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大唐神犬太保
听李世民如此说,宋笃赫心里大体也就有了低。
不是不想动手,是没法动手。
笑着道:
“那若是有人杀了李艺,陛下不会当成反贼把人家也给灭了吧?”
李世民道:
“这怎么可能,那李艺勾结突厥,通敌叛国,人证物证俱在,虽尚未起兵叛乱,却已是必死之罪,若有人能杀他来献,朕赏还来不及,如何会怪罪,又怎会当成反贼给杀了。”
宋笃赫舔了舔嘴唇道:
“为了省钱呗,杀了就不用给赏赐了呀。”
李世民闻言,老脸一红,瞪着眼骂道:
“滚,你个臭小子没个正形,朕是那般抠门的人嘛。”
说话的功夫,房玄龄已引着李正伟赶了过来。
李世民见他二人来了,便不再搭理宋笃赫,而是把目光转到了李正伟身上:
“你叫李正伟?”
李正伟愣愣的看着李世民,嘴巴哆嗦了好一会,竟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急的房玄龄绕到后面给了他一脚丫子:
“愣着作甚,还不赶紧参见陛下。”
李正伟被他一踹,立时跪在了地上,脑袋瓜子也清醒了过来,就势磕头道:
“草民李正伟参见陛下........”
“好了好了!”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些许俗礼就免了吧,朕且问你,你可愿去军中训练这些神犬?”
李正伟道:
“回陛下的话,事情房相都跟草民说了,草民愿意为过效力,只是陛下,这些狗虽然聪明,却没什么神通,如何成了神犬?”李世民道:
“朕说它们是,它们便是,自今日起,它们的名字,就叫大唐神犬,边牧边牧的,听着就跟突厥人的狗一般,真是晦气。”
宋笃赫忙道:
“陛下,人家的全称是边境牧羊犬,跟突厥没啥关系。”
李世民转身瞪了他一眼道:
“朕说不好就不好,怎么,你有意见?”
“没!”
宋笃赫见李世民目光不善的看着自己,吓的冷不丁的打了个激灵,忙附和道:
“臣认为陛下说的极是,不管是叫边牧还是叫边境牧羊犬,多多少少都跟畜牧业有点沾边,和突厥也有些撇不清的关系,故而,叫大唐神犬才更贴切些。”
李正伟见宋笃赫的怂了,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跟着点头附和道:
“对对对,还是陛下有才华,大唐神犬,听着就霸气,连草民都觉的与有荣焉。领着一群放羊的狗岂有领着一群神犬威风。”
宋笃赫听的直撇嘴。
这个李正伟,竟比自己还会拍马屁。
看来,毛小庄村的人才还真不能小觑。
笑着打趣道:
“那是那是,听了陛下起的名字,连我都觉的,伟哥的形象高大了许多,不如再你起个诨号,叫神犬太保,这样出门,岂不是更加威风。”
“神犬太保?”
李世民锁着眉头,仔细的品了品其中意味,缓缓点头道:
“这个名字倒是贴切的很,只不过少了大唐俩字,显的不是很完美。不如这样,朕就封你为大唐神犬太保,如何?”
宋笃赫听的暗暗腹诽。
不就是个养狗的,弄那么高大上干嘛。传出去再被当成了重点招呼对象,那可是边疆,一个不巧就是战场。
口中却恭维道:
“哎呀呀,陛下学问,果然高深,臣真是难及万一,随便加了大唐两字,立刻便彰显出了我大唐对李正伟自古以来便拥有的主权,更体现了他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陛下心系社稷,泽被百姓,真乃千古难遇之明君圣君呀。”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你这话说的倒是挺和朕的心意,可朕怎么觉的,有些阿谀的意思呢。”
房玄龄笑道:
“应是朝中诤臣太多,乍一听好话,反而不太适应了吧。”
说着,还朝宋笃赫送去了一个友善的眼神,搞的宋笃赫一脑门子浆糊。
这个房老头不大对劲呀。
埋汰他一天了,以他的性格和涵养,不跳起来揍自己就不错了,咋还帮着说起好话了呢。
脸上陪笑道:
“是啊陛下,您天天被魏征那个大铜镜追着在鸡蛋里挑骨头,老觉的自己做的不够好,猛不丁的听到句实话,自然觉的有些阿谀奉承。
其实凭心而论,您做的已经很好了。”
李世民斜着眼瞄了瞄宋笃赫:
“你那意思是,魏征是在谤君?”
宋笃赫连忙摇头。
开玩笑,人家君臣际会那么多年,关系再差能差到哪去。
可不敢乱说。
“陛下莫要误会,魏大人那般,也只是想让您做的更好一些,跟谤君没啥关系。”
李世民心里暗暗点头。
算你小子还有点德行,虽阿谀奉承,却不陷害忠良。
若敢攻讦魏征,看朕怎么收拾你。虎着脸道:
“你少唬朕,给朕说清楚,大铜镜是什么意思?”
宋笃赫瞅了瞅房玄龄,见他也是一脸茫然,知道这个梗目前还没出来,干脆耷拉着脑袋道: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就如同一面镜子,不会说谎,不会讨好,只会把人真实的映照出来,故而,被家师称之为魏大铜镜。”
李世民听的连连点头,连刚才充满鄙夷的眼睛里,都冒出了一大堆的小星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言甚好,甚好呀。你师傅说的?”
宋笃赫摇了摇头:
“听师傅说过,是不是他说的,臣就不知道了。不过师傅倒是说过另一句话,也跟陛下和魏征有关。”
“噢!”
李世民撸了撸胡须,自得之色跃然脸上。
这可是仙门子弟呀,竟提到过朕和魏征。
看来天命所归四个字,自己还担得起的嘛。
口中悠悠然道:
“说来,听听。”
宋笃赫道:
“师傅说,人美镜存,人丑镜碎。意思是只有长的美的人,才会把镜子视为珍宝,时时拿出映照自己,防止有什么疏漏之处。若长的丑的,巴不得把镜子砸了,免的看着闹心。
陛下用魏征也是如此,陛下做明君,便会将他如珍宝一般留在身边,时时刻刻检验自己的为政得失。若哪天容不下镜子了,便是要走昏君的路了。”
李世民听的暗暗心惊。
就魏征那抬杠找茬的样,心里都宰了他几百回了,虽然还留着,可那也是自己强忍着的结果,莫非,自己真有做昏君的潜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