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又吃瘪

庄周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惊疑不定的百姓,最终落在神色激动、眼含明悟的唐僧身上,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每一个生灵的心头:

“尔等阳世百姓,当知:行善者,积德有福;为恶者,业报难逃!无论仙佛神圣,凡触犯天律,造下罪业,幽冥地府,轮回之所,必究其责!

十八层地狱,专候此等魑魅魍魉!佛门清净地,亦非法外之所!犯下罪孽,当受无边地狱惩戒,当受业火焚烧,直至罪业消弭,方有转圜之机!”

他最后看向唐僧,目光深邃:“唐玄奘,取经之路,亦是明心见性之路。佛在心,不在形。慈悲非纵恶,护法当诛邪!此中真意,汝可明了?”

唐僧身躯剧震,如醍醐灌顶!他双膝一弯,朝着庄周离去的方向,无比虔诚、无比郑重地深深叩拜下去:

“弟子玄奘,叩谢大帝点化!大帝金玉良言,如雷贯耳!弟子已明悟:正法不彰,则邪祟横行!慈悲若无雷霆,便是纵恶养奸!弟子定当谨记大帝教诲,明辨是非,护持正道!”

“叩谢大帝除妖大恩!”

“大帝公断!为孩子们报仇了啊!”

陈家庄的百姓此刻也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哭喊与欢呼!

他们不再看那空中脸色难看到极点的菩萨,而是朝着庄周消失的方向,发自内心地跪拜下去,磕头如捣蒜!

那空中的观音菩萨,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显得无比尴尬与孤立,最终一言不发,佛光一卷,带着空空的竹篮,消失在西方天际。

接下来的数日,陈家庄如同过年般热闹。百姓们感念唐僧师徒仗义除妖(虽然后来是酆都大帝出手,但若非他们坚持,焉能引来大帝?),更感激那位威严公正的幽冥之主。

杀猪宰羊,烹制最丰盛的素斋,热情挽留款待。

四人盛情难却,又见百姓劫后余生,喜气洋洋,便多留了几日。

数日后,辞别千恩万谢的陈家庄百姓。

唐僧师徒再次踏上西行之路。

渡过庄周暗中遣阴神稳固了河道的通天河,前方山峦渐起,春意更浓,而每个人的心头,都烙印着那来自幽冥的、不容亵渎的公正宣言,与那“佛门非法外之地”的冰冷回响。

......

幽冥地府,酆都帝宫。

轮回气息如亘古长河奔涌不息,殿顶垂落的幽绿鬼火映照着帝座上那玄袍身影。

庄周双眸微阖,指尖在虚空中划过玄奥轨迹,混沌星河流转生灭,仿佛在推演着洪荒未来的无穷变数。

殿内死寂无声。

蓦地,一股极其隐晦却又无比尖锐的气息刺破幽冥的森寒,如同蛰伏亿万年的毒针骤然出鞘!

空间泛起细微涟漪,一道窈窕身影无声无息地跪伏在帝阶之下。

她身着紧致的玄色软甲,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曲线,一条闪烁着幽蓝金属光泽的蝎尾虚影在她身后若隐若现。

尾钩处一点针尖大小的暗芒吞吐不定,散发出令灵魂都为之颤栗的寒意。

“弟子玄蛰,拜见师尊!幸不辱命,七情倒马毒桩,已成!”声音清冷,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庄周缓缓睁眼,目光落在那点暗芒上,仿佛穿透了表象,看到其中纠缠扭曲的七情六欲之毒——

痴缠的爱念、蚀骨的怨恨、焚心的贪婪、冰冷的绝望......

无数生灵最本源的情绪被淬炼提纯,化为这足以撼动准圣元神的恐怖剧毒!

他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赞许:“善。此神通大成,准圣之下,触之即溃。纵是如来那般根脚,挨上一记,也免不得元神恍惚,痛彻心扉半日。”

蝎尾虚影悄然收敛,玄蛰绝美的脸上难掩激动。

大罗金仙后期的磅礴气息在她体内稳固流转,与那本命毒桩融为一体,更添三分诡谲莫测。

“你既功成归来,机缘亦至。”

庄周指尖轻点虚空,一缕关于西行路径与劫难的气机没入玄蛰识海:

“西行取经,当经你毒敌山旧府。你且回去,依劫数设下阻碍,混些天道功德,或可助你窥得准圣门槛。”

“功德?!”

玄蛰眼眸瞬间亮如寒星,刚得了泼天神通,竟又有如此机缘!

她连忙叩首:“谢师尊厚赐!弟子定不负所望!”

庄周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此去阻路,尚有一事。取经队伍中,那毛脸雷公嘴的孙悟空,与西海三太子敖烈,皆是你同门师弟。你三人暗中相认,随后......”

他声音陡然转冷,如同九幽寒风刮过帝宫:“让孙悟空去灵山‘求援’!来多少秃驴,便给为师斩多少!”

森然杀意,冻彻骨髓!

“谨遵师尊法旨!”玄蛰心头凛然,杀机暗涌。

“哈哈!师尊!如此热闹,怎能少得了我金翅大鹏?!”

一声穿金裂石的长笑撕裂幽冥死寂!

金光爆闪,一道桀骜挺拔的身影已落在玄蛰身侧,正是那炼成阴阳梦界、晋入准圣初期的金翅大鹏雕!

他周身阴阳二气流转,梦界虚影幻灭,气息比之闭关前更加霸道深邃。

“大师兄!”玄蛰连忙见礼。

金翅大鹏随意摆摆手,金眸灼灼看向庄周:“师尊,那蝎子窝有什么好玩的?不如让弟子也寻个山头,化个妖王,陪佛门好好耍耍!定叫那灵山秃驴,来得去不得!”

庄周看着这两个煞气冲天的弟子,眼中笑意更深:“好!鹏儿,你自去寻一处险恶山场,竖起大旗!动静,不妨闹得更大些!”

“得令!”

金翅大鹏长笑一声,与玄蛰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燃烧的战意。

两道身影化作流光,瞬间冲破幽冥壁垒,消失无踪。

......

人间岁末,寒风凛冽。

西行之路蜿蜒于一片荒凉的群山之间,枯草覆霜,枝桠挂冰。

行至一处山凹,唐僧勒住马缰,指着远处山坳中若隐若现的楼阁飞檐:

“大哥,前方似有人家楼台,想是天寒地冻,有善信在此结庐。贫僧腹中饥馁,不如前去化些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