妹还小,却又懂事地没有放声大哭,几双懵懂的眼睛只看着他。

他咬牙握起砍刀,一次又一次抵御其他部落的入侵,然后他莫名其妙被族人推上了头领的位置。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那个把他阿妈逼死的前头领,用他的血祭奠阿妈的亡魂。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他的几个弟弟妹妹不是死在马蹄下,就是死在没粮食的冬天。

一场疟疾,几乎把他们这个部落里的老人及孩子全都带走了。

没粮,没药,就连一床厚点的被褥也拿不出来。

马匹饿得皮包骨头,人也饿得面黄肌瘦,只得含着泪,将所剩不多的羊和牛宰杀。

尽管每天定量分,这些食物还是很快吃光了。

他们又一次面临死亡。

除了战,他别无选择。

于是,他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抢了其他部落的食物。

一次又一次的夜袭,几个小一点的部落很快臣服,于是他们渐渐壮大,成为草原中不可小觑的势力。

他娶的第一位妻子是某个小部落首领的女儿,陪着在马背上打天下,杀人的时候,甚至比他还要果决。

部落里逐渐热闹起来,牛羊成群,东临老国主发现原有的毡房已经容不下他们了。

还是他的妻子提出定居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只是可惜,第一位妻子在某次夜袭时,死在了砍刀下,他们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王后曾经问过他,到底有没有爱慕那位姑娘,他的回答是肯定的。

从未没爱过!

在那样动荡的日子里,爱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甚至是很奢侈的东西。

他每天一睁眼,就得面对无数张等着吃饭的嘴,以及满含期盼的眼神。

为了他们,他也不能停。

终于把草原上所有的部落统一,他这才学着中原人的样子,建城称帝,就是如今的东临。

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他们又在密林丛生的山上发现了金矿,然后是宝石矿.......

东临老国主脑子活泛,第一时间派人前去中原,带回了不少那边的书籍。

他从未进过学堂,连识字都是部落里的老人教的。

两年的时间,他三更睡五更醒,学习对他来讲晦涩难懂的中原文字,当然了骑射功夫一日也不敢落下。

从中学会了中原的规矩礼仪,学会了治国的策略,学会了如何算计人心.......

心比从前更加冷硬。

他知道,东临需要的是一个睿智冷静的帝王,从前在草原的那一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东临想要做强做大,就必须要兵强马壮,丰衣足食。

城墙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坚固。

士兵们一日不落的训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有抵御外敌的能力。

东临地处特殊,庄稼的长势令人发愁,他又命人从中原带回了好多种子,但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瓜果一类,别的作物在这片炎热的土地上极难存活。

于是他花重金从西域买来耐旱的黍及高粱的种子,好歹能把肚子给填饱。

春季采集山间的野菜,晾晒成菜干,河里的鱼,死去的牛,都可以如法炮制。

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足,可水源却越来越少。

每年夏季盛行的疟疾是横在东临老国主心头的一根刺,想尽的办法请来各国名医。

奈何东临这气候非常人能忍受,东临老国主又不愿强迫他们,只得眼睁睁看着山坡上越立越多的坟头......

好在长安郡主和亲来东临之后,这一切的苦难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