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三策,策反李密!
微微一顿。
魏征一改此前的平静,以极为沉重的口吻说了两个字:“李密!”
“李密?”
听到这个名字,秦风是真的惊了。
在魏征揭晓答案之前,他不是没想过。
而格局秦风在占据了穿越者优势后,所想到的最大可能,就是诸如秦琼等并未彻底融入瓦岗的朝廷军队。
争取到这些人,确实可极大削弱瓦岗战力,提升己方的获胜几率。
但如果说是这个李密……
“先生,你应当知道,此人乃当初反贼杨玄感的军师,是朝廷通缉的头号要犯!”
杨玄感起事,这件事与李密从中撺掇有着不小的关系。
为此杨广曾特意下令,全国通缉李密,这本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李密此人,野心极大!”
魏征眸中闪烁着阵阵智慧的光泽,对秦风解释道:“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瓦岗军中派系林立,无法结成铁板一块。”
“而李密这个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声望,都远超瓦岗寨主翟让,这也就更加迫使其内部分化严重,问题重重。”
“眼下,有朝廷这个大敌当前,瓦岗内部尚可铁板一块。”
“可如果朝廷不再是威胁……”
“先生的意思是说,李密必反?”秦风饶有兴致的问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自然清楚。
在瓦岗军攻克了洛口仓,获得巨大后勤辎重补给乃至名望以后,翟让就彻底压不住李密,继而选择了退位让贤。
可即便是如此。
在同年,他依旧惨遭李密毒手,这也导致瓦岗内部分崩离析,最终落得在李密带领下,依附王世充这种被人吞并的下场。
但此刻魏征在自己面前提起这个李密……
“李密会反,但绝不是现在。”
魏征的话,让秦风再度暗自惊叹。
谁说就没有未卜先知了?
魏征可不是什么穿越者,但现在听他的话……反而感觉对方才是那个穿越者!“不过……”
秦风还在暗自感叹,就见李密话锋一转:“倘若主上肯为此添一把火,那么魏征当有两成把握,让李密在战前起事,与瓦岗翟让分家!”
卧槽?还有这一说法?
见魏征如此说,秦风的兴致算是彻底被勾引了起来。
他连忙问道:“先生需要我如何做?”
“简单,但也复杂。”
魏征组织着词语,小心道:“主上只需以唐国公之名,给李密去信一封,信里言唐国公不满隋之暴政,打算兴义军发自太原,继而直入关中夺取大兴,断隋之龙脉!”
什么玩应?
听到这话,秦风差点被惊的跳起来。
而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此刻是不是李渊就打算造反,而魏征从李建成的口中听到了风声。
不过紧接着他就意识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先不说想要造反这种事情,绝对不会轻易告知给旁人。
就算李建成足够信任魏征……
开玩笑!
促使李渊造反的那个人可是李世民,和他李建成有一毛钱关系?
可如果不是,那魏征他是什么意思?
“先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秦风蹙眉道。
“主上多虑,魏征并无任何异心。”
知道秦风因为自己这一番话产生了怀疑,魏征也不在意,坦然的解释起来。
“之所以让主上如此,主要还是因为那李密的军师徐世绩,乃魏征多年老友。”
“得此信,魏征便可通过徐世绩来接触李密,然后再以唐国公之名转告与他,愿与其合作,共分天下。”
“但这个前提条件,便是助姑爷你击败瓦岗叛军,获取这支朝廷大军真正的指挥权。”
“唯此,姑爷便可在凯旋之后,将这支大军带离东都,而他李密也可趁东都空虚,再行率兵夺取,一举定鼎。”
这尼玛!
谁跟我说,现代穿越者到了古代,就能随意戏耍这些没见识的古人的?
就算他们没见过现代的那些东西,见识上远不如现代人,但这古人的智慧……老子想拐走朝廷兵马这种事情,可是连最近亲的李秀宁都没说啊,竟然被魏征给猜出来了?
即便秦风也清楚。
魏征这一番话,大概率还只是一个巧合,但依旧是让他心中一阵发寒。
深吸一口气,将那股惊悚的情绪压制下去,秦风沉声道:“那李密能成为杨玄感倚重之人,且身边谋士如云,应该不会不清楚,倘若他协助我击败了瓦岗,那也等于是在削弱他自身的势力吧?”
“先生……就一定有把握,那李密会配合与我?”
魏征淡淡的回道:“魏征刚刚已经说了,此事,仅两成把握。”
“但如果主上愿意再付出一些筹码,那么此事的把握至多可提升到八成。”
八成?有这么夸张?
秦风闻言一愣,连忙追问:“请先生明言,我需要再付出什么?”
“洛口仓!”
魏征眸光闪烁的说道:“只要主上肯承诺,在击败了瓦岗叛军,斩杀贼酋翟让以后,将洛口仓让给李密,那么他一定会同意咱们的条件,在关键时刻反水,助主上一臂之力!”
嘶————
又是一句让秦风倒吸冷气的回答。
历史上。
瓦岗军就是在占据了洛口仓,获得了大量的后勤辎重以后,势力才开始飞速扩张起来的。
如果不是李密弄死了翟让,李世民、王世充也不可能从这破散的瓦岗大军中获取如此多的好处。
而现在,魏征竟主动提出,要自己让出洛口仓来给李密。
当然秦风也知道。
这件事正如魏征所说,只要他能给出这种承诺,那么本就野心勃勃的李密,大概率会同意自己的条件。
但相应的,他也将承受来自朝廷的无尽压力。
毕竟,那可是整个东都地区的屯粮之地!
魏征并不急,只是静静的看着秦风,等待他的答复。
而秦风在考虑了一番其中利弊后,终是咬了咬牙,点头道:“好!我可以给先生写这一封信。”
“此事,不求一定成功,但先生你必须要平安归来。”
“这,是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