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阿满

等他回到观察点时,两个帐篷已经搭建完毕。

帐篷前的空地上拢起了一堆柴火,架子上挂着铁鼎罐,里面正熬煮着带进山里的大米。

另外还有两个青年,正在处理土豆、午餐肉之类的食物。

宋阳没说什么,走到帐篷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几条猎狗也跟着在旁边趴下。

简单吃过晚饭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帐篷内,一帮学生围在煤油灯下看书,也有几人在和彭世文讨论各种野物的情况。

宋阳在帐篷门口铺上自己带来的被褥,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

从他们的交谈中,宋阳得知,那只叫阿满的大熊猫,是几年前彭世文教授途经此地时发现的。

当时,阿满产下幼崽才三四个月。彭世文他们路过阿满幼崽藏身的山石缝隙时,幼崽受到惊吓,爬到树上吱吱叫唤。

就在众人查看幼崽,寻找大熊猫的时候,阿满从山坡上撞破竹丛,如猛虎般窜了下来。

野外的大熊猫可不像动物园里那般温顺,它们充满了野性。

平日里看似行动迟缓,可一旦奔跑起来,速度之快绝非人类可比,野性十足。

即便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在护崽时都会性情暴躁,更何况是野生大熊猫。

熊猫幼崽的惊叫声,让阿满误以为幼崽受到了伤害,一出现便全力发动攻击,直扑众人。

众人被吓得四散奔逃,彭世文教授年纪较大,行动没那么敏捷,被阿满追上,挨了一巴掌。

幸亏有旁人见他情况危急,跑回来帮忙,才使他得以脱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阳见过彭世文大腿上那几道愈合后依旧触目惊心的抓痕。

然而,执着于野生大熊猫保护的彭世文,并未因此放弃调研。

好不容易碰到在山上产崽的大熊猫,这可是绝佳的研究对象。

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伤口,便在此驻扎下来,一待就是三个多月,收集了不少珍贵资料。

也正因如此,那些伤口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缝合与包扎,愈合后显得格外狰狞。

对于彭世文这样的人,宋阳打从心底里感到佩服。

但他也清楚,自己并非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之所以在彭世文的团队挂职,不过是因为自己养着团团和跳跳罢了。

一夜无话,安然度过。

第二天清晨,众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餐后,在彭世文教授的带领下,熟练地翻过山脊,朝着东北方向的竹林深处钻去。

这里是阿满长期生活的区域,一钻进竹林,很容易就能看到它留下的粪便、咬断的竹子以及吃剩的残渣。

一路上,只要见到一团粪便,众人便会围上去仔细研究半天;碰到被咬断的竹子,也会对着咬痕琢磨许久,当真事无巨细。

宋阳对这些研究兴趣缺缺,他的心思全在这片箭竹林里藏着的竹溜子上。

趁众人忙着记录各种数据的时候,他在周边四处寻找竹溜子的洞穴。

在竹林里,分辨竹溜子的洞穴并不困难。

竹溜子喜欢在竹林下打洞,啃食竹根,导致上面的箭竹成片死亡。但凡发现这样的地方,就很可能有竹溜子的踪迹。

虽说熊猫爱吃竹溜子,但刨土洞并非熊猫的专长,在这些少有人打扰的竹林里,竹溜子的数量着实不少。

可惜宋阳没有携带挖刨工具,而且距离水源较远,也不可能单靠猎狗去刨。

宋阳本想用烟熏的办法,却被彭世文制止了。彭世文说在保护中心时他问过,山里已经连续晴朗多日,气候干燥,贸然在林中用火,恐怕会引发火灾。

毕竟箭竹林里多年积攒下来的竹叶太过厚实了。

既然彭世文不准用火,宋阳只好另想办法。

他用砍刀轻轻拍打地面,通过震动传来的异常,判断地下潜藏的洞道位置。

找到其他出口后,他先将这些出口堵住,然后砍来一根木竹,插入土洞洞口上方,又在另一根竹子上用刀子砍出几道刻痕,接着便蹲在洞口,用指甲刮动刻痕,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

这种声音酷似竹溜子啃食竹子时发出的动静,一旦出现,往往会让洞里的竹溜子误以为有同类入侵,从而跑出来查看。

而这一查探,便是宋阳逮住它的绝佳时机。山里人对付竹溜子,有的是办法。

看到宋阳找到竹溜子洞穴后的一系列操作,有两个青年学生好奇地凑了过来。

“这法子真能行?”其中一人满脸怀疑地问道。

宋阳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们别在这儿捣乱,这样抓到竹溜子的可能性才更大。该干嘛干嘛去,要是晚上想吃到肉,就别在这儿瞎晃悠。”

这两人却上蹿下跳,一点都不安分。在这样的惊扰下,再巧妙的法子也难以奏效。

两个青年见状,不屑地撇撇嘴,转身离开:“谁稀罕吃竹溜子啊!”

对于宋阳这个团队的编外人员,他们始终还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宋阳无所谓地摇摇头,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诱竹溜子这件事上。

就这样,他刮了七八分钟的刻痕,眼睛一刻不眨地盯着洞口。

终于,竹溜子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出现在洞口。

就在这一瞬间,宋阳猛地扬起砍柴刀,用力砸向预先插入洞道顶上的几根竹竿。

竹竿应声砸进洞道,竹溜子的退路瞬间被截断。宋阳眼疾手快,伸手进洞,一把抓住竹溜子的尾巴,将其从土洞中拖出,高高提起。

竹溜子吱吱的叫声,引得一旁被宋阳下令定坐的几条猎狗兴奋地哼叫起来,尾巴狂甩,扫得地上的竹叶沙沙作响。

宋阳掏出刀子,给竹溜子放了血,然后丢进随身的袋子里。

就这么一路跟着彭世文几人寻找阿满的一早上时间,宋阳就抓到了六只竹溜子。

竹溜子肉质鲜美,连彭世文都看得兴奋起来。

对于这种较为常见,且会致使竹子成片死亡的小动物,彭世文自然另眼相看:“小宋啊,看来晚上能借你的光,好好美餐一顿了!”

宋阳笑着问道:“彭教授也喜欢吃竹溜子肉?”

“喜欢,那是当然喜欢!”彭世文点头不迭,“这都是儿时的味道啊!”

宋阳笑道:“我下午再多抓几只,晚上咱们痛痛快快吃一顿!”

“先别忙着抓竹溜子了,还是先带我们找到阿满吧,这可是你最拿手的!”

宋阳一路上跟着彭世文他们,对大熊猫留下的青团,无论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都已见过不少,心里很清楚这片区域确实是大熊猫频繁活动的地方。

要找到它们,对宋阳来说并非难事。

他唤来几只猎狗,让它们嗅过青团的气味后,对着它们发出指令:“吜吜……”

招财抬起头,嗅了嗅,率先朝着山坡上跑去。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钻出竹林,只见大片草坡上,那只大熊猫正笨拙地移动着。除此之外,他们还意外地看到了一群几十只的羚牛。

看着熊猫朝着山坡上走去,渐渐靠近羚牛群,彭世文不禁有些担忧:“羚牛和熊猫可是对头啊……你们几个,仔细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