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见到大领导
“爸,我觉得,咱们不要等明天,等一会,你就带着小妹母女两个,由我跟大哥陪着,二哥就在家准丧事要用的东西,还有办事的人也联系一下,不管怎么样,妹夫的身后事还是要体体面面的办。”
郑素芬一番话,让郑老头十分的认同,当即就拍板。
“大丫头说对,先别说那些身外之物,现在当务之急是老女婿的身后事,这个事啊,老二你就按你大妹妹说的办,就在咱家办,别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走。”
“爸……呜呜呜……”
郑素娟心里暖和的不行,好像一条经历过暴风雨的小船,终于找到了等到了自己的港湾。
在尝尽人间冷暖之后,就会更加的渴望亲情,对家人也是越发的讨好。
前世,郑素娟也是因为这样,才无底线的对郑素芬一家好,就是怕被抛弃。
“好了,先别哭了,吃完饭咱们就去武装部,越早将这个事情办好,才能越早安心过日子,大海这孩子可怜那,但是人已经走了,你也要节哀,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看看我们这些家人,还有你的孩子知道吗?”
郑老头劝了劝女儿,就招呼着上菜开饭,只是一顿饭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
吃的也是死气沉沉,时不时还能听见叹气的声音。
饭后,按照计划,几个人找了村长借了拖拉机,拉着他们去镇上的武装部。
临近夜幕,整个武装部看着比白天更加的庄严肃穆,整个一片都是静悄悄的。
来到大门口,门厅岗哨的小士兵就出来敬礼,询问他们的来意。
郑老头眼含泪水,要掉不掉的模样看的人揪心,声音沙哑哽咽,“我是烈士李大海的家属,也是他的老丈人,事情是这样的……”
将整个事情,还有他女婿这些年立过多少功都叙述完,郑老头心酸的摸了摸眼泪。
“我也不想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那些房子跟抚恤金也不打紧,咱们农民有口吃的,有个棚子就能把日子过好,就是……你看,能不能帮我叫个领导出来,跟着我们去把我女婿的骨灰要回来,一万块钱我们就是全家卖血也凑不到,可也不能,真的就让他们把我女婿骨灰给扬了啊,人死为大,不能死了还不安生啊。”
本来那个门岗士兵,听到前面,李大海的养父母这么欺负军人遗孀就义愤填膺了。
知道那些人用烈士骨灰威胁,跟着一家老农民要一万块钱的养老钱,不然就要扬了骨灰气的更是当场脸红脖子粗,转身就跑回机关大楼里面去了。
没过五分钟,一大群人就呼啦啦的从机关大楼里面出来,为首的是个上了年纪的领导,身边跟着两个人,其中一个郑素芬还认识,就是何家栋。
“你们就是李大海的岳丈一家?我是李大海的直属领导韩青,从前经常听他跟我提起你们。”
韩青老当益壮,面色红润,中气十足,除了青丝中掺着华发之外看不出任何上了岁数的痕迹,对老郑家一家人更是客气。
“领导你好,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您休息,真的是不应该,可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件事情,真的是给部队添麻烦了。”
郑老头赶紧伸手去跟人家握手,心里也是很激动的,没想到能直接见到这么大的官。别人他不认识,可是何家栋他可认识啊,之前开车送他们回村就军官。
那个时候就听说,何家栋是一个团的团长,那可就是相当了不得的官了。
可一个团长,只能跟在这个领导的身后半步的位置,那这个领导最低也是个旅长。
“老哥哥,这么跟我说话可就见外了啊,你们家给我们国家培养了一位战斗英雄,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奉献了年轻的生命,我们怎么能让他流血又让他的家人流泪呢?还有,他的养父母太过分,怎么可以那烈士的遗骸做交易物品,这件事,我们一定好好的处理,要严肃的,快速的处理。”
韩青当即就对老郑头表了态,还亲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夕阳余晖之下军民一家亲的画面被具象化。
郑老头吃过抗战的苦,心里是对军人感激和敬畏的,要不是逼到这个份上他真的不想麻烦国家。
虽然,现在老郑家不差这一万块钱和一间院长。
但是,他又特别的清楚,这个老李家就是个无底洞。
若不一次就将他们彻底的收拾趴下,以后老郑家不管过什么样的日子,郑素娟都摆脱不了那一家子的吸血虫。
而且,他还要拿着李大海养子的身份,到处编排他的人品。
实际上,老郑家手里早就有断亲书在,只因为,老李家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嫌弃养子吃喝浪费钱,还不是他们家的种,长大还要给娶媳妇,就想将他个扔掉饿死。
还是出去打猎的郑老头和郑素娟救了他,将他带回来之后,没几天老李家的人就找了过来,要给孩子带走。
郑老头心地善良,跟老伴一商量,加上郑素娟也喜欢这个孩子,就留在家里当了养老女婿。
那个时候,为了要断亲书,老李家可是硬生生的要了100块钱才肯签字。
李大海这个孩子争气啊,到了18岁就去投军,之后拼了命的表现,还进了新成立的特种部队。
拿了好多的津贴回来,兑现儿时的诺言,将郑素娟娶回家,还住上了部队分配的小院。
只是小两口还是聚少离多,这么多年,只有胜楠一个闺女,那也是给李大海稀罕的不行。
还特意给闺女起名叫胜楠,意思就是胜过男人,是他的骄傲。
而这个特种部队,就是由韩青直接领导,李大海是他一队的大队长。
不过为了不过多的暴露实力,他的身份一直都是被隐藏的,导致李家人都以为他是很会拍马屁,才会有那么好的房子跟待遇。
这人才没,他们就觉得人走茶凉,来欺负郑素娟这对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