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妙啊
唐僧喃喃重复着,双眼越来越亮,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想大门!
庄周之言,直指本心,破除虚妄,与他此刻心境无比契合!
这与他所读佛经中繁复的戒律、宏大的愿力、缥缈的彼岸相比,显得如此真实而深刻!
“妙!妙啊!”
唐僧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看向小白龙的眼神充满了渴求:
“二哥!大帝此经,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实乃真经!不知何处可得?小弟......小弟渴求一观!”
孙悟空看他那副求知若渴的样子,乐得抓耳挠腮:“哈哈!想看庄老头儿的书?好说!等着!”
话音未落,只见他一个筋斗从马背上翻起,化作一道刺目的金光,瞬间撕裂长空,消失在天际!正是那纵地金光的大神通!
不过盏茶功夫,那道金光去而复返,“嗖”地一声落在马前。
孙悟空手里已经多了一大摞用青布包裹得整整齐齐的线装书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他随手一抛,书册稳稳落在唐僧怀中。
“喏!《庄子》三十三篇,内篇外篇杂篇,一篇不少!俺老孙回了趟长安,随便找了家书店,点石成金换了点银子,全给你包圆了!”
孙悟空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唐僧如获至宝,双手紧紧抱住那摞书,激动得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多谢大哥!多谢大哥!”
他迫不及待地解开青布,露出里面一本本装帧古朴的书册,封面上《庄子》二字苍劲有力。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骈拇》,翻开了第一页,目光瞬间就被那深邃的文字吸引,仿佛整个灵魂都沉浸了进去。
接下来的路程,画风突变。三人不再沉默赶路。
唐僧端坐马背,一手控缰,一手捧书,全神贯注地研读着《庄子》,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恍然微笑,时而击节赞叹。
他不再执着于佛门的清规戒律。
而是沉浸在庄周那汪洋恣肆、逍遥无待的思想海洋中,体会着“齐物”、“心斋”、“坐忘”的玄妙意境,对“绝仁弃义”背后蕴含的破除虚伪、回归本真的大道之理感悟尤深。
他觉得这才是直指人心的“真经”!他的专注也感染了孙悟空和小白龙。
孙悟空起初是觉得有趣,凑在旁边看热闹,偶尔指着书里某个寓言问东问西。
小白龙则因师承关系,对《庄子》本就熟悉,便在一旁温言讲解。
渐渐地,三人竟时常就书中的某个观点展开讨论,互相印证体悟。
孙悟空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小白龙沉稳渊博的解读,唐僧如饥似渴的领悟,交织在一起,使得枯燥的旅途平添了许多思想碰撞的火花与求知的乐趣。
......
西方灵山,大雷音寺。
佛光依旧普照,梵音依旧庄严。
然而,大雄宝殿内的气氛却透着几分压抑。
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面沉似水。
她将观音禅院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庄周如何霸道现身、以“辱骂酆都大帝”为由强行掳走黑熊精,以及孙悟空如何戏耍金池、唐僧态度微妙变化等细节,原原本本地禀报给了如来佛祖。
她语气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眉宇间那丝难以掩饰的憋屈与怒火,却瞒不过诸佛菩萨。
莲台之上,如来佛祖双目微阖,手指缓缓捻动着佛珠。
宝相庄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那捻动佛珠的指尖,却在不经意间加重了一丝力道,显示出其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良久,如来缓缓睁开佛目,眸中金光内蕴,深不见底。
他声音宏大而低沉,回荡在大殿之中:“阿弥陀佛。庄周此举,确是霸道,折我佛门颜面,坏我西游布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诸佛,特别是面带不忿的观音,继续道:
“然,其修为已臻混元门槛之下,几近圣人之下无敌,更有地道圣人后土为倚仗。此刻与之硬撼,非但无益,反恐生大乱,延误西游根本大计。”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西游之行,核心为何?乃是借金蝉子十世功德,行取经传法之事,将佛法广布于东土人族!人族,乃天地主角,气运所钟,亿亿万之众!
纵使仅有百一信奉我佛,所得气运,亦足以使我佛门根基稳固,气运昌隆百倍!
此乃关乎佛门万世兴衰之根本!与之相比,区区一黑熊精,乃至些许颜面折损,又算得了什么?”
如来目光如炬,锁定观音:
“观音尊者,当知大局为重,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金蝉子仍在西行,只要取经传法之路未断,些许波折,皆可容忍。
待我佛门大兴,气运加身,贫僧证得混元道果之时,今日种种,自有清算之日。眼下,忍!”
“忍”字一出,带着无上威严,也带着一丝冰冷的决绝。
观音菩萨心头一震,对上如来那深邃无波却又蕴含着磅礴意志的目光,胸中翻腾的怒火和不甘,终究是被强行压了下去。
她垂下眼帘,双手合十,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无波:“弟子......谨遵世尊法旨。西游为重,大局为重。”
只是那合十的指尖,微微有些发白。
......
人间又过了五六日。
西行路上,山势渐缓,前方视野开阔起来,远远可见炊烟袅袅,屋舍俨然,竟是一处不小的村庄。
连日赶路,风餐露宿,眼见有人烟聚集之地,三人精神都为之一振。
“大哥,二哥,前方似有村落,不如前去借宿歇脚,也好补给些干粮清水?”
唐僧合上手中的《齐物论》,脸上带着旅途的倦色,提议道。
“好!正好俺老孙也馋口热乎的了!”
孙悟空金睛一扫,早已看清村口石碑上刻着的三个大字——高老庄!
他嘴角咧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小白龙敖烈,压低声音嘿嘿笑道:“二弟,瞧见没?挑担子、背行李的苦力,送上门来了!”