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名单疑云

高廉接过茶盏,目光深沉地望向远处:"此子确实才华横溢。·l_o*v*e!y+u,e~d?u,.,o·r′g¢"

他抿了口茶,声音压得极低,"前些日子在朝堂上,三皇子还曾经为他说过话,连圣上都多问了几句..."

高云舒心头一跳,“父亲,萧砚舟如此皇上重视,难道不是好事?而且他还曾经救过女儿。”

高廉意味深长地看了女儿一眼:"云舒啊,朝堂上的事,就像一棋盘...,有时候,太早入局并不一定是好事啊!"

他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为父倒是好奇,你为何突然对这位萧公子如此上心?"

高云舒耳尖微红,却强自镇定道:"女儿只是觉得,能写出'独钓寒江雪'的人,定是个...是个有风骨有才华的人。"

高廉看着女儿微微泛红的耳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轻抚茶盏,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云舒啊,为父记得你素来最是仰慕才子。当年读《洛神赋》,不是还说要嫁个曹子建那样的郎君么?"

高云舒闻言,脸上顿时飞起两片红霞。

她低头摆弄着腰间丝绦,声音细若蚊呐:"父亲取笑女儿...萧公子他...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女儿的救命恩人..."

"云舒,"高廉放下茶盏,声音沉了几分,"为父明白了,此事不急,还是等会试结果出来后再议。+1¢5/9.t_x?t\.*c-o·m*"

高云舒眼中光彩一黯,却仍不死心:"父亲是担心萧公子..."

"为父什么也不担心。"高廉打断她,语气却缓和下来,"只是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有些事急不得。若他真有真才实学,金榜题名那日,为父自会为你做主。"

得到肯定的回答,高云舒的脸上露出笑容,"女儿明白了。"

高廉看着女儿笑颜如花的脸庞,心中暗叹。

这个萧砚舟,确实是个有才的。

那两首诗他也读过,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只是...这年轻人未免太能折腾了些。

刚入京就得罪礼国公府,虽说事出有因,可终究太过锋芒毕露。

女儿的心思他岂会看不出来?

只是...高廉目光微沉,礼国公府那边己经有所动作,若萧砚舟连这关都过不去,又怎能护得住云舒?

更让他忧心的是,萧砚舟与三皇子走得太近。

如今夺嫡之势未明,贸然站队实在不智。

高廉瞥了眼女儿含笑的侧脸,心中暗叹:这丫头从小就有主见,若首接反对,只怕适得其反。

不如...就静观其变,看看这萧砚舟到底有多大能耐。.咸`鱼¢墈¢书,王- *追-嶵\欣/漳+洁?

"父亲?"高云舒见父亲出神,轻声唤道。

高廉回过神来,神色如常地放下茶盏:"天色不早了,回屋用膳吧。"

他起身时,目光再次扫过那页诗笺。

若萧砚舟真能在礼国公的刁难中全身而退,甚至...高廉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期待,那这门亲事,倒也未尝不可。

......

贡院内,十余名考官己经连续熬了十五个昼夜。

李尚书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官袍袖口沾满了墨渍和蜡油,连平日最讲究的三缕长须都打起了结。

终于从六千多份试卷中选出三百份。

"诸位大人,"李尚书沙哑着嗓子道,"三百名录取名单己定,现在开始录名吧。"

满屋子的考官顿时精神一振,这么长时间看试卷实在是太煎熬了,终于要结束了。

众人纷纷凑上前来,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名单。

"退后些!"赵侍郎板着脸呵斥,"按规矩从同进士开始,急什么?都回到各自位置上去!"

烛火摇曳中,书吏小心翼翼地揭开第一张试卷的糊名纸。

"同进士第二百三百名,湖广道衡州府张明远——"

随着唱名声,书吏运笔如飞地在杏黄榜上写下第一个名字。

那杏黄纸是特制的,在烛光下泛着蜂蜜般的光泽。

抄录完同进士名单,李尚书眯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次科考,皇上可是分外关注,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纰漏。

上次朝堂上,萧砚舟的名字己经被皇上点名了,就要看看他这个浪子回头是不是真的有才学。

同进士名单里没有萧砚舟,李尚书觉得很正常。

毕竟是一省的解元,至少是个进士及第。

接着继续唱名录榜。

进士出身的名单揭到第一百名时,李尚书神色不太平静,但依旧稳得住。

八十名、五十名、三十名。

依旧没有萧砚舟的名字,李尚书己经不安了。

"诸位,"他突然开口,声音在静默的厅堂内格外清晰,"本次会试,可都是公平录取各地举子?"

满屋考官齐声应答:"下官等绝无徇私!"

赵侍郎更是拍着胸脯道:"

大人明鉴,下官等日夜审阅,唯才是举,绝不敢有半分偏颇!"

李尚书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众人脸庞:"那就好。希望各位不要自误。"

他特意在"自误"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听得几个年轻考官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名单继续揭晓。

八十名、五十名、三十名。

李尚书的手己经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死死盯着每一张被揭开的试卷,仿佛要用目光在上面烧出个洞来。可萧砚舟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

刘考官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不停地用袖子擦拭。

"继续。"李尚书的声音己经冷得像冰。

最后只剩下前三甲。

李尚书抬手示意暂停,他深吸一口气,官袍下的胸膛剧烈起伏:"本官最后问一次,可有人有话要说?"

屋内落针可闻,只有烛花爆开的"噼啪"声。

"很好。"李尚书冷笑一声,"揭榜!"

"第三名,扬州府李天一!"

李尚书盯着那个名字,他知道这个考生也是一省解元。

第二名是吕州才子周墨白,倒也算实至名归。

"第一名...国子监陈默?"

李尚书盯着"陈默"二字,眼前突然一黑,身子晃了晃,不得不扶住案几才稳住身形。

他早该想到的——从贡院断炭,到如今榜上无名,这分明是有人要置萧砚舟于死地!

如今这样的排名,将会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大人当心!"赵侍郎连忙上前搀扶,却被李尚书一把推开。

"去把黜落卷都搬来!"李尚书声音嘶哑,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本官要亲自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